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压力日益增加1992年,世界总人口达54.8亿,比1950年增长了29.6亿,其中发达国家在此期间人口增长4.37亿,占世界人口增长量的14.8%;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25.274亿,占世界人口增长量的85.2%。其中人口增长最多的是亚洲,增加19.84亿;其次是非洲,增加3.31亿。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高速增长,给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带来巨大的压力。1992年,亚洲及非洲人均谷物产量分别为273.5千克和122.8千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56.3千克。中国1949~199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03倍,平均增长3.38%;但同时,全国总人口却增长了1.19倍,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8.82%,因而人均生产粮食仅从1949年的208.9千克提高到1993年的387.3千克,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非洲的粮食生产则大大落后于其人口的增长,人均生产粮食由1962年的186千克,降至1970年的170千克和1980年的151千克,1992年更降至122.8千克。
据联合国及世界银行预测,到2000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62.5亿,2025年将达到84.7亿,2055年可能达93.2亿。考虑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1世纪前半期,世界农产品需求量将比1992年增长1.6倍,其中发达国家增长约60%,发展中国家增长12.4倍左右。
(4)农业资源缺乏,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土地和淡水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世界土地总面积为130.4万公顷,其中耕地及多年生作物用地占11.05%(耕地点10.33%),长期牧场占25.74%,森林和林地占29.61%,其他用地(包括居民点、道路等非农业用地,以及荒山和沙漠)占33.60%。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耕地长期停滞在13亿~13.5亿公顷水平上,其原因有二:一是现有耕地被非农业用地占用而减少,二是新开垦的耕地面积增加不多。两者相抵,使世界耕地地面积大体保持稳定。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世界人均耕地已由1950年的2.76公顷减至1971年的0.4公顷和1990年的0.27公顷;人均牧地则由2.95公顷减至0.81公顷和0.64公顷;人均林地亦相应地从1.82公顷减至1.1公顷和0.76公顷。今后耕地面积的扩大既受到后备资源的限制,又受到资金、劳动力、居住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大部分宜农荒地现在已经是牧地和林地,大规模开垦往往伴随着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出现。
全球年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约40673立方千米,由于其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估计世界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口面临缺水的威胁,特别是占世界人口30%~40%、耕地1/5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尤为短缺。此外,山地丘陵区的水土流失,干旱区的沙漠化,森林减少,草原退化以及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等等,都是困扰当前世界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世界农业发展的潜力与前景分析:针对上述制约世界农业发展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国际社会提出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相接轨,持续农业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持续农业的核心是要协调好农业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使其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亦即是在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产量获得稳定增长的同时,谋求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关于持续农业的概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4月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会议所发布的登博斯宣言(DenBoschDeclaration),持续农业的三个战略目标为:一是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二是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美国学者R.R.哈沃德认为,持续农业有五个要素:①增加产品与就业,不断增加食品,满足人口增长需要;②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资金、土地、生产、投入和资源利用率;③维持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养分循环;④持久地保持资源开发能力;⑤农业以及相应的工业的合理分布与规模。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超石油农业等均为持续农业的有益尝试。
当前,对21世纪甚至未来世界农业的发展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悲观论者,另一种是盲目乐观派。前者认为,地球上的土地、淡水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现在已超负荷使用,因而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已经受到破坏;今后由于人口增加和人民改善生活的愿望,将使人均消费需求增长更快,以致地球上的资源将被耗尽,一些观点认为,随着科学进步,人类在利用现有资源和开发新资源能力上都将极大提高,因此,地球上可以养活的人口比现在的50多亿多几倍甚至10倍。显然,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不仅不符合当前世界农业现状,而且背离了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所提出的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实施《21世纪议程》的基础与优先领域,未来世界农业的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1世纪和未来世界农业的持续发展应同其潜力的充分发挥紧密相联。这种潜力包括两方面:一是现有的增产潜力,只要通过增加投入和强化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就可释放出来的潜力;二是潜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海洋资源、新的生物物种的开发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逐步实现。因此,对未来世界农业的发展前景应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世界农业发展中,无论是种植业,还是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均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以粮食生产为例,1992年世界谷物平均单产为2791千克/公顷,其中发达国家平均为3235千克/公顷,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503千克/公顷,两者相差达732千克/公顷。按各大洲看,非洲最低,仅1056千克/公顷;北美洲最高,为4369千克/公顷。按国家,谷物单产最高的荷兰达7454千克/公顷,其他较高的还有法国(6516千克/公顷)、英国(6365千克/公顷)、日本(5847千克/公顷)和美国(5360千克/公顷)等,最低的非洲博茨瓦纳仅1252千克/公顷。同为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和印度,粮食单产相差十分悬殊,前者为4397千克/公顷,后者仅1969千克/公顷。上述世界粮食生产的不平衡现象表明,世界粮食生产潜力十分巨大。例如,只要发展中国家粮食单产达到目前发达国家水平(这难度并不太大),世界谷物就可增产2.58亿吨,可供6.44亿人消费(按人均年消费400千克计)。又如谷物单产最低的非洲,只要达到当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单产水平,谷物总产便可增加1.37倍。需要指出的是,世界谷物现状单产水平的巨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关,只要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相应的物质和科技投入,便有可能实现上述增产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一方面,人类对现有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能力不断加强,亦即是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对开发农业自然资源新领域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例如,现在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海洋。而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1%,达361亿公顷。海洋动物有18万种、海洋植物有2万种。现已查明,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400多种,可食用的海藻70种,而且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由此可见,海洋动植物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仅世界公海海域中的中上层鱼类、头足类和南极虾的资源可捕获量每年就达2亿~3亿吨,相当于目前世界渔获量的2~3倍。此外,海水养殖业的潜力更大,目前利用率很低。因此,可以预料,海洋将成为未来人类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另外,将牧草通过反刍动物转化成肉食的畜牧业,是人类又一重要的食物来源。牧草的主要成分是草纤维素,据估计,全世界牧草年产量约1000亿吨(干重)。未来增加肉食产量的途径:一是实行牧场草地集约化经营,改进草原管理,此举估计可将现有草原载畜量提高数倍;二是研究木质不通过生物转化成食物,将世界上草、木两类最丰富的有机物都利用起来,转化成为动物蛋白质。
此外,通过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和土壤肥力而实现农作物增产的潜力也十分可观。目前全球平均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仅为0.4%,国外高产地块可达9%~10%。随着科技进步,完全有可能实现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比现在大约增加10倍,加之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农业增产潜力是现在无法预计的。因此,今后农业供养人口的潜力是很大的。
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从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自然、习俗、生产等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体系,而各国各民族农业生产体系的交汇融合,进一步推动了各种生物资源的传播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各地区的农业生物资源,为各地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提供了保障,而栽培技术体系和耕作技术体系交流融合,为促进了农业系统的协调发展、良性循环农业管理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3土地农耕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间作、套种、混种、轮作、连作等。与其相配套的技术措施,包括农田基本建设、水利灌溉、土壤施肥与翻耕、病虫与杂草防治等。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发展变化,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水平密切相关,其演变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撂荒耕作、休闲耕作、连作耕作和轮作耕作等耕作制度。
中国耕地资源有限,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耕作制度,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坏境,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种植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耕作制度,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1刀耕火种“点”农耕
原始农业的土地耕作可以分为锄耕和犁耕两个阶段,而在锄耕农业之前还有一个刀耕农业阶段。刀耕农业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使用刀斧,对林木“砍倒烧光”,不翻土,实行砍种一年后撂荒的“生荒耕作制”。锄耕农业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翻土工具(铲、耜、锄等),操作重点由林木砍伐转到土地加工,实行砍种后连种若干年再撂荒的“熟荒耕作制”。刀耕农业阶段的原始人迁徙无定,锄耕农业阶段的人们已经开始有村落,过着相对安居的生活。刀耕农业阶段因没有翻土除草的工具,草荒与肥力比较,草荒是第一位的矛盾,所以刀耕之地一般选择树木覆盖而草较少的环境,砍伐焚烧后,乘杂草未侵入,抢种一季。
3.1.1农具的出现
原始农业的农具一般是用石、木、骨等材料制作的。其中,石质农具最多,包括砍伐用的石斧、石锛,翻土用的工具石锄、石铲,收割用的石刀、石镰,谷物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骨质农具以河姆渡遗址的骨耜最为典型,还包括土骨铲、蚌铲、蚌镰等。木质农具出土较少是因为木质农具容易腐朽,难以保存下来,尽管如此,还是在部分遗址中发现了木耒、木铲和木耜柄,以及方头木铣和类似木耒的三棱锥形的木质掘土工具。
从农具的种类看,原始农业较之后世农业最显著的特点是,砍伐类工具占突出的地位。原始农具的发展顺序为:先有砍伐农具和播种用的点种棒,后有翻土工具。石斧是由旧石器时代的手斧或砍砸器发展来的,主要用于砍伐树木,清理农地,也可以当作锄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