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1043200000008

第8章 冯骥才:多读勤读读通读熟

名人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1942年生于天津。初为画家,专事摹古。“文革”后为崛起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家。1985年以后,其“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50余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其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等10余种语言,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30余种。冯骥才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心法探源

天津作家冯骥才,几度改行,才找准自己的目标与位置。而引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是读书。

1981年,冯骥才在《命运的驱使》一文中,讲述了自己为什么离开酷爱的绘画,中途易辙,改从写作生涯。他称自己踏上文学之路时,最初的足迹是“一片凌乱、深深浅浅、反反复复”的。

1989年,他在随笔《无书的日子》中,又讲述了自己从读书、无书到写书、再读书的经历,提出了“写书比读书幸福得多”的命题。

冯骥才从小酷爱读书,特别是读文学名著。他深情地说:“我从未把书当做伴我消遣时光的闲友,而把它们认定是充实和加深我的真正伙伴。读书,尤其是那些名著,就是和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先贤智者相交!”

不料1966年那场大动乱从天而降,打破了冯骥才静谧的生活。他心爱的1000余册藏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毁。“抄家过后,……把残书和哪怕是零零散散的书页都万分珍惜地敛起来,整理、缝钉,破口处全用玻璃纸粘好;完整者寥寥,残篇散页却有一大包袱。逢到苦闷寂寞之时,便拿出来读。”

在文化一片空白的当时,冯骥才以讲故事、写书来排遣郁结在心中的情感。“读这些无头无尾的残书倒别有一种体味,就像面对残断胳膊的维娜斯像时,你不知不觉会用你自己最美的想像去安装它。……我按照自己的意志为它们设想出必然的命运变化和结局。……后来,……我开始把一张张洁白无瑕的纸铺在桌上,写下了心中藏不住的唯我独有的故事。”

那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年代,写书容易惹祸。冯骥才常常随写随撕,或写好后轻轻念给自己听,最后恋恋不舍地投进火炉里。他说:“在那无书的日子里,我是被迫却又心甘情愿地走到这条道路上去的,这便是写书。”他在当时一首写给自己的诗——《路》中写道:

一条时而欢欣、时而痛苦的路,

一条充满荆棘、布满沟堑的路,

一条宽起来无边、窄起来惊心的路,

一条爬上去艰难、滑下去危险的路……

但我决意走这条路,

因为它是一条真实的路。

无书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走上文学之路的冯骥才又重新拥有了自己的藏书。继“无书而写书”之后,他又开始为“写书而读书”。有一次,大学生们请知名作家冯骥才讲课,题目是《创作的经验》。课前,一名学生请他写一下自己喜欢阅读的书名。冯骥才笑着接过纸条,迅速地写下几个字:外国长、中篇小说一百部,接着又一口气写出了一百部长、中篇世界名著的书名。同学们惊叹不止。他又在另一张纸条上写出外国短篇小说一百篇,不一会儿一百多篇名著书名又跃然纸上。这时,大家不仅惊叹,而且十分敬佩。多快、多熟啊!同学们在兴奋之余回味着、领悟着、深省着……

真是无声胜有声,一堂尚未开讲的课,主题已经清晰地摆在听者的面前:创作的第—个关口就是多读、勤读、读通、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