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042

第42章 24—27术

第八章24—27术

4—3—24盛东风问第二十四术量权揣势

《揣篇》曰:“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步石答:说,自古以来,善于利用国际形势的人,必定具有衡量全世界的科学尺度,并用来衡量各国政治和权力运作而作为揣测他们的政治内情的依据。既然衡量,那么不能只是定性地了解,而应该做到定量地把握。不能定量,那么就不准确,不能准确预知隐藏着的变化的动静(将会发生什么、什么将会不再)情况。(那就不能算是掌握国际形势了。)

解说,如果说“背向”术决策要深入民间而完整了解社会,注意力主要放在人民大众身上放在基层。那么此处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国家层面,揣测一国一方的政治形势,还有军事、经济、科技形势,摸清政治家及精英阶层内部情况、社会亲和力号召力执政力等。并将各个国家的拿出来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出轻重缓急和国际亲疏以决策关系。决策原则,国家利益。掌握他国明暗两手、动静变化、决定我国之明暗两手、动静变化。(就说这么多。)

揣:揣测、测量、分析、评估。揣测的意念里带一点赌的成分,了解的情况越是全面深入、分析比较越是深刻透彻,把握越大,赌的成分越低。注意,你探密,人家保密,那么容易啊?情报工作跟不上去,就可能变得揣揣不安、优柔寡断了。果断,是应该追求的。所以,它最好有“见微知类”术的配合,也可能需要“火力侦察”、“敲山震虎”的摩术的配合。

上面所举摩术的例子属于武法,作为外交家的苏秦应该是用的文法。比如一次失礼、一个尖刻或一次违约什么的,刺激对方作出反应而分析揣测之。

当有人对你无礼,你不要马上认为是修养低的粗鲁,因为敬和不敬是每个人都能表达的,而应该过滤自己有什么过失和他要探知什么,这样思想才周全,认识才有术。当然说出来的话可能仍然是“他粗鲁”,这样可以掩饰自己。

4—3—25盛东风问步石答:第二十五术隐己成事

《揣篇》曰:“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最难为。”

步石答:说,常常求他人帮忙或要求他人做事而不能让他先知道自己的动机、目的,这有的时候有点难。这需要事先周密谋划并制定好每一步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但这是最难的。(必须老谋深算。)

解说,揣测别人,别人也会揣测你。要揣测别人而不被揣测,则可通过隐己实现。事出现了,自己却没有出现。要么是使用了隐身术,要么是使用了麻痹术。但这难度很大。动机、目的不让他知道并不是出于欺骗。而是会破坏计谋。秦国的吕不韦是使用此术而成事的一个标准的例子。在现实的社会里,很多的时候,自己不好亲自出面(绝对不是怕出面)如没有资格出面,但事情又必须进行,怎么办,只好请人代做帮忙。千万不要把它往阴谋诡计上面想。在这里并不包括明知前面是一火坑,却让别人跳进去,或拿别人充当实验品,注意“成事”二字,没有比自己资格老或比自己合适而最有可能成事,是不会被选中的。否则就是败事。所以,自己在幕后那是全力支持啊!请人帮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一旦请人,人家答应,主次要分清,不能是托事却不放心,甚至是指手画脚,捆住人家的手脚。任何人都要学会借脑借力,要成大事更加必须,还要有大道德。而“隐己”含尊重等深意,迎合人心与文化等。有人说花钱雇佣就行了。告诉你吧,花钱是交换律管的事情,属于自然之道。即花钱只是遵从自然罢了,并没有发挥人的智慧的作用。注意情商,社会、单位是三个人组成的,一个善无为,一个善谋,一个善工。善无为出面,善谋者隐身,善工者执行。最风光的往往是善无为者。请记住原作者的教诲,此术施行有难处。

4—3—26盛东风问第二十六术操钩临渊

《摩篇》曰:“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曰成人不知,主兵曰胜而人不畏也。”

步石答:说,自古以来,善于摩术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如同水潭钓鱼而必得鱼。他们成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利用刚性需求让人忘记危险或根本不知危险或利用侥幸心理而奋不顾身。

解说,在这里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鱼本身被困在这个水潭里,人可以今天钓取,可以明天钓取,可以后天钓取。这是鱼的形势。饵最好是鱼的最爱,是刚性需求。钩要包藏在饵内而线无形。第二点,切记莫要与人玩狠劲,比如你去水塘钓鱼,你怎么能老是用鱼竿拍打水面呢?第三、耐心很重要,要明白时间在你这一边。有人将鱼强行赶到深潭再垂钓,已经失去道义。钓不到就抽干水抓,彻底的强盗行径啊!石还能说什么呢?没的说了。

余观察世事,感慨万千。竭泽而渔不属于计谋,赶尽杀绝属于野蛮,计谋属于文明。人这智慧啊!

4—3—27盛东风问第二十七术谋阴成阳

《摩篇》曰:“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步石答:说,圣明之人在事情远没有出现就谋划好了,具有深邃的远见,叫神。事情在公开地进行并逐步实现,叫明。

解说,动机、目的被制对象不知道,被制对象甚至积极主动配合行动,行动计划公开进行甚至是被制对象自己执行,结果真的被制。动机、目的在阴,计划、行动在阳。反此术,则需要谨慎观察计划、行动的逻辑联系以找出各种可能的反应。那么“果”都被你掌握,不难知哪“果”为苦果。有人说,谋之于阴而有谋,就是阴谋。但我们都知道“阴谋诡计”是贬义的,这是仁义道德的概念,是指欺骗伎俩。在这里,阴谋即“密室”谋划、决策,本身与道德无关,即不管阴谋阳谋,使用不当或坏人使用都会害人。

神即高度预见性。

石非常的愚笨,为了读【本经阴符七篇】,请教很多老师,可是老师之间意见不一,这叫石如何是好啊!发现是心法,发现其中有神明一词,人的精神界是太虚幽暗无限之境界,精神是它的太阳,故有神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