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1043200000013

第13章 余光中:读书就像交朋友

名人简介

余光中(1928~)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福建永春人。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发表诗作。同年随家到香港,1949年赴台湾,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军中当了3年翻译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芦师范大学1958年到美国留学获艺术硕士学位。1971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其间自1974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1年。余光中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出版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天狼星》、《与永恒拔河》、《余光中诗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稔》、《桥跨黄金城》等;评论集《掌上雨》、《分水岭上》;评著有《梵谷传》等。

心法探源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余光中一直是个精神指标,称他为中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不为过。其作品融汇中外、通变古今,不论抒情叙事、咏物言理,都既富时代性,又兼具高度艺术气息。

余光中用交友来形容读书,读书是交友的延长,没有时空的阻碍,并且可以自由选择朋友类型。

余光中认为读书有精读和略读两种方法。

知识与智慧不同,知识爆炸并不表示智慧升高,知识有新旧多寡的分别;智慧却不分新旧。一本富涵智慧哲理的书,无论年代的早晚,都值得一再精读;如同知交好友一般,读它千遍也不厌倦。

略读型的书则如点头之交,限于时间与机缘,平日无法深交;如果一旦需要,马上知道该去哪里找。阅读这类书籍如同建立社会人脉,网撒得越广越好。

一个会读书的人,一定深谙“精读”与“略读”之道,知道缓急轻重,学习规律与效率相辅相成。

余光中虽然主修外文,但自幼熟读中国典籍,文字音律力求合乎中国韵味,旁征博引,变化万千。他创作上丰富的养分,来自敏感细腻的诗情及丰厚的学术根基,镇日如鹭鸶垂颈般沉浸于书籍田埂,抱持开卷有如芝麻开门的心态,探寻无价之宝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