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1043100000014

第14章 井深大零岁潜能教育法 (4)

从开始做汉字卡片游戏的时候起,即使母亲不是特别强调:“你说说看!”,孩子在模仿母亲的读音过程中也能自然明白:汉字有不同的读音,而且读音与汉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小孩看汉字,然后由大人读给她听。这种事情十分简单,而正是因为这种简单的刺激,使孩子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发现许许多多的事情。 

类型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智力

误区:零岁孩子的学习毫无意义

在类型教育中,井深大提醒家长,我们不能因为零岁孩子的反应不明显,就说零岁的孩子使用汉字卡片毫无意义,而应该说在零岁的那一时期,不断向孩子灌输各种要素是十分重要的。

类型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力

井深大提醒家长,类型教育不只是要培养婴儿的智力,还要培养婴儿长大后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

井深大认为,零岁儿童的类型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母婴之间能否建立牢靠的心理纽带关系问题。其实,母亲对婴儿满怀爱心的接触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类型教育。因此,我们说:母亲对孩子的娇宠不是一件好事。

不同的类型教育培养不同的人

井深大曾经针对类型教育作过很多实验,在这些实验中,他收集了很多母亲介绍的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让人觉得:小孩捕捉事物的方式是大人难以想象的。

“孩子过了两岁以后,我开始在速记本上给他写汉字。而不是在卡片上。例如,我要写'勇气'两字,当我刚开始写'ㄡ'的时候,孩子就会把'勇气'念了出来。又如,我要写'大地'两字,当我开始写'大'的时候,孩子就把'大地'念了出来。因此,汉字的形状一旦进入孩子的头脑当中,孩子便能记住该汉字的读法。我想,这就是类型认识吧。

有趣的事,孩子会常常把'会社'和'金鱼'弄错。这是因为'会社'和'金鱼'的形状相似,孩子把他们的形状记到了一块。”

“孩子不会念'电车'和'新干线',但是却从一开始就记住了抽象的'勇气'和'努力',因此我们不能说具体的'电车'或'新干线'容易记。我们的出发点是要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努力'精神,所以我们希望孩子能永远记住这两个单词。”

“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能够说话了。从一年前开始,我就一直给孩子看汉字,而且孩子的兴趣也似乎很高。孩子会说话后,我读卡片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我乐意给孩子读卡片,孩子看到我高兴,他自己也很高兴。就这样,我给孩子读卡片的次数就多了起来。现在,我手头有60张卡片,经常反反复复的拿给孩子看。孩子看多了,我怕孩子会觉得腻烦,所以每次我让孩子看完,就马上把卡片藏起来。现在看来,这个办法很好。”

母亲的信心与父亲的责任

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是不同的。母亲对于一个孩子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因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从准备怀孕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因此,而母子之间形成了无可替代的信赖感。母亲的观念和信任对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起着直接的诱导作用。父亲对子女成长的也具有关键性及重要性。父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上和行动上。

一流的孩子需要一流的观念

误区:唠叨多于意识灌输

井深大说:“一个人在成年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幼儿期受母亲'意识'影响的结果。”令人遗憾的是,从现实情况看来,做母亲的却很少注意进行这种意识的灌输,总是等到孩子有了“自我”,已经能独立自主之后,她们才拧着孩子思维的缰绳朝着他们所期待的“一流”方向努力,而越是希望儿女能读“一流学府”、能进“一流公司”的父母,越是疏于这种意识灌输。

看看今天许多注重儿子教育的妈妈们,她们为了要让孩子考取“一流”大学,就得让他进“一流”高中;要入“一流”高中,便需就读“一流”初中;为了进“一流”初中,先得想法进入“一流”幼儿园,可是,她们唯一没有注意到的是,比让幼儿进“一流”幼儿园重要的是,必须要使孩子在“一流”家庭里接受熏陶。

母亲需要有一流的观念

每一个做母亲的,都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一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流机构”任职。井深大认为,其实,只要教育得当,这个愿望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要孩子一出生,就把“一流意识”灌输给孩子就行了。

井深大提醒母亲们在照看自己的孩子时,不要被所谓的信息所迷惑,要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鼓起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我们必须进行意识革命,摆脱已有思维模式的束缚。 再考虑从零岁开始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希望母亲们一边寻找新发现,一边面向“创造人”的挑战。我觉得,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科学的人。 

关于如何从零岁开始教育孩子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这就需要母亲们自己去创造。而且,母亲们还必须具备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不受已有常识的束缚,才能不受身边各种信息和杂音的迷惑。

灌输“一流”的观念

当然,怎样才算“一流”,对它的解释也因人而异。不过,我们在这里要抠字眼,仅提供一个观念,那就是,只要母亲自认为是“一流”的,她就会把这种意识直接传到孩子的头脑里。

听听今天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们的轶事,就可知道他们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家庭”这个先修班的毕业生。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的父母大概也未必都曾雄心勃勃地立下要把孩子教养成杰出人才的目标,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法得当,结果都将孩子教养成了“一流”的人物。

父母不必用嘴唠叨叫子女“将来要成为一流的人才”,但在家庭气氛及父母的行为中一定要有那种意识存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断地养成一流意识,并且会逐渐发展和增强那方面的能力。

井深大以素有“世界机车大王”之誉的大企业家--本田宗一郎先生为例:

据说本田宗一郎小时候,每天都由祖父背着,散步到附近一家脚踏车修理厂去玩儿。他在追忆往事时也曾表示,每天在那儿闻到的汽油味,是促成他日后对制造摩托车发生兴趣的因素之一。对本田来说,任何设备齐全的幼儿园都比不上他祖父的脊背,他祖父的脊背就是促使他成为机车大王的先修班。当然,并不一定在婴幼儿时闻过汽油味,就人人都能成为摩托车大王,但在本田宗一郎那里,祖父的脊背--确实是他走上机车这一行的启蒙。

父亲:你的精力分给了孩子多少

父亲:你的精力分给了孩子多少?

近几年,“阴盛阳衰”现象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社会话题。男孩子似乎越来越阴柔,身上的男子汉气息在日益萎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父母及其他长辈出于爱心,极尽温柔,极尽呵护,成长的环境颇似温柔陷阱,软化了孩子成长应有的个性和棱角。孩子成长在母亲、奶奶、姥姥的怀抱中,至于幼儿园、小学也都以女性老师为多,这种从女性怀抱中走出来的孩子,大都不自觉地以女性形象规范自己,性格做派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女性靠拢……

另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许多父亲将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力争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而对家庭里的事,特别是有关孩子的教育方面的事投入精力和时间太少,将此重任托给母亲,回到家里也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有的甚至认为“教孩子”是一件自找麻烦的事情。

在孩子的天性中,大多具有喜欢模仿的特点。他们在成长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左右。如果在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总是缺席,男孩在一个相对柔弱的女性世界中浸润得太久,身上与生俱来的雄风会随着模仿天性的使然,一点一点地被侵蚀,不知不觉之间便朝着女性化的倾向发展。

父亲影响的是孩子一生品格的发展

井深大指出,在肉体上、生理上来说,养育子女只要有母亲就已经足够了。因为,作为生物的人类,要培养生存上的基本力量--即动物性的育婴工作,都得假借母亲之手,而且也非母亲莫属。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等孩子稍大后需要精神教育和社会性教育时父亲的存在就会显得特别重要。

有趣的是,在猴子的世界里,虽然有“头目猴子”,但却没有“父亲”这个名位。当然,让母猴生小孩,必须要有公猴才行,可是,哪个公猴是哪个小猴的父亲并不清楚;即使知道,也没有一个特定公猴像人类的父亲那样,在孩子诞生后,负责找食物或保护小孩。

河合教授说,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之一,就是父亲这个名位。只要是人,无论任何未开化的民族--当中虽然也有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形式上没有家庭组织的民族,但是他们照样明显地有父亲和母亲的存在。

母与子的关系,在任何动物间,都能一眼即可看出。可是像人类这样的父子关系,却必须在社会的组织或制度下--亦即在某种规则下建立的关系中才能存在。

换句话说,所谓父亲,是家庭中的“社会代表人物”;是表现母子关系这个动物性关联所没有的“制度”与“规则”的人。

如此想来,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存在意义,就更明确了。父亲在子女教育上如能多多用心,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父亲”所代表的“社会”,或“制度”等人类团体的规则。相反,如果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只安于做个“不热心教育的爸爸”,则任凭母亲怎样孤军奋斗,在培养孩子的“社会性”方面都会有明显的缺陷。

有一次,井深大在电车上遇到一对夫妇带着小女儿要去郊游,只见那位大约3岁的女孩,兴致勃勃地和父亲对着话。

女孩说:“爸爸你猜猜看,有了10条橡皮筋可以做成什么来?”爸爸回答:“哦,10条橡皮筋嘛,可以凑个臭皮匠啦。”对于这番无谓的交谈,坐在一旁的妈妈,佯装不知的看着杂志。由此可知,一个积极想和父亲进行沟通的女儿,如果碰上这样一对漠不关心的父母,她怎么可能身心愉快呢。

和谐的家庭气氛,不是母亲一个人可以营造出来的。虽然,井深大认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担当者是母亲,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将教养子女的任务完全交给母亲。做父亲的下班回家,在说太忙了、太累了之前,应多多加强和孩子的沟通,这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成为母亲的一名好帮手,这才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上应负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