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1059400000008

第8章 转念遇到不纠结的自己 (4)

我们都有一个惯性,觉得得不到的就一定是好的。可是,等到尝试过的时候,就会知道,很多我们一直向往的东西并不是最适合我们的,所以得不到的,并不一定是好的。面对错过的东西,心中多一点豁达,多一点释然,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已经得不到了,即使浪费了再多抱怨的口水,也无法更改事实。所以,与其沉浸在痛苦和悔恨中,不如以舍得的心态去对待。对于豁达者而言,第二名、第三名同样幸福。其实有时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并不是一定要分出个高下,拼出个你死我活。生活,需要的是一种睿智,要拿得起,还要能放得下。

“不老明星”刘德华从不否认自己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他希望自己可以赢,但他不是要赢别人,而是要赢自己。他扎扎实实地拍戏,认认真真地表演,对自己严格要求,每一场甚至每个镜头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但凡一件事情,是否能够做得到、做得好,不但要看努力,还要看努力的程度。如果足够勤奋,足够努力,幸运之神也终究会眷顾你的。

也许战争中需要斗出个输赢,但是生活中完全没有必要与人争高下。在与人竞争时,要懂得放下,其实第二名也可以洒脱。

换一种心态面对生活,将看见另一种风景

一个阳光的人就如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善用生命中的各种“乐器”,奏出心中自由和谐的乐章。

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演奏一件失调的乐器,或是与那些没有好声调的人一起演唱,更能迅速地破坏听觉的敏感性,更能迅速地降低一个人的乐感和音乐水准的了。在人生这支大交响乐中,你使用的是哪种乐器,无论它是提琴、钢琴,还是你在文学、法律、医学或任何其他职业中表现的思想、才能,这些都无关紧要,但是,在没有使这些“乐器”定调的情况下,你不能在你的听众——世人面前开始演奏你的人生交响乐。

无论你干什么事情,都不要玩得走样,都不要唱得走调或工作失调,更不要让你失调的乐器弄坏了耳朵和鉴赏力。即使是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帕代莱夫斯基那样的人,也不可能在一架失调的钢琴上奏出和谐、精妙的乐章。而一个阳光的人就如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善用生命中的各种“乐器”,奏出心中自由与和谐的乐章。

心灵的自由与和谐相当重要,心理失调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来说是致命的。那些极具毁灭性的情感,比如担忧、焦虑、仇恨、嫉妒、愤怒、贪婪、自私等,都是生活的致命敌人。一个人受到这些情感的困扰时,他就不可能将他的生活处理好,这就好像具有精密机械装置的一块手表,如果其轴承发生摩擦就走不准一样。而要使这块表走得很准,那就必须精心地调整它。每一个齿轮、每一个轮牙、每一根轴承、每一根石英轴承都必须运转良好,因为任何一个缺陷、任何一个麻烦、任何地方出现了摩擦,都将使手表无法走得很准时。人体这架机器要比最精密的手表精密得多。在开始一天的生活之前,人也需要调整,也需要保持心灵非常和谐的状态。

人类对于自然的征服可以说达到了顶峰,然而我们的内心却陷入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惶恐之中。因为现代人已经再也找不到哪怕是片刻的宁静和从容,而且,伴随着人们对物质的欲望日益膨胀,人类社会也出现了看上去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这就更加剧了人们的惶恐和不安,人们在努力寻找,企图寻找到彼岸。

但是,对于生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理解。同样的境遇,有些人觉得是天堂,而有些人却觉得不是天堂。

一个农夫躺在麦草垛里呼呼大睡,一个读书人见了,可能会觉得那个农夫非常不幸,家里没有地方躺,只好将就在这里凑合一下。

但是,那个农夫自己未必这样看,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在这里呼呼大睡,说明自己无忧无虑,妻贤子孝,又无衣食之忧虑,这不是天堂这是什么?

而这个读书人呢,有好衣服穿,有好饭吃,还有圣贤书可读,家里又不愁吃不愁穿,照农夫对生活的标准,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了。可是,那个书生不一定这样看,因为他觉得这些还不够,要读书,得有红袖添香才好夜读书,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所以说,对于生活以及幸福,人们从来都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

应该说,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甚至人对物质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但是这些东西最终带给我们的是患得患失的忧虑、压力和令人疲惫不堪的混乱情绪。所以说,人们追求复杂的生活,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外界的诱惑和对物质的追求,使我们失去了内心世界的平静。

与我们内心的东西以及需要相比,外界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我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其实比生活本身更重要。

很多人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却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忙碌,或许,我们是担心在竞争的压力下我们失去了内心的安全感,于是,就产生了无事可做的恐惧感,所以,人们才急急忙忙地找事情做。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能使一个思想状况不佳的人烦恼不已,但是根本无法影响一个心灵阳光的人。即使是出了大事,即使是恐慌、危机、失败、火灾、失去财物或朋友,以及各种各样的灾难,都不可能使他的心理失去平衡,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支点——心灵自由与和谐的支点,因此他不再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摇摆。

换一种心态对生活,改变一下自己,我们也许就会找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学会享受生活,经营心灵的自由与和谐,你就能够感受生命的伟大与自豪。

量力而行,画好自己的底线

量力而行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与周围环境的了解,是为了用最少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绩。

懂得知足的人往往会量力而行。即使前面有很多诱惑,但是他仍然能够不为所动,仔细斟酌自己一天至多能行多远。他深思熟虑之后才去安排行程。尤其是在一条从没走过的道路,他会花费更多的心思去衡量:何处崎岖、何处坎坷、何处严寒、何处酷热,他都要弄得一清二楚。不管别人给他施加多少压力,或者前方有多少诱惑,他都不急不躁,沿着既定的路线缓缓而行。

生活里,有人看到了巨大的利益,所以不停地调整自己的路线,甚至急躁地想要直奔利益的终点,可是急于求成的人往往会事倍功半。还有一些人,他们整天都在为了未来的事情操心,可能几十年以后才可能面对的难处,他们现在就开始忧心忡忡了。但是命运只肯按照现实的样子,向我们展示生活,根本不可能因为我们的急躁就提前向我们展开未来的画卷。所以,我们只能按照自己既定的生活之路,一步一步地为未来打开局面。不能急躁的,严格遵循自己的力量而行。

蒋方刚到广州时,曾为找工作奔波了好长一段时间,起初他见几个跑业务的同学业绩不俗,赚了不少钱,学中文专业的他便找了家公司做业务员,然而辛辛苦苦跑了几个月,不但没赚到钱,人倒瘦了十几斤。同学们分析说:“你能力不比我们差,但你的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谈、沟通,不善交际,因此不太适合跑业务……”

后来蒋方见一位在工厂做生产管理的朋友薪水高、待遇好,便动了心,费尽心力谋到了一份生产主管的职位,可是没做多久他就因管理不善而引咎辞职了。之后,蒋方又做过公司的会计、餐厅经理等,最终出于各种原因都被迫离职跳槽。

最后,蒋方痛定思痛,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不再盲目追逐高薪或舒适的职位,而是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凭借自己的中文系本科学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应聘到一家刊物做了文字编辑。这份工作相比以前的职位,虽然薪水不高,工作量也大,但蒋方却做得非常开心,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几个月下来,他就以自己突出的能力和表现令领导刮目相看,器重有加。

回顾以往的工作历程,蒋方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一味地追逐高薪、舒适的工作,曾让我吃尽了苦头,走了不少弯路。事实上,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结合自身条件,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去选择相应的事来做。放弃那些不适合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就如同故事里的蒋方,很多人都是受到了生活的诱惑,总觉得自己有能力可以获取更多,可是事实是我们还不具备那么多的力量,贪图诱惑,朝着更大的目标行进,只会加大我们的压力,让自己无法适从。

还有些人不知量力而行,认识不到自己的弱点,而总是在做一些超过自身能力所及的事情。我们都不是天才,更不是能力挽狂澜的伟大人物,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可能只是普通的人,许多事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当然不能做一个不自量力的傻瓜,因此凡事尽力而为的同时也要量力而行。在我们树立自己高远目标的同时,也要画好自己的底线。永远也别好高骛远,同样应避免鼠目寸光。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由于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拜访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

他挑的不多,两只水桶都没有装满水。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众人看去,大师在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能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量力而行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与周围环境的了解,是为了用最少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绩。

也许我们平时会把某个目标定得很高,不过真正实行起来还是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或其他原因勉强自己,否则多半会令自己后悔不已。在明知自己可能做不到的情况下还固执地前行,不是执著而是愚蠢。就像天才与傻瓜只有一线之隔一样,执著与愚蠢往往也只有一线之差。一件事情遇到困难该坚持的时候,你放弃了,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另一种是方向错了,明明早就该“弃暗投明”,你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是固执的愚蠢,不是执著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