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人生第一堂课
10723900000007

第7章 人而无勇,不知其可(2)

专家给父母的话

无所畏惧的人是很可怕的,父母要是任由孩子的“傻大胆儿”

发展下去,孩子闯祸事小,他自身的安全可能也不能保证。所以,父母一定要让那些“傻大胆儿”懂得有所畏惧,不要什么都不在乎,傻乎乎地什么都敢去碰。父母一定要让“傻大胆儿”的孩子明白,有勇有谋的孩子才最优秀。

打开害羞孩子的心灵之门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在家的时候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是一到陌生环境里立刻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完全失声了。而最令家长感到尴尬的是,当好心的长辈跟孩子打招呼或者逗孩子玩的时候,孩子突然羞红双脸,向父母的怀里钻。这种害羞心理其实也是孩子缺乏勇气的表现。

害羞的孩子由于缺乏勇气,常常不敢为自己争取,因而较少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关注,从而失去很多机会。心理专家告诫父母说,害羞的孩子会因为缺乏与他人交往的勇气而轻易地否定自我,给自己的心理抹上一块难以驱散的阴影,从而导致孩子将来生活上的失败。

星期天恰逢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欢欢的妈妈看到小班里其他小朋友都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而欢欢却站在身旁,小手拉着妈妈的衣角,尽管妈妈再三鼓励,她还是不肯跟大家一起游戏,她更喜欢在一旁静静观看。在家里欢欢倒是爱唱爱跳、滔滔不绝地讲话,拿起一本图画书,可以一个人编一段很长的故事。但是一到幼儿园,欢欢似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完全失去了在家里的那种快乐。

像欢欢身上出现的这种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所体现。这样的孩子不会放松自己,常常难以享受集体活动的乐趣。孩子小的时候老足缩在大人的旁边,将来就会变得不合群,长大后很难融入社会。

荀子曾经说过:“人之生也,不能无群。”意思是说,人要通过交往、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过社会生活。研究表明,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状况,往往与幼年时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孩子因为害羞而不敢与他人交往,那么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孩子自己。

为此,父母首先必须找到孩子害羞的原因,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害羞情绪。一般说来,孩子不敢和他人交往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孩子的先天素质和性格差异

有的孩子在身体发育方面有缺陷,通常会变得比较敏感和害羞,而有的孩子先天气质内向、孤僻、胆小,喜欢安静独处。另外,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孩子害羞与否与文化差异有关。例如,中国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更害羞。

2.父母的教养态度

父母对于孩子过度保护或者家教过于严格,都可以造成孩子害羞。

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缺乏勇气,不敢独自面对挑战,很容易演变成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从而产生害羞情绪。另外,在家庭管教过于严格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性格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经常有退缩行为,如:内向、顺从、信心不足,害怕参与社交场合等情况出现,因而导致越来越害羞。如果父母本身就很害羞,不爱参加社会活动,缺乏勇气,那孩子也会受到影响而变得胆小怕事。

3.失败经验的影响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孩子们以往的失败经验会令他失去自信,甚至产生恐惧,以至于孩子一遇到类似的情形就胆小、害羞,甚至紧张退缩。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变孩子的害羞情绪:

1.接受和鼓励孩子

孩子害羞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但父母首先要接受孩子害羞的事实,不要大惊小怪或操之过急。要知道,害羞不是病,只是缺乏社交技巧而已。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行的活动让孩子自己去做,当孩子取得了成绩时,及时给予鼓励,逐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2.给孩子参与交往创造机会

现代家庭子女少,无形中也减少了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因此父母平时可带孩子到朋友家拜访,或是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团体活动,为孩子拓展人际关系创造机会。经过长期锻炼,孩子就不会在与他人交往中感到害羞了。

3.通过游戏了解孩子并帮他建立自信心。

父母可以拿孩子平时喜爱的布偶,陪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通过一些已经发生或还未发生的小故事玩一场布偶剧,以增加其交往经验,而父母也可以从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帮助他建立起自信心。

4.不要勉强和否定孩子

有些孩子会因自身的沟通能力或社交技巧不佳,而以逃避的方式对待他人。如果孩子不愿在陌生客人面前说话,父母千万不要勉强孩子,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他就是这样,总是见到陌生客人就害羞”。

父母对孩子的定论会让孩子真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而把害羞和怕生当作理所当然。

5.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启发孩子

孩子对故事和童话都很感兴趣,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启发孩子的心扉。比姐,父母可以给孩子讲害羞的鸭子和没有自信心的天鹅,它们是如何勇敢地踏出第一步,结果变成美丽又受欢迎的成员,以趣味的故事启发孩子,让孩子改变害羞和怕生的心理。

改变孩子害羞的方法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格外注重保护隐藏在害羞表象下的那颗童心。如果方法不当,就会给孩子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专家给父母的话

如果孩子有怕生害羞的情况时,父母一定要慎重对待。父母要不时地为孩子打气,并找出孩子怕生害羞的潜在原因,进行耐心教导,更不要忘记适时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赞美,以使孩子增强勇气。

敢想敢做的孩子才能成功

孩子的成功是从敢想敢做开始的,我们很难想象遇事犹豫不决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成功。那些敢想敢做的孩子由于拥有充足的勇气,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排除所有障碍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他们身上,勇气真正体现它的巨大作用,他们能够通过行动来验证自己的能力,往往活得更潇洒。而那些犹豫不决、畏首畏尾的孩子,往往会在犹豫中丧失成功的机会。

一个水手的儿子很渴望出海。一次,大人出海的时候,就顺便带上了他。第一次随大人上船去玩,小孩儿显得很兴奋,他伏在甲板上看海,忽然他看见在船后有一条很大的鱼。他指给别人看那一条大鱼,但奇怪的是没有人看见这条鱼。大家想起来一个传说,说海里有一种怪物,形状像鱼,一般人看不见。如果一个人能看见它,这个人将因它而死。

从此小孩不敢再到海上,也不敢再乘船,但他经常到海边,每次他走到海边,都能看见这条鱼在海里出现。有时他走在桥上,就看见这条鱼游向桥下。小孩渐渐习惯了看到这条鱼,但是他从不敢接近这条鱼,就这样他度过了一生。

在他老得就快要死去的时候,他想反正自己也要死了,不如去看看这条鱼到底有什么神奇。于是,他决定到鱼那里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他坐上一条小船,划向海里的大鱼,大鱼跟在他的船后。他问大鱼:“你一直跟着我,到底想干什么?”大鱼回答:“我一直想把我嘴里的这颗珍珠送给你,但是每次你都不敢接近我。”说完,大鱼张开嘴,鱼的嘴里是一颗亮闪闪的大珍珠。但是,由于太老了,这个人已经没有力气把大鱼拉上来了。他说:“晚了,我已经要死了。”

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死在了他的小船上。

如果那个小孩能够鼓足勇气,勇敢地接近那条大鱼,他肯定早就得到了珍珠,但由于缺少勇气,小孩错过了这次机遇。其实,生活就像寓言中的大海一样,同时存在着风险和机会,畏首畏尾的人虽然可以规避掉人大海的风险,但同时这些人也会失去得到珍珠的机会。

就像孩子只要运动就难免摔跤一样,生活就是一个运动场,孩子早晚要进入这个充满竞争的场地。孩子长大后必须直面生活的考验,必须每天在场上努力拼搏。如果孩子因为害怕跌倒的伤痛而不敢进场,那么他也同时失去了赢得比赛的机会。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勇气,让孩子养成一种勇于挑战的精神。

体育课上,老师要让同学“跳山羊”。看着从器材室里抬出来的高大的“山羊”,大家的心里都打起了鼓。“这么高的‘山羊’,可以跳过去吗?”“要是一下跳不过去,一定会被绊倒,那会摔得很惨。”大家悄悄地议论了起来。

同学们一个个慢慢地尝试着,但几乎没有几个跳过去的。小林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手心已经渗出了一层汗。但是,身为体育课代表,小林觉得自己必须给同学们做出一个表率。于是他想:自己还没试,怎么知道一定跳不过去呢?一定要相信自己,无论如何得去尝试一下。

这时老师让同学们停止试跳,他亲自给同学们做了一次示范。只见老师迅速跑向“山羊”,然后在双手的支撑下,老师的身体腾空而起,双腿在空中划过了两道漂亮的弧线,轻盈地跳了过去。小林站在旁边,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的示范。在其他同学跳的时候,他又认真地回想了几遍老师的动作。轮到他上阵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助跑,终于他顺利地跳过去了。老师夸奖他:“你的动作比其他人更优美顺畅!”

小林听了,心里轻松了许多。他想如果自己始终不敢尝试,那么肯定也就没有现在的成功了。

胆小怕事的孩子常常不敢冒任何风险。殊不知,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一份风险一份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任何无风险的好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能因噎废食,也就是说父母不能因为怕孩子受伤害而不让他去尝试。回避风险虽然能够消除痛苦和失败,能换来一时的好受,但孩子却会同时失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失去了对失败的感受,失去了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心理学家指出,勇于面对风险的孩子具有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确信问题是暂时的、只要大胆地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而那些没有勇气的孩子却把失败看成是永恒的,往往不能大胆地做出决定。所以说,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敢想敢做的勇气,让孩子学会遇事当机立断,想到就去做,不拖拉、不马虎。

专家给父母的话

一个敢想敢干的普通人绝对胜过一个畏首畏尾的天才,害怕尝试、选择回避只会让孩子襄足不前。只有让孩子忘却种种恐惧,选择勇敢地迈出下一步,并尽全力去做,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敲开成功的大门。

让孩子敢于说话

许多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或陌生的环境时,往往表现得很退缩,常常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园里,甚至有的孩子连大小便都不敢跟老师说,自己憋着,一直等到老师允许去的时候才去。有的孩子身体不舒服也不敢跟老师讲,等回到家才给父母讲。孩子不敢说话,其实足缺乏勇气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就是家长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伊始就设想了一套完整的育子方案,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幸福完美的人生。但大多数父母都沿用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吸收,轻视表达,只注重孩子完整准确地吸收信息的能力,而没有给孩子留下表达个人意见的空间。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不善言辞,对事物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常常没有勇气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能够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呢?

俗话说:“哭声大的孩子有奶吃。”只有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得到别人足够的注意,赢得别人的理解,从而抓住成功的机会。相反,那些不敢说话的孩子常常得不到别人的注意,往往会失去成功的机会。

周末,星星的妈妈带着星星到天天家里玩。星星看见天天手里拿着乒乓球,他很想玩,但是自己就是不说出来,也不自己过来要,非得让妈妈说。妈妈告诉星星:“你想要玩就要自己过去和天天说,叫哥哥也行,只要你张嘴,天天就会给你玩。”星星一会儿拉拉妈妈的裤子,一会儿摇摇妈妈的胳膊,嘴里还不停地哼哼唧唧,就是始终也不敢去向天天要乒乓球。最后的结果就是以哭告终。

也许会有人认为星星的妈妈不该和一个孩子认真,但是星星妈妈的教育方式是对的。就是说,父母一定坚持让孩子自己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既然孩子想要,那他就要有勇气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光在那里哼哼唧唧是没用的。孩子迟早要过这一关,他这一次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坎没有过去,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还不会开口。

辰辰的周记写得很好,爸爸给辰辰专门申请了一个博客,想把她的周记发上去。但是辰辰的周记本交上去之后,老师就再没有发下来。爸爸告诉辰辰跟老师把周记本要回来。

第一天回来,本子没有要回来。辰辰说下课的时间要写作业,没有时间找老师。爸爸其实知道是她不敢向老师要,但爸爸没说什么。

第二天回来,辰辰又找了个原因,还是没有要回来。

过了周末以后,在周一的时候爸爸告诉辰辰说,今天如果方便的话,就跟老师说吧。结果她还是空手而回。

周二中午放学回到家之后,辰辰显得非常兴奋,她兴奋地把怎么向老师要回周记本的全部过程讲了一遍。

当辰辰硬着头皮向老师说明爸爸给自己申请了博客,想要把她的周记发上去的时候,老师让她自己去办公室找周记本。就这样,这个问题经历了将近一个星期,还是让她自己解决了。

事后,爸爸告诉辰辰说:“其实老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向老师表明自己的想法,现在知道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要求很容易了吧?”果真,从此以后辰辰再也不怕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