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穿越之可爱小厨娘
105500000009

记事本

走出了院子,小月走在村中的土路上,路面不太平,还有些坑坑洼洼,这是个村子不算小,林林总总的房屋,一眼望去,都望不到尽头,不时传来一声牛叫或是狗叫声,让人感到那份浓郁的乡土气息。

张大婶的房子就在村中最长的一条土路旁边,两边是错落有致的农居,大部分房子的大小规格和张大嫂家的都差不多,房屋的建筑风格很古朴,和小月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代建筑差不多,大部分的房子还是土坯房,但看着很结实,也有些青砖瓦房,看来是这里比较富裕的人家。

在路上,小月碰到不少村民,村民们都没见过小月,都好奇地看着她,小月都微笑着点头示意,大部分的村民的脸上都挂着那种与世无争的平和的笑容,看来这个南瑞国还真是个富庶的国家,太平盛世,国泰民安,这里应该有个好皇帝,

这里的一切对小月来说都是那么新奇,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连村民从井里打水,她都看得有趣,时间很快地就过去了。转了大半天,小月终于把整个张家村子都转了个遍,对村子里的情况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这里有将近一百户人家,在古代就算是一个大村子了,村子的后面都是田地,村里也有做小生意的,有卖米面的小铺,也兼卖柴米油盐和干货。有医馆,还有些卖菜和肉的小贩,都是临街摆摊子卖的。

几个小门脸,外面放着几张桌子,有卖面,卖包子馒头和茶铺,看样子,是为了方便那些过往外乡人。还有一个学堂,隐隐传来孩子的读书声。

村里有几家大户人家,都是青砖砌的大瓦房,其中有一家的房子最大,围墙高高的,朱红的大门紧闭着,门口还有两个石狮子。

对这里的情况有了解,小月就回了家,张大婶正等她吃饭,依旧是两个素菜一碗汤,几个玉米饼。昨天小月特别饿,觉得什么都好吃,今天吃了几口,小月皱了皱眉,古代的食物没想到这么清淡,味道一点都不好,但想着张大婶肯定是把家中的好菜用来招待她,她也没挑食,努力地把菜吃了。

“张大婶,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总不能老休息,我会做饭,晚饭让我来做吧。”小月自告奋勇地提议。

张大婶听了,笑着说:“你还是多歇着,做做早饭就行了,晚饭还是我做吧。”

“我又不是客人,您可不要和我见外呀,就这么说定了,晚上我做饭。”

其他的家务活,小月并不精通,但是做饭,她还是没问题的,在家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她都是抢着做饭,她觉得做饭对她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尤其是看到家人吃到她给配的营养餐,那更是一种快乐了。

午饭后,小月问张大婶要来了纸笔,她在上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个书法班,但因为没认真学习,毛笔字一直还停留在基本不会写的程度,只是拿笔还像那么回事。要纸笔,小月是有她的用意的,她让张大婶用针线帮她缝了个本子,这个本子,小月可是有大用处的,这个是她的记事本。

在现代的时候,小月就有做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什么东西只有白纸黑字的写下来,才能不忘记.所以小月把她认为比较重要的大事情都在记事本上一一做了记录:

4月25日晴早上三班姓李的小胖子取走了让我帮着抄的作业,三元费用还没有给,说明天给我。

5月1日晴核算了一下上个月的收入,帮抄作业,应该收入46元,但陈明说手头有点紧,这个月再给,8块先欠着,记下了,实际收入38元;卖家里的废品,总共收入12元;零用钱收入35元,昨天给的过节的10块钱不算,放下个月里……

9月15日阴刘鹃中午让我帮忙带个肉炒饼,三元,说没带前,明天才能给我,明天还不给,就问她要。

10月10日晴公司楼下街角的那个羊蝎子新开张三天,五折优惠,明天是最后一天,今天记得约同事,明天一起去。

5月20日下雨一上班就发现抽屉里昨天刚买的两大块巧克力不见了,昨天我吃了一块,应该还有一块,可是现在没有了,都翻了一遍也没有,不知道被谁偷吃了,那个人最好让老天爷保佑他,别让我逮到。

8月9日,多云今天办信用卡,开卡就送自行车,哈哈,划算,明天抓紧多办几个….

2月14日晴大卖场的宣传单上说,今天是情人节有促销,满48元就送巧克力一块,部分巧克力今天还有特价,下班就去。

这些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大事在记事本上都密密麻麻做了记录,已经写满了六、七个。没写满的本子小月是随身携带的,做到随时发生,随时记录,写满了的,小月就把它们都整理好,并按照时间的顺序编好号,锁在了床头的柜子里。

现在这个在古代的第一个记事本终于做好了,小月挺高兴,墨了点墨,用笔蘸着,在本子第一页歪歪扭扭地写上:

南瑞国十八年张家村,旁边写了个一,代表昨天穿越来的第一天,因为没有什么大事要记,下面就先空着,小月把本子放在床头的柜子里,等有新的大事再随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