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平洋主宰
10655100000057

第57章 日经指数

汉国皇帝郝瀚想要趁火打劫,也只有利用期指这一投资工具套利。

投资股票、汇率以及房地产的机会已经丧失了,若是早几年的话,郝瀚肯定不会放过这一机会。

日木国于80年代初期即已开放了其证券市场,允许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股市。

但是,其股指期货合约却首先出现在海外,按照日木国当时的证券交易法规定,证券投资者从事期货交易是被禁止的。

所以,当时的日木国证券市场并不具备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条件。

而且,按照当时的证券交易法,日木国内的基金是被禁止投资SIMEX的日经225指数的,只有米国和欧洲的机构投资者利用SIMEX的女经225股指期货合约对其投资于日木的股票进行套期保值。

日木本国的机构和投资者明显处于不利位置。

基于这样的原因,1987年6月9日,日木国推出了第一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50种股票期货合约,受当时证券交易法禁止现金交割的限制,50种股票期货合约采取现货交割方式,以股票指数所代表的一揽子股票作为交割标的。

新伽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首开先河,于1986年推出了日木国的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并获得成功。

而日木国内在两年以后才由大板证券交易所(OSE)推出日经225股指期货交易。

1990年,米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也推出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形成三家共同交易日经225指数的局面。

而在竞争中,由于新伽坡推出较早已形成一定优势,因此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直到1995年初英国皇家巴林银行期货交易员尼克里森因在投机日经225指数中的违规操作而导致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发生后,市场对SIMEX的日经225指数产生了信心危机,资金才又开始回流日木市场,OSE才趁机夺回了主导权。

所以,汉国的郝瀚想要投机日经225指数交易以便从中套利,汉国的这个团队分两帮,除了可以到日木国本土参与投机,还可以在临近的新伽坡参与套利,新伽坡多方便啊。

此次太平洋巨变,可怕的海啸给日木国造成巨大的损失。许多新建筑被海啸肆虐以后,面目简直惨不忍睹。

想要恢复新建筑的面貌,一时半会还很难见效。

除此之外,各方面的损失更是难以统计,在这个时间段恢复股市交易,肯定会受到这一些不利影响。

日木政府也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股市暴跌,因此,在开市的前一周大造舆论,声称政府会竭尽全力维护股市稳定。在必要的情况下,甚至会动用资金干预。

政府的各种举措对本国百姓来说或许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这场资金盛宴中,打劫的外国资本不在少数,麦子熟了,该到了收割的时候了,他们会罢手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面对即将到手的猎物,不见血是不可能收手的。

甚至,这一次海啸给日木国造成巨大的损失,无疑给他们这些国际投机大鳄更加重了手中的筹码,或许收割的更加疯狂,更加肆无忌惮。

80年代,日木国经济蓬勃,日货卖遍天下,日木国富贵了,但是,富未及一代,灾难就要发生了。

日木人富贵了,便买屋,屋价、地价一路高升。

多家米资证券行到女忧国开办事处,出研究报告,看好日木国股票、日木国地产。

到了后期,日木国房产贵到了需要三代人的供款,只有这样才可买得起一间屋,而米资研究报告则谓:这是好事,你富贵嘛!所以,当一个国家出现米国资本,而且,所谓的研究报告大行其道,你就要小心了。当这些研究报告深入人心的时候,恐怕也是资本盛宴的开始。话说,吹嘘那些所谓的索罗斯、罗杰斯、巴菲特名人,就是为了深入人心,让你崇拜、让你痴迷,而后......

不少拥地皮的公司,其潜在价值便高了,按照资本主义的价值投资论,这类坐拥地皮的公司,那是物超所值。

例如日木的新干线,临近其火车线的地皮都变黄金了,日经指数亦因此而飙升。

米国的投行们吹嘘日木国地皮等于黄金的论调使不少日木国人、公司都信,不少人都加入到购买房屋、股票的行列中来。

米国投行干这种事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在一个国家干过,都是老手了,可谓轻车熟路。

如果米国投行只靠研究报告费和佣金维生,就肯定连租也交不起,他们要赚大钱。

当标的物到达某种高度,猎物肥了。而他们所设的主战场不是在日木国本地,而是在日木境外——新伽坡。

有位二战时的米军轰炸机师,韦利于二战时未曾炸过日木本土,但在80年代就在日木金融市场,投了个核弹。

话说他当时踏足日木国,拜会日股交易所,问可否搞个日经期指(当时日木市场无期指),日木仔富贵逼人,说道:去,爱哪玩去哪玩,这里不开。

于是,韦利去了新伽坡,开设日经期指,但这期指不是百分百跟日经225匹配(因日木仔不让你搞嘛)。

但对炒家言,只要能有九成匹配也OK,因为大鳄是惯于在不完美的市场揾食。

例如,全世界的石油质素都不是齐一的,交收时,有一套计价标准,按不同的含硫量,其他杂质含量等等作出多除少补式的计价来算出个双方都合意的价来。

日木本土的日经225指数,跟新伽坡日经期货有点差异亦不会阻碍两者挂钩计价。

要跨市场来布局,是因为不想普通股民知悉有这部署,这个部署当然是沽空的部署。

外资想在日木本土的普通日木股民知悉的是:日股好,日股妙,日股呱呱叫。买啦!

这就只需要外资出看好报告便是,外资就将以前低位买入的股票沽给普通日木股民便是,这个低买高卖赚钱不多,一定要加个期货沽空,才赚的更多些。

当日木股升到泡沫水平时,外资便在新伽坡市场开新伽坡日经期指的空仓,问题是会有人接着你开的空仓,谁做傻瓜去接你的盘?

人多的是,但不是外资,而是日资大户,这些日资大户都是大投资者,可以是日木基金,可以是普通的大户。但一个共通点,是这些接货者都肯定赚过一截的甜头。

外资报告,这是一个舆论的先导。继日木国之后,十年后这种外资报告在亚华国出现了,他们要做的是让这个国家的人民熟悉、进而习惯,潜移默化地接受它的影响,之后......

于是,日经的灾难源开始在新伽坡酝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