书城投资这样投资更幸福
10733600000004

第4章 赚钱就幸福吗:幸福与投资(2)

美国曾有个调查,52%的律师对生活不满意,但这个不满意并非是指收入,根据1999年的调查,刚出道的小律师一年也能赚20万美元,律师已超越医生,成为美国最赚钱、高薪的行业。而根据统计,在美国104个职业中,律师得抑郁症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3.6倍。他们的薪水最高,但他们最不幸福,也最不健康。

心理学家分析,律师不幸福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悲观,对律师来说,悲观、谨慎是优点,谨慎会使律师考虑各种可能性,从而提高成功率。如果你生来比较乐观,法学院的训练会让你趋向悲观与谨慎。很不幸的是,律师这份职业所需要的人格特质,恰好使你成为一个不幸的人。

第二是有责无权。律师工作上的选择权很少,但压力却非常大。

第三是非赢即输,律师的核心就是非赢即输,一边的赢就相当于另一边的输,竞争是白热化的,律师也因此被训练为野心勃勃、聪明谨慎的人,这种训练自然会产生抑郁、焦虑和愤怒。

那投资呢?

可以说,投资界的专业人士和律师相似,幸福的是少数,不幸福的是大多数。而原因也无非就是:悲观,投资必须考虑各种情况,谨慎、保守是投资的宗旨之一;压力,面对纷纷扰扰的信息,专业投资者的压力非常大;非赢即输,在目前的环境下,专业投资者仿佛置身一个拳击台,抑郁、焦虑和愤怒成为投资的主情绪。

即便睿智如巴菲特,也曾迷失在专业投资者的情绪泥潭,抑郁、焦虑和愤怒,反倒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机会。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幸福投资还存在吗?如何处理金钱与幸福的关系?

其实,“幸福”的理财态度、方式,往往能让人离金钱更近。真正的投资大师,往往是幸福的,原因就在于其战胜了自己。巴菲特、罗杰斯、彼得·林奇、安东尼·波顿,无不生活得潇洒自如,做慈善、环球旅行、唱歌、录专辑,投资大师的生活无比幸福。

以投资大师安东尼·波顿为例,他就说过,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性格比智商重要。高智商固然很好,但若没有好的性格,再高的智商也没有用。真正优秀的投资者,应谦虚谨慎,且乐于犯错——犯错本身便是工作的一部分。投资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游戏,没有人能一直成功。

在投资风格上,波顿被认为是“逆向投资”的大师。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低价)买进那些可能的复苏股和转机股,是波顿的核心投资方法。

“做一名逆向投资者很难,甚至会很寂寞和孤独,来自外界的压力会让你感到形单影只。”这是欧洲股神安东尼·波顿的内心感受。但波顿依然能稳定自己的情绪,逆市场而动。2008年9月29日,道琼斯指数狂跌777点,全球股市陷入空前恐慌,波顿此时却选择加码入市:“这是好几年来的第一次,我对股市的前景开始感到非常乐观。”而在此之前,波顿曾在互联网泡沫越吹越大的时候不断增仓传统行业股票,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大赚了一笔。在“9·11”事件爆发后,波顿更是大举买入保险、旅馆、交通业等相关公司的股票,同样在复苏之后大赚了一笔。

值得留意的是,波顿不仅投资有道,本身亦称得上多才多艺。他自小受音乐熏陶,弹得一手好钢琴,在大学时便已开始自己作曲,编写交响乐章,作品还在圣保罗大教堂演出过。正因为具有这种生活与投资平衡的心态,才让他心灵安宁,渡过金融海啸的难关。

而股神巴菲特看盘的时间也并不多,他更喜欢把时间花在打桥牌或和朋友做慈善上。他说,如果你买股票,就会认识一个性情变化无常的人,他自称市场先生,你会成为他的伙伴。市场先生每天出现,要么买你的股票,要么卖股票给你。一般情况下,你不要理他,因为他有神经质,但是偶尔市场先生会极度伤感,他让你去买他的股票——这时你应该买。其他时间他很疯狂,报价也很离谱——这时你则应该卖。

沉迷于股票交易,即便赚钱,也肯定是不幸福的,更偏离了投资的真意。

投资固然是为了赚钱,但投资与幸福感也互为因果。股市的连续上涨固然能带来幸福感,但“幸福”的理财态度、方式,能让人离金钱更近。正如金钱未必能带来幸福一样,频繁、过度、不当地理财反而会让你陷入焦虑。

《股市与幸福感》调查建议投资者:可适当调整自己对金钱的偏好,调整对金钱的态度和看法,这或许对稳定股市带来的幸福感有好处。如果将富裕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股市上,则幸福感会变得很低。投资者应对股市带来的收益有更现实的预期,这样,在股市变化特别是在跌幅较大的情况下,你也能够保持幸福、积极的心态。

聪明的理财高手,必须搞定自己的情绪,才能造就亮丽的投资成绩!

幸福投资,就是赚钱的投资吗?

幸福不幸福,和金钱关系不大,那幸福投资,就是赚钱的投资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问你一个问题:若给你一个选择居住地的机会,你会选择住在美国,还是法国?

美国经济发达,高楼林立,个人发展机会多;而法国,充满艺术气息与美食,你究竟会选择哪里呢?

世界金融危机后,好面子的法国总统萨科齐曾倡议建立另类国家成就进步指标,以抗衡狭窄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他建议以幸福程度、生活质量及收入分配等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以引导各国追求人类社会福祉的大方向。萨科齐认为,虽然一直以来法国国内生产总值较美国低,但法国人的工作时间更短,更懂得生活,身心也较健康。如用新方法计算,两国的差距至少减少一半。

抛开萨科齐的好面子,用幸福程度衡量一国的发展的确有其可取之处。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优劣,不能仅看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还得看宜居程度、教育、环境等不同指标。而建立幸福、快乐、生活素质等有关指标,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在世界金融危机后对各种经济问题和民生冲击作出有效的回应和改革,如将焦点放在提高国民家庭收入上而非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字上。

毕竟,人一生劳碌,并非只是为了攒钱或买栋北京三环内的房子,更多是为了快乐、家庭、满足,能发挥所长及心灵安静等。

国家的发展不能仅看国内生产总值,同样,投资的成败是不是也不能仅看投资收益率?

巴菲特是赚钱投资的高手,生活却一团糟。说实话,许多人在投资理财的初始,心里打的算盘都是:“等我有钱了,经济上自由了,我就做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和家人快乐相处,并有能力帮助亲戚朋友。”然而走着走着,却发现事与愿违,最后要么沉迷于短线操作,赚少亏多,心态及价值观发生改变,再也无法平静回归“朝九晚五”的正常生活;要么即便赚钱了,但时间却少了,亲情淡了,爱情也无暇顾及了,早先的梦想,早已抛到脑后了。

聪明的理财高手,必须练就幸福理财的功夫,让自己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也能积累幸福,在财富与幸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幸福投资肯定是赚钱投资,但赚钱投资未必是幸福投资。

本书有两位主人公,一位叫“秦先生”,另一位是“兰女士”。秦先生和兰女士是广大投资者的缩影,笔者也希望通过他们为大家展示“幸福投资”与“赚钱投资”的区别,以及“幸福投资”的真谛。

秦先生与兰女士是大学同学,秦先生人如其名,勤于学习钻研投资,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所有关于股票和经济的栏目与文章他一个不落,在了解国家宏观政策走向之余,说起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非对称加息等头头是道。每天晚上回家他都会花几个小时复盘,大清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察看股市行情,以及各类大宗商品的走势。

进入资本市场,秦先生目的就是赚钱。工作中,秦先生力争做到最好,在股市中,也一样。他总是追涨杀跌、勤于交易,就连基金,他也几乎每天都会去关注净值。在高度的精神焦虑下,秦先生整天睡不着,也吃不下,身体也没以前好了,赚来的大把银子都交给了医院。一年过后,他的交易记录密密麻麻的一大沓,但总账算下来,却也没赚多少。

相比秦先生的忙碌,兰女士则显得潇洒得多。兰女士很少看行情,她总觉得,“涨”固然开心,而“跌”亦欣然,因为只有股价大跌,她才能在每个月拿到工资时,用低价买到更多的便宜股票。兰女士还执行一份定投计划,因为她觉得,从中长期来看,股市一定会涨,因为实体经济总会增长,公司的利润也会增长,就这么简单。

当秦先生每天盯盘、研究行情之时,兰女士则忙着喝咖啡、听音乐。每天清晨,她也不关心中国或大洋彼岸发生了什么大事,宁可花更多时间读书、陪小孩、做体育运动。但奇怪的是,一年下来,兰女士的业绩却并不比秦先生逊色,甚至还有几年远远跑赢了秦先生。

秦先生的座右铭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他总是自怨自艾。在工作中,他的勤奋为他赚得了不错的回报,但在资本市场中,为什么他付出了那么多的辛劳,股市却没给他应得的回报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几乎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魔咒”。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现在投资市场的信息不是缺乏,而是过剩。

如今的投资者总是十分忙碌,不论是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还是美联储的政策、欧洲货币的走势,从智利的矿难到希腊的失业数据等,都尽量不放过。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投资者诚惶诚恐,生怕错过重要的信息。精神高度紧张,越忙碌,越紧张,越沉迷于琐碎信息,越没有幸福感。

过分的忙碌只会带来两种结果,第一种就是:沉迷于短线交易。以秦先生为例,秦先生炒股,每周不买或卖上一次就觉得自己没完成工作。今天南方发生的某件事有利于金价,他就买入中金黄金的股票;过了一个月,印度发生了某件事对金价可能不利,他就立刻把中金黄金卖掉。信息过剩,投资者很容易被信息所奴役,失去自己的判断。一天下来面对数百条的投资报告,一会儿专家看好,一会儿专家看空,你该如何选择?每天都花几个小时研究证券,对你的投资真的有帮助吗?

而过分忙碌的第二种可能,就是丧失了投资的乐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Everything should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but not simpler.”意思是:凡事应该求简,只要别过分简单就行。投资,只要有平和的心态,你总会跑赢大盘或者与大盘同步。千万不要太折腾,以静制动才是高手。

当经验累积到一定地步,你就会明白股市不是每天都有赢利机会的。沉迷于短线交易的投资者,即便赚钱,也不是幸福理财。短线交易往往枯燥无聊,频繁交易不仅损失手续费,同时也会使交易的质量降低。

其实,投资者都知道,投资时若天天关注净值,忙于短线交易,反而会活得更焦虑,投资业绩反而会差。放下心中的焦虑,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投资,反倒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和幸福度。

幸福投资,就是坦言爱钱,但又和钱保持优雅的距离。正如冯仑在《野蛮生长》一书中提到的:钱是有脚的,有性格的,也是有嗅觉的,让钱来追你,而不是你去追钱。

幸福投资并不仅是赚钱投资,它会让你更快乐,同时让钱来追你。

幸福投资学小结

1.金钱的确可以买到幸福,但要买到这份幸福,家庭月收入1.5万元就足够。在1.5万元这个门槛之内,赚得越多,幸福感越强。一旦越过这个门槛,即便你每月赚100万元,幸福感也不会有明显增加。

2.“幸福”的理财态度和方式,往往能让人离金钱更近。真正的投资大师,往往是幸福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战胜了自己。巴菲特、罗杰斯、彼得·林奇、安东尼·波顿,无不生活得潇洒自如。

3.幸福投资,就是坦言爱钱,但又和钱保持优雅的距离。正如冯仑在《野蛮生长》一书中提到的:钱是有脚的,有性格的,也是有嗅觉的,让钱来追你,而不是你去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