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1043100000032

第32章 铃木镇一音乐才能教育法 (2)

铃木断言:只要我们能够提供秒年个时秒度 的教育环境,孩子就一定回展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才能。因此,作为父母,应该肩负起教育子女的重要责任,深刻领会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重大作用,在教育中有意识的从各个方面施加影响,从正面给孩子以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能力。

才能教育的背后

很多家长都为孩子不努力学习感到苦恼,把过错推给孩子,认为是孩子不能理解自己苦心,铃木对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很不满,他认为:“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大人首先不要发牢骚,应该分析一下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原因。” 

孩子为什么总是厌倦学习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他们希望自己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他们现在接受的教育却恰恰相反,这种教育紧张得令人窒息。 

很多家长仅从表面也就是分数、偏差值等表面数字评价自己孩子的好坏。这种倾向越严重,孩子的败兴心理就越强,到最后演变成一个做什么事情都无干劲的孩子。因此,为了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我们要做的是要想方设法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而铃木的才能教育恰恰正是符合了孩子渴望轻松愉快学习的心理,也适时的解决了家长们的苦恼。

教育不是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

误区:教育本身是枯燥乏味的

在我们很多家长的眼睛里,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严肃、很枯燥的事情。

师生关系冷漠、教学体制迂腐刻板、校园生活枯燥乏味这似乎成了教育的代名词。学生们在学校举办各类活动受到诸多的限制,学生们在校园里很难交到朋友。

因此,一提教育两字,很多孩子就会很反感。好不容易盼到老师说可以去野外活动。老师立即就会说:今天的野外活动是有任务的。要写一篇**文章。

教育还有另一个极端做法:放手让孩子玩儿,却不加以引导。结果学生要么变的没有任何兴趣可言,要么就是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以“喜欢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能力

小孩都喜欢玩游戏,选择孩子喜欢的游戏,通过反复让孩子练习来增长其能力,是才能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

游戏似乎与“教育”这个词没有多大联系。一说教育往往认为是让孩子做些不太喜欢的事。真正的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是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而是以“喜欢的游戏”来培养孩子的能力。这种教育方法绝不是“光玩不培养能力”。 

把幼儿的游戏引向正确的方向

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始于游戏的欢乐中,以此引向正确的方向。铃木在《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

有一个孩子,3岁时父母就让他每天坚持练3个小时的小提琴。有的人认为:这么大运动量的训练,有点太过分吧。而实际上完全不是什么过分,因为对他来说只是游戏,通过这种游戏获得欢乐。每天玩3个小时小提琴,怎么算过分呢? 

孩子的母亲让他练小提琴代替了玩木偶人,还让他像听情调音乐那样,多听几次刚学过的曲子的录音。他整天把小提琴作为玩具独立演练。 

如果父母总摆出一副严肃的“教育”架势,孩子心里紧张就不可避免。如果能激发孩子对接受教育的兴趣,孩子的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

铃木才能教育学校开始并不让收留的幼儿拉小提琴,而是先对其母亲进行指导,以便她做到也能拉小提琴。然后,在家里让孩子先听将要练习的小提琴曲子的录音。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母亲想让孩子练习,孩子也不完全都有愿拉小提琴的心情。 

为了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自己也想练的心情,就要让孩子在家里听录音,在教室里旁听其他孩子演奏的曲子。并且,孩子的母亲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教室里都要拉适合自己孩子练习的小提琴。总有一天,孩子会从母亲手里拿过小提琴,并主动说:“我也想玩一玩。” 

在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方面,铃木也强调“玩”的意义。 

幼儿期是记忆力成长最快的时期,要训练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务必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因此铃木想到日本的俳句。俳句是诗词中最精炼而简朴的形式,既优美又朴素的语言,对孩子一生的记忆大有裨益。 

于是,铃木从许多短俳句中,挑选出易被孩子理解的俳句作为教材。当时,铃木执教的“幼儿园”定员为60名,其中3岁、4岁和5岁的儿童各20名。4月份新入园的3岁儿童同高年级的儿童一起,每天新学一个短句,反复背诵,以加强记忆。 

这种训练法会大大增强记忆力。通过每天的训练,孩子学习俳句的速度逐步加快,记忆的持续时间也逐渐延长,记忆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 

为了加强娱乐性和趣味性,铃木把选出的100个短句分别写在纸牌上,用这种纸牌形式让孩子们高兴地玩游戏。那些未记熟这些短句的孩子,玩这种游戏是很难取胜的。伴随掌握的句子增多,孩子们说话的技巧和语调也逐步掌握,甚至进一步向独立创作的方向发展。

让他抽到“好彩头” 

误区:对孩子学习过度关注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好玩,无论是学习什么,只要坚持每天练习,其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但是,我们知道很多孩子不能坚持每天练习,甚至会因此产生厌学情绪。

看到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很多家长的表现主要是一边不断向孩子表示自己的痛心和难过,一边斥责孩子。其实归其原因,我们不得不首先在家长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所以家长们更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并把它作为关注的重点。二是现在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在学习的学习成绩下降,就急于想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彩票学习法

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的学习风气,铃木先生便采用了“彩票学习法”也叫“抽签教学法”。 

这是铃木先生有一次无意在商店里看到了顾客特别踊跃地参与抽签购物活动受到的启发,遂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了教学中

授课一开始,首先用抽签的方式从想要学的几首曲子中选出一首,然后讲授和练习中签的曲子。 

孩子通过抽签游戏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无论是演奏已学过的曲子,还是新学的曲子,孩子们信心都很足,相信自己会演奏好,中签的曲子更别说。 

其实,这种学习方法不仅限于音乐教学,其他学科也一样可以采用。而且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让孩子用彩票学习。比如你想让孩子练习学过的课文或数学时。尤其对初学的学生来说,运用彩票学习法,可以促进其在家里主动练习的热情。对成长期的幼儿只要注意教育,其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

因此,父母和老师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鼓励孩子不贪玩,乐于主动地进行练习。而对厌烦练习的孩子,父母只是喋喋不休地反复催促他练习的做法是无济于事的。 

彩票学习法不止可以用语学习,也适用于其他各个方面。无论孩子做什么,只要有兴趣,就要让他试一试。抽签时,孩子们期待着“什么能中呢?哪个中了都可以!” “这次没中签的曲子,也许下次能中呢!”总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热情,还能让孩子的学习更加自觉。 

音乐教育不只是教音乐这么简单

铃木镇一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并培养出了大批的“天才”儿童。在铃木看来,实施才能教育的目标就是努力培养孩子的纯洁心灵。只有促进纯洁心灵的发展,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径。他认为:“要十分重视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及其活动,从小开始就要不断努力把这种生命力转化为能力。这样,人的生活道路才不会中断。”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音乐不是铃木镇一音乐才能教育方法的主要目的。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因此铃木的音乐才能教育的意义,不仅局限于音乐教育,而是涵盖了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

我的孩子能成才吗?

误区:我的孩子能成才呢

在父母们中间,提倡培养孩子能力的人在逐渐增加。这确实是令人高兴的事。但是在培养能力方面也夹杂着一些十分错误的观点,其中有的观点竟令人大吃一惊。 

就曾经有学生的母亲问铃木。 

“老师,我家的孩子能成才吗?”这也是我们家长经常会想到或者问到的问题。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能成才吗?”这话里边包含着如果成不了才就算白费劲了的意思。这种观点在现在的许多父母头脑里已形成了一种思潮。如果抱着成才就让他试试看的打算是不可能正确培养孩子能力的。 

比这更令人担心的是,父母与孩子不能心连心地相处在一起。父母期望孩子成名成家和出人头地的心理,从坏处讲隐藏着“我家的孩子能顶用吗?”“有指望吗?”的意思。这种自私贪婪的心理是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 

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培养

铃木对有这种心理的母亲说: 

“你的孩子不是要变成了不起的人物,而是应该成为高尚的人、心灵美的人。作为父母应在这方面多关心孩子就行了,若这样精心培养,就会使孩子前途无量。不然,就会使孩子误入歧途。”所以说,一心一意培养孩子的能力,正是父母和老师实施才能教育的基本态度。期望急功近利的教育绝不是才能教育。我们丝毫不应该有通过培养使孩子成名成家的那种思想。 

因此,当提到才能教育时,并不是打算把孩子送进英才教育机构。英才教育机构只不过是使跟不上学习的孩子纷纷掉队,只选出易教的孩子加以训练。英才教育的想法是“只培养特定的孩子”,而不是“让所有孩子都得到培养”。作为家长应尽量避免把孩子送到英才教育机构中去培养。 

开发身体能力的内心感觉

孩子的生命中蕴藏着无限的能力铃木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观察或判断事物的能力,并不是单看眼力如何,而是开发整个身体能力的内心感觉。眼力只不过是培养人的内心感觉的一部分而已。只要有生命,即使身体及其他感觉器官有缺陷,也都有开发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但在孩子生命中还蕴藏着不断弥补其缺陷的各种能力的可能性,若其可能性引发不出来,就应该归咎于教育工作者的无能了。

开发身体能力的内心感觉

在铃木所教育的学生中,有一个双目失明的男孩子,父母希望通过音乐给这孩子带来一点光明。当时,铃木想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但不知怎么指导才好,所以没有立即表示同意。到了晚上,铃木突然觉得有了头绪:“对呀!不妨先使自己处于盲人一样的状态。”想到这里,他不由得从久坐的椅子上站起来,关上了电灯。 

顿时,屋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在这黑暗中,孩子应以什么作为行动目标呢?怎样才能给他提供行动的线索呢?铃木边想边摸索着从箱子里取出小提琴和弓,轻轻地试拉起来。在拉琴过程中,他并不感到有什么不自由,在黑暗中,弓和弦及间隔位置都清楚“可见”。 于是铃木确信,不用眼睛,只要把小提琴和身体融为一体,黑暗中的弓柄就会“看得见”,这就是孩子学会拉小提琴的重要条件。 

训练拉小提琴的计划开始了。孩子用手拿起弓柄,用弓顶住手指,使弓上下左右移动……仅“掌握”弓的训练就进行了好几十次。他在这十分艰苦的磨炼中,增强了对弓的感觉,终于“看见”了弓和弓柄。在此基础上,孩子开始学拉小提琴,一年之后,经过令人十分感动的努力,这个孩子与普通孩子一样,能拉各种各样的曲子了。 

把生命力转化为能力

把生命力转化为能力与生命力发生共鸣的能力就是作为人生存的实际能力。只有培养出这种实际能力,才会使孩子在诸领域里都能发挥出卓越的力量。生命是在不断追求融洽和共性的。为此,就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优秀的教师。否则,用不了多长时间,生命就会去追求与恶劣的环境、恶劣的教师的融洽和共性了。因此,铃木认为:“要十分重视旺盛生命力及其活动,从小就要开始不断努力把这种生命力转化为能力。这样一来,人的生活道路才不会中断。”

用规范的音乐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和记忆力

在铃木看来,才能教育既是对生命进行的教育,也是对旺盛的生命实施的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