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157

第157章 (3)趣味与乐趣

017(3)趣味与乐趣

将近四年的大学共同生活中他们俩的关系始终很好,爱拌个小嘴,可以说亲密无间。此时两人已经离开公路,正在沿着大土路急速地赶路,迎来的是一个漫长的大斜坡。

“唉,觉得累吗?”姬潜龙走在前面回头问。

“先是觉得呢,可后来反而不觉得了。”

“现在感觉如何?”姬潜龙又问。

“现在感觉蛮爽的。不过这个长慢慢的坡,令人望而生畏。”同学的脸上挂着笑容,汗滋滋的,带一点诗意。

“那我们边走边谈,把注意力分散一下如何?”

“好!”

“以前你从来没走过这么长的路吧?”姬潜龙问。

“走是走过,但都是有事,但今天是旅游的目的,感觉不同。”他停顿了一下,继而又问:“你说与天斗法其乐无穷,可我听说的是顺天应命。”

“对立统一,你应该听政治老师讲过‘人定胜天’。”姬潜龙对答。

“当然听过,你是说顺天应命与人定胜天对立统一?”

“对,东方文化偏向顺天应命,水往低处流。西方文化偏向人定胜天,水向上流动而有人造喷泉。向下,是顺应地球引力。而向上是给予水体能量而挣脱地球引力,都遵循物理而方法不同,这就是斗法。毛主席说人定胜天,两弹一星,但他老人家又肯定土法上马。”

“你有什么斗法?”

“我太有了,上天用癌症夺走我的父亲,想使我自幼得不到父爱。但我采取了三种方法弥补了我的这方面情感的缺憾。”

“哪三方面?”

“第一、我十分注意观察父亲是怎么关爱他们的子女的,学习而不是羡慕,储存而不是享受。第二凡是对我关心的长辈,我在内心生多一份感恩。第三我自己做我自己的父亲。所以你从来没有认为我是一个缺少父爱的人,对吧?”

“嗯!”同学狠劲地点点头。

“人文提炼就是写个打油诗或者是流水词什么的?”他来了劲,跑到姬潜龙前面并转过身问道。

“瞎说,人文提炼不是当文学家和诗人。”

“那是什么?”显然,同学在编织话题。

“这么着吧,举一个例子给你听听。”

“举吧,举吧,快举吧。”他跳了起来,真是精力旺盛。

“注意脚下,放松嘴巴。”姬潜龙提醒,“我有一个下放知青友朋,他最后一批返城,并考取清华大学,他给我来过一封信,他佩服我顽强好学乐观的精神,说我给他教育。除了鼓励我外,他还提到一个人,就是邻村的半傻子。”

“什么是半傻子?”

“就是表面像正常人,实际脑子很不好使,像傻子。”,

“噢,”

“他说在他失落而落魄的时期,他却意外地有两种收获。”

“哪两?”

“其一是健壮的体魄!其二就是交到半傻子这个朋友,说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发誓要在半傻子年老时力所能及地照顾他。因为那时很可能人民公社消失、公有制的平均主义完结。其实傻子自己并不知道,而是知青本人观察总结出来的,这就是人文提炼。”

“你的恒乐是什么?”他又问。

“观察、感知与思辨。”

“你痴迷历史与经典是什么?”

“观察、感知、遥想先人的经验与体会。”,“但我绝对不教条主义,我们的日子毕竟要我们自己过,自己决定。”姬潜龙立即补充。

“观察、感知与思辨?有几个人像你这样?”同学一手搭在姬潜龙左肩膀上,歪头看姬潜龙脸而问。

“哈哈哈!知道吗?这正恰恰促成我的宝贵!难道一个民族不需要一批善于观察、感知而思辨的人群?不需要思辨?天大的笑话。”姬潜龙昂首挺胸、一脸正义、大步向前。“知道吗?观世音就是‘观察、感知与思辨’的唯心主义说法。”他又补充,但他说的很轻,也不知同学听到没有。

“关键是没有趣味啊!“老下提醒。

“你知道什么叫趣味不?老祖宗给我们造的字,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趣就是边走边取,就是走掉一些留住一些。所以趣在运动中产生,旅游诞生了,而且会随着物质的丰富、人文精神的无限的追求越来越红火。”

“那么乐呢?”

“乐是价值观念、情感愿景;趣味运动的方向与范围,趣味运动务必在其中方可生出快乐情感。”

“何为味?”

“有口但未,就是感觉不曾经感觉,必定有味。”

“拆字先生,呵呵。”

“所以人们一是好新鲜奇怪,二是好重口味,三是喜新厌旧。”

“愿闻其详。”老下怕姬潜龙停止。

“血肉横飞的战争片、惊秫荒诞的鬼故事、温柔缠绵男女情、山盟海誓的爱情誓言、海枯石烂的忠贞、惊险叠案的特工侦探,即将兴起的武功盖世太保,有哪一样不是重口味?但口味的加重,意味感觉的钝化、感知的流失、即将招致精神的营养不良,但往往促使更重口味的寻觅,恶性循环。”

“乐趣就是符合快乐情感价值观和愿景的趣味运动体验?!”老下总结。

“yes!”

“旅游是发现之旅,所以旅游是标准的人文交流活动。”

“yes,good!”姬潜龙继续充分肯定,并继续:

“知道吗,其实我们是在说做人做事还有物态是有境界的。你前面所说的游玩就是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至少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值得肯定。适当地放松一下自己有什么不可以呢?但境界不同。人们游玩注意力其实大多都是指向自己的,比如“我想怎么样”;“我看到什么”;更有甚者,旅游就是购物,还有吃,就是“我来过了”。总之,意识里完全的是我。意识完全在我,则我就不能从游玩的环境中有所获得。游玩过后,还是那个我。有的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来过,就写下‘到此一游’什么的,就是炫耀自己的心理反映。”

“人在旅游时如果采取高境界应该如何做?”老下问。

“该忘我而意识景,因景生情,进而有人文的提炼,人便有精神的发现,旅游方可成为发现之旅。有了这些人文的获得与记忆,人的精神因此而丰富,便可有持久的精神的享受。在旅游时一切皆为景。一切皆可生情,皆可思想。”

“为什么要忘我?”

“忘我则是一种解脱,进而洒脱、潇洒,景才进得来。意识完全被我填满,外景哪里有容身之地呢?玩,是一门学问。所以有玩家之说,这说明玩是有境界的。有的人玩物丧志而沦落,有的人成为专业玩家。”

“旅游有几种境界?”

“人文旅游、尝试旅游和炫耀旅游、无心旅游,走过场旅游等。”

“突突突!”后面传来拖拉机那有力的声音。

“老师傅,带我们一截!”老下振臂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