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新野后,有一个当地名士徐庶投奔他。刘备见自己求才之心已广为人知,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后来,徐庶向刘备举荐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否愿意见见他呢?”刘备正为自己无法得见此人而烦恼,听见徐庶如此一说,正合了自己的心意,忙问如何才能请到卧龙先生。
徐庶说:“像这样的能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出你的诚意。”
刘备意识到有两个人同时这样推崇诸葛亮,可知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因此不敢耽搁,选了良辰吉日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去拜见诸葛亮。
第一次,扑了个空。一次见不到,第二次再去,结果又扑了个空。两次不见,第三次又去请他。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了刘备。
诸葛亮在他的茅屋中给刘备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建议刘备先入主荆州和益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先三分天下,而后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攻击曹操。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
从此以后,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诸葛亮也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更不辜负刘备的一番苦心与诚意,把自己所学、所想,把自己的大智大谋、把自己万年可昭的臣子之心都奉献给了刘备,为天下三分鼎立格局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孟子也曾经说过:“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可见人才难得。其实人才并不难得,难得的是能够识别人才的伯乐。三国时期东吴的后起之秀陆逊,所以能够登上历史舞台,火烧连营,打败刘备,成为一名光照千古的军事家,正是因为遇到了吕蒙和阚泽这两个伯乐。最初若不是遇上吕蒙和阚泽,像陆逊这样一颗名将之星,很可能就会被埋没。
建安二十年,西蜀大将关羽坐镇荆州,一方面与曹魏争夺樊城、襄阳,另一方面又与东吴斗智,企图长期占领荆州。这时驻守陆口的东吴大都督吕蒙给孙权写了一封密信。信中的大意是说,请求孙权以治病为名将他调回建业,用以麻痹关羽,待关羽集中全部力量攻打襄阳的时候,便乘虚攻打关羽的后方,以便夺回荆州。
不久,吕蒙便称病回到了建业。年轻的将领陆逊去见吕蒙,关心地问:“大都督不在前线驻守,怎么回到后方来了?”吕蒙回答说:“我回来养病呀!”陆逊说:“关羽骄傲,盛气凌人。他刚刚建立了水淹七军的大功,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一心北进,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次听说您病了,必然更不防备我们。如果趁此时机,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一定可以实现夺回荆州的夙愿。”由于吕蒙的用心只有孙权一个人知道,所以他不露声色,只是淡淡地对陆逊说了些不痛不痒的话;但是心里却暗暗地佩服这位具有军事才干和政治眼光的年轻军人。随后,吕蒙回到了建业,并慨然向孙权建议,由陆逊代替他去驻守陆口,这实际上就是将陆逊推向了军事斗争的主战场。事实上,陆逊也没有辜负吕蒙的器重。他一到任便敛其锋芒,以无名小辈的口气给关羽写了一封极尽恭维的信。盲目自大的关羽哪里会看得上书生小将,便把用来防备东吴的军队抽调到襄、樊方面去了。当陆逊看到关羽把留守的部队确实调走以后,便建议孙权抓住这个有利的战机,突袭荆州。于是,孙权紧急命令吕蒙和陆逊为前部,溯江而上,一举攻占了南郡、荆州。而关羽腹背受敌,只得败走麦城。
荆州一战,初步表现了陆逊的才干,但细说起来,还是吕蒙战略决策的功劳,若不是吕蒙积极引荐,想陆逊也无用武之地。
荆州失,关羽死,彻底激怒了刘备。于是,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立即组织了所有精锐部队,亲自率领,长驱直入,浩浩荡荡杀奔东吴而来。偌大东吴,顿时危急万分。
恰当此时,吕蒙病故了。大敌压境,大都督之职由谁接任呢?孙权一时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他曾考虑到陆逊,但想到陆逊太年轻了,再者荆州之战时他只是副手而已,怎能驾驭得了纵横几百里的战场呢?
正当孙权左右为难、举棋不定的时候,阚泽大胆地向孙权建议:“东吴现有一个擎天大柱,完全能够挑得起这副重担,请您不要再迟疑了。”阚泽所说的擎天柱,指的就是陆逊。接着他又说:“陆逊虽然年轻,但是有学问,有才干。依我看,论才干并不比周瑜、鲁肃、吕蒙三位大都督差;若论沉着持重,也许比他们还略胜一筹呢!他的卓越才能在夺荆州、捉关羽的战争中表现得很清楚了。大王如能重用他,粉碎刘备的进攻是不成问题的。”
这一番话却引起了张昭、顾雍、步骘等一批老臣的非议。有的说:“陆逊只不过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哪里是刘备的对手?”有的说:“陆逊太年轻了,能够服众吗?”还有的说:“陆逊的才略,治理一个郡还可以,要是叫他担任大都督,统帅全军,恐怕要误国家大事的。”总之,那些言重九鼎的宿臣老将都表示异议。
就在这决定东吴成败兴亡的重要时刻,阚泽无所畏惧地表现了他对吴主的一片忠诚,他站起来,挥动着胳膊,大声疾呼说:“要是不重用陆逊,东吴的失败将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我的这项举荐,我敢以身家性命担保!”
话说到这个起步,足以见得阚泽保举陆逊,全然是以国事为重。唯有襟怀坦白、没有半点私心的人,才敢于在历史关头痛下断言。这才是社稷之臣的本色!
历史证明阚泽是正确的。陆逊登临将位以后,不急不躁,顶住了来自内部的种种压力,冒着酷暑潮湿,把刘备在战场上拖得疲惫不堪,而后出其不意地采用了火攻的办法,使蜀军的四十多万人马葬身火海,大获全胜。
所以说,将帅是一切军事活动的中枢,无论建设军队、管理军队,或是指挥作战都起着主导作用。孙子不仅把贤能的将帅看作关系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且看作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历史虽然延续了数千年,但以人才为本的重要建军思想始终没有变。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人才建设也十分重视,并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毛主席一再强调:“为了保证我们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方针,而且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革命事业接班人。”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人才建设是个战略问题,现代化战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好人才。”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反复论述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建没一支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全党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领袖们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加强人才建设是关系党、国家和军队长远利益的根本大计,是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人才既是立国、立军之本,更是强国、强军之举。加强新型军事人才建设,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人才战略观,从全局上思考和策划,用创新的思维去培养创新的人才,从而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6.用人不疑,大胆放权
用人固然有很多艺术技巧,但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和大胆地委任工作。大胆放手,实际上也是招揽人才、使对方诚心办事的一种“手腕”,也是充分发挥下属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
原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译文:
国君干扰军队,危害军事行动,使之处于不利状况的有三种情形:第一,国君如果不知战场上我军不能进攻的情况,而强硬命令军队进攻;不知战场上我军不能后退的情况,而强硬命令军队后退。这样就捆绑住了前线指挥员的手脚,限制了他们的机动,是谓束缚军队。第二,国君如果派遣不懂全军事务的人去负责全军的行政管理,将士们就会迷惑不解。第三,国君如果委派不懂军队之权谋而领全军之重任的人负责指挥作战,将士们就会产生疑虑。全军将士若如此既迷惑不解,又忧虑重重,此时其他诸侯邻国就要乘机进犯,灾难祸患也就会趁虚而来。这叫作自乱其军,引入敌人,把胜券拱手让人。
解读:
孙子明确阐述了由于君主干预、钳制军队作战行动所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科学论断。“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反映了封建社会领兵挂帅的将军与君主之间的合作关系,特别强调要在思想上协调一致。君主应信任在外指挥作战的将领,不能乱加干涉、掣肘,这一点极为重要。
这是孙子关于机动灵活用兵的思想之一。将领选择好了就应授权让他独立指挥。将帅有能力组织、指挥军队作战,国君就不要越权干预指挥,应该大胆放手让将帅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将领应该在“唯人是保、利合于主”的最高原则下,结合战场实际情况大胆机断行事。当国君的命令不符合客观实际时,身在战场、熟知军情的将领要从实际出发,机断行事,绝不能囿于君主陈命而机械服从,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君、将相互信任为前提,倘若君疑将骄,就会“三军既惑且疑”,必然导致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战国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打算发兵征伐中山国。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叫乐羊的人,说他文武双全,一定能攻下中山国。可是有人又说乐羊的儿子乐舒如今正在中山国作大官,怕是投鼠忌器,乐羊不肯下手。
后来,魏文侯了解到乐羊曾经拒绝了儿子奉中山国君之命发出的邀请,还劝儿子不要跟荒淫无道的中山国君跑了,文侯于是决定重用乐羊,派他带兵去征伐中山国。
乐羊带兵一直攻到中山国的都城,然后就按兵不动,只围不攻。几个月过去了,乐羊还是没有攻打,魏国的大臣们都议论纷纷,可是魏文侯不听他们的,只是不断地派人去慰劳乐羊。
可是乐羊照旧按兵不动,他的手下西门豹忍不住询问乐羊为什么还不动手,乐羊说:“我之所以只围不打,还宽限他们投降的日期,就是为了让中山国的百姓们看出谁是谁非,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收服民心,我才不是为了区区乐舒一个人呢。”
又过了一个月,乐羊发动攻势,终于攻下了中山国的都城。乐羊留下西门豹,自己带兵回到魏国。
魏文侯亲自为乐羊接风洗尘,宴会完了之后,魏文侯送给乐羊一只箱子,让他拿回家再打开。
乐羊回家后打开箱子一看,原来里面全是自己攻打中山国时,大臣们诽谤自己的奏章。
如果魏文侯听信了别人的话而沉不住气中途对乐羊采取行动,那么后果可想而知,那就是:自己托付的事无法完成,双方的关系也再无法维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