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1042500000017

第17章 最能打动对方的求人技巧 (2)

第四篇 第三章 最能打动对方的求人技巧 (2)

诵完后,孔明继续说:“此赋是曹植所作,当曹操在漳河之畔兴建豪华的铜雀台时,曹植特作赋来赞美,赋的意思是说:‘当大王即位之后,在江河畔景盛之地建金殿玉楼,极尽庭园之美,藏江东名媛大乔、小乔于此为荣。’就吴国而言,牺牲大乔、小乔这两名美女,等于是从大树上落下两片树叶而已。所以,不如把大乔、小乔送往曹营。如此一来问题便可顺利解决,根本不必再让将军劳神。”

周瑜一听孔明此语,勃然大怒,将酒杯掷向地上,厉声骂道:“曹操之老贼未免欺人太甚!”

原来所谓“二乔”是江南两大美女,大乔是孙策的遗孀,小乔是周瑜的夫人。孔明早知道却故意这样说,刺激对方。经孔明这一连串的圈套,将周瑜抗曹的本意激了出来。于是孔明趁热打铁,详细分析形势,更加坚定了周瑜抗曹的决心。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在交谈中,正确运用巧言激将法,一定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巧言激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交谈对象,采用不同的激将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犹如治病,对症下药,才有疗效,如把药下错了,就于人无益,或置人于死地了,反而使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百试百灵的“糖衣炮弹”

一旦接受了人家的好处,再拒绝人家的请求,那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让对方知恩图报,心甘情愿帮你办事是求人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为此,你不妨先让对方尝到甜头,再提出要求。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当政期间,王室挥金如土,穷奢极侈,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路易十四为满足其挥霍享用的需要,打算向著名银行家也就是自己的老朋友贝尔纳尔借钱,可遭到了拒绝。

因为贝尔纳尔早已听闻此事,而且傲气十足。虽要借钱,国王也不能卑躬屈膝吧?路易十四左思右想,设下一计:

有一天下午,国王从马尔利宫走出来,和经常陪同他的宫廷人员一起逛花园。他走到一幢房子前停了下来,那座房子的门敞开着,德马雷正在里面举行盛宴款待贝尔纳尔先生。当然,这桌宴席是事先奉国王之命准备的。

德马雷看见国王,急忙上前行礼。路易十四满面笑容,故作惊讶地看着他们说:“啊!财政总监先生,我很高兴看到你和贝尔纳尔先生。”国王又转向后者说:“贝尔纳尔先生,我的老朋友,好久不见……对了,你从来没有见过马尔利宫吧,我带你去看看,然后我把你再交给德马雷先生。”

这是贝尔纳尔没有料想到的事,他觉得能得到国王的邀请非常幸福和荣幸,于是跟在国王身后到养鱼池、饮水槽,在塔朗特小森林和葡萄架搭成的绿廊等处游玩了一遍。

国王一边请贝尔纳尔观赏,一边滔滔不绝地说了些漂亮话。路易十四的随从们知道他一向少言寡语,看到他如此讨好贝尔纳尔都感到很惊奇。

游玩之后,路易十四还送给了贝尔纳尔一箱非常贵重的葡萄酒,说希望他们的友谊地久天长。贝尔纳尔极度兴奋,答谢后回到德马雷那里,他赞叹国王对他如此厚爱,说他甘愿冒破产的危险也不愿让这位优雅的国王陷入困境。

听了这番话,德马雷趁着贝尔纳尔心醉神迷的时候,提出了向他借600万元巨款的要求,贝尔纳尔欣然应允。

这600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路易十四如愿以偿,当然不只是因为他们的朋友关系和国王的面子,而是与他的“糖衣战法”求人策略有很大关系。

中国人常说“吃人家的嘴软”,一旦接受了人家的好处,再拒绝人家的请求,就不那么好意思开口了。中国人重人情、讲面子,“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聪明人喜欢运用这一战术。

因此在求朋友办事时,尤其是一些交情不太深厚的朋友,我们不妨先给他们点甜头,让对方高兴或欠下人情,这样他们就会全力帮助我们了。

抓住对方的兴趣所在

在寻求别人帮助时,对方能不能答应你的要求,能不能全力帮助你把事情办成,关键看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心里怎么想,决定了他对你提出的事是给办还是不给办。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怎样想一件事情完全是外在情趣和利益诱惑的结果。他对A问题感兴趣或者想获得A,他就会说对A有利的话,也会做对A有利的事,反之,他便具有原始的不自觉的拒绝心理。所以,人们在办事时,要想争取对方应允或帮忙,就要设法使对方对这件事产生积极的兴趣,或者设法让对方感觉到办完这件事后会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利益。

很显然,人们对什么事有兴趣或认为什么事有满意的回报,就会乐于对什么事投入感情、投入精力甚至投入资金。所以我们在求人办事时,可以用兴趣来吸引对方,让对方帮忙。

利用兴趣求人办事必须让对方感到愉悦,深信不疑,大有希望,只有用兴趣把对方吸引住,对方才肯为你的事付出代价。

情趣、利益诱惑法在具体运用时也要用点小窍门。

比如,你可以利用那些新颖的东西,引起他人的好奇心,使他人情不自禁、穷追不舍地要弄个明白,这时他人就会对你产生强烈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跟你“黏”在一起,再进一步,就可能被你牵着鼻子走。

求人办事时,你还可以巧妙地利用大家对名人感兴趣这一点。当你身边实在没有合适的说客帮忙时,也可以从名人中找一位,找一个对方非常崇拜的名人,借用一下他的地位和声望,充当你与被求者沟通的媒介。

有位阿拉伯人名叫艾布杜,本来穷困潦倒,身无分文,就是使用了这种手段,广求于天下,不但求来了许多名人做朋友,还为自己求来了百万家财。

艾布杜是这样做的,他在自己的签名簿里贴有许多世界名人的照片,再模仿名人的亲笔字,签写在照片底下,艾布杜便带着这几本签名簿登门造访工商巨子和富翁。

“我是因仰慕您而千里迢迢从阿拉伯前来拜访您的,请您贴一张照片在这本《世界名人录》上,再请您签上大名,我们会加上简介,等它出版后,我会立即寄赠一册……”

被他拜访的富豪,一看到其中的照片和签名都是当代世界名人时,会有什么反应呢?人都是好名的,尤其是有钱人更爱虚名。因此,多数的人都心甘情愿地签下大名,并提供照片。又由于这些人非常有钱,又喜欢摆阔,一想到能跟世界名人排在一起,便感到无限风光,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毫不吝惜付给艾布杜一笔为数可观的金钱。

每本签名簿的出版成本不过是一两美元,而富人所给的报酬,往往超过上千美元。艾布杜花了6年的时间,走遍了96个国家,提供给他照片与签名的人共有2万多。给他的酬劳最多的2万美元,最少的也有50美元,总计收入大约500万美元。

艾布杜就是利用了名人效应,为自己赚得了大量钱财,可见这种做法的效果。除此之外,当我们很谨慎地根据他人的经验、兴趣,设法接近他人时,除了拿出“新颖”的东西之外,还得掺和着一些别人“熟悉”的成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吸引他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