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1043200000045

第45章 竺可桢:读书要文理兼融

名人简介

竺可桢(1890~1974),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后回国。竺可桢长期搜集整理古代有关物候的文献,并依据历代物候记载,研究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贡献。竺可桢共发表论著270余篇,属于气象方面的重要论著还有:《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流之运行》、《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国气候概论》、《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心法探源

竺可桢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致力于多门学科的研究工作。他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在中国区域气候、农业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等方面研究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竺可桢虽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但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十分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广泛阅读,至老不辍。他认为,自然科学家不能知识面过于狭窄,那将会束缚自己的视野。多读点文史知识,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促进专业的研究。

物候学是竺可桢科研中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门学科。为研究中国历史上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竺可桢查阅大量古代文献资料,用古书所载物候材料来研究古代气候与变迁,取得创造性成果。为了了解南宋到元朝初期的气候情况,竺可桢系统阅读二十四史中有关天气的记载。古代还没有发明温度计,他便以降雪作为比较的依据,查阅各朝代有关降雪的记录,发现南宋时期首都杭州降雪多,春天大寒的年份多,南宋比唐朝、明朝和现代都要冷。1925年,在史料研究的基础上,他发表了《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一文,指出:“这一段时间的天气比起别的世纪要冷得多。

”竺可桢在笔记、卡片上摘抄了许多有关梅花的诗、词、文章。他翻阅《诗经》,发现有五处提到梅花,《书经》中也有关于梅树的记载,这说明周朝时的黄河中下游几乎到处都有梅花。唐朝时气候变暖,首都长安梅树很多,这在《梅妃传》与元稹的诗中均有记载。但到宋朝,由于气候变冷,梅树纷纷南迁,长安与洛阳的梅树已少得可怜了,这有宋朝苏东坡《咏杏花》诗为证:“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意思是: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没有梅花了,只好拿你杏花冒充一下。竺可桢硬是从几千首诗中,把苏东坡这首并不出名,但有地点、有物候观测依据的诗挖掘了出来。根据这些古代诗文,竺可桢发现几千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中国梅树是从北往南搬过家的。

元朝著名道士邱处机曾住北京长春宫数年,公元1224年寒食节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而竺可桢依据多年观测,发现700多年后的北京,杏花也是在清明时节盛开。据此他作出结论:“可知那时北京物候正与北京今日相同。”

竺可桢坚持每天记日记。1936年以前的日记在抗战中散失,从1936年1月1日起到1974年2月6日他逝世止,共38年零7天,无一天间歇,记有800万字日记,其中包括气候、物候的观测。1961年的一天,竺可桢翻阅清初历史学家谈迁写的《北游录》,书中有关花开花落、江河封冻等许多物候现象,在他看来是非常珍贵的气象记录。谈迁记录到:1654年4月8日,北京海棠未放;5月1日,在报国寺看海棠。

根据自己的日记记录:1956年是他到北京11年中最暖和的一年,海棠花4月27日开放。

由此竺可桢得出结论:300年以前的清朝初期,气候比现在要冷。

竺可桢读书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把研究文史与研究物候结合起来,把史料记载与自己第一手的现实观测结合起来,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找佐证,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并及时掌握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堪称一位通晓古今中外气候情况的科学家。

1973年,83岁高龄的竺可桢终于完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的定稿。该书立论严谨,系统阐述了我国五千年来的温度变化。他依据繁杂的古代资料,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得出五千年气候变化定量分析的成果,在国际上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