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10414400000008

第8章 怎样读书:习惯重于方法(1)

我觉得读书全凭先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无捷径

1.多读才会读——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题解】

本文原载于1935年5月14日《大学新闻》第3卷第11期。

胡适强调读书无捷径,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他说:“我觉得读书全凭先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无捷径,是没有什么简便省力的方法可言的。”

那么,习惯如何养成?胡适指出,养成好习惯就是勤劳、谦虚、谨慎,老老实实,不要问方法技巧,如此脚踏实地,才能获得扎扎实实的知识。

【原文】

读书会进行的步骤,也可以说是采取的方式大概不外三种:

第一种是大家共同选定一本书来读,然后互相交换自己的心得及感想。

第二种是由下往上的自动方式,就是先由会员共同选定某一个专题,限定范围,再由指导者按此范围拟定详细节目,指定参考书籍。每人须于一定期限内作成报告。

第三种是先由导师拟定许多题目,再由各会员任意选定。研究完毕后写成报告。

至于读书的方法我已经讲了十多年,不过在目前我觉到读书全凭先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无捷径,是没有什么简便省力的方法可言的。读书的习惯可分为:一是勤,二是慎,三是谦。

勤苦耐劳是成功的基础,做学问更不能欺己欺人,所以非勤不可。其次谨慎小心也是很重要的,清代的汉学家著名的如高邮王氏父子,段茂堂等的成功,都是遇事不肯轻易放过,旁人看不见的自己便可看见了。如今的放大几千万倍的显微镜,也不过想把从前看不见的东西现在都看见罢了。谦就是态度的谦虚,自己万不可先存一点成见,总要不分地域门户,一概虚心的加以考察后,再决定取舍。这三点都是很要紧的。

其次还有个买书的习惯也是必要的,闲时可多往书摊上逛逛,无论什么书都要去摸一摸,你的兴趣就是凭你伸手乱摸后才知道的。图书馆里虽有许多的书供你参考,然而这是不够的。因为你想往上圈画一下都不能,更不能随便的批写。所以至少像对于自己所学的有关的几本必备书籍,无论如何,就是少买一双皮鞋,这些书是非买不可的。

青年人要读书,不必先谈方法,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好买书的习惯。

【点评】

胡适自三岁启蒙读书,自小博览群书。成为大学者后,更是以书为伴。他以自己的读书体会,说明读书习惯重于方法。本来,读书是为提高素质,是一件细水长流的工作,而方法仅为一种手段。读书越不急功近利,越能见实际效果。

读书习惯从何处来?从勤奋刻苦、谦虚谨慎中来。谦虚谨慎使人不骄不躁,避免主观,从而好学求知,不耻下问,学业精进;勤苦耐劳使人脚踏实地,刻苦克难,突破自己,学有所成。

习惯于看书,喜欢看书,用心看书,才会读有所得,事有所成。所以,爱书吧,看书吧,随时看书吧!多走走图书馆,多逛逛书店、多蹲蹲书摊,多摸摸图书,多翻看几眼,用心也好,不求甚解也罢,必定开卷有益!

读书不能怕浪费时间,不能投机取巧,不汲汲于读书方法。读书没有捷径,有了读书习惯,看书多了,自会产生好的读书方法,提高读书效率。以书为友,与书交流,书自然会回馈你更多。

胡适读书,不讲条件和环境,有书就读。读书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习惯。作为名流,胡适应酬很多,但他总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读书。少年时在上海读书,他经常彻夜读书,以致差点因睡眠不足耳聋。从《胡适留学日记》中可看到,他课余时间也在读书,而且读各种不同的书,交叉着阅读。工作后,由于忙碌,他的阅读主要在晚上,夜读经典巨著。平时利用点滴时间读书,甚至在厕所里和电车上也要读书。

【链接】

大师萌芽在少年

胡适三岁开始读书,十一岁就能看懂古文了。他的古文底子是扎实的,刚到上海求学,他就指出了先生讲课中的错误,令先生对他这个“乡巴佬”刮目相看。

当时,上海绝对是新兴大都市,各种新思潮在此汇集,学校里也是思想活跃。胡适受此影响,读书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国学了,开始接触“新学”。他读了《革命军》《时报》《天演论》《新民说》,如饥似渴,兴趣盎然,日夜攻读。由于读书太勤奋,睡眠不足,有一学期胡适差点双耳失聪,经过体育锻炼才得以康复。

读书开阔了胡适的眼界,打开了他的思路,他开始积极挑战传统,追求进步,也自诩为“新人物”了。在少年胡适的身上,已经表现出他日后成才的端倪:面对家族败落,胡适刻苦学习,体现了他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自强;受《天演论》“适者生存”的影响,他改名为“胡适之”,体现了他紧跟时代潮流的进取精神;他发表了自己半文言体的小说《真如岛》,以反对封建礼教,体现了对旧文化的思考,并对日后提倡白话文做了最初的尝试;胡适为一个同学被开除而打抱不平,与对自己很欣赏的校长作对,最后负气退学,表现了他的正义感和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当时,胡适十分崇拜梁启超。他拜读梁氏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读得津津有味。但到后来,他居然发现了文章的不足,于是产生自己“补写”一部思想史的野心,这个念头成为他后来写作《中国哲学史》的萌芽。

所有这些,反映了胡适思想成长的轨迹,为他日后所做大事做了必需的铺垫。

刻苦攻读让少年胡适知识和思想大获长进,经历家庭变故、少年的迷茫后,胡适洗心革面,潜心攻读,顺利考取官费留美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之时,他上下求索,大胆作为,首倡新文化运动,开文化和学术新风,终成一代思想大师。

2.动脑子读书——思想的方法

【题解】

本文是胡适1925年10月28日在光华大学的演讲,由赵家璧记录,原载于1926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13卷第1期。

光华大学是1925年从圣约翰大学脱离出来的,由师生们在上海延安西路共同建立的一所私立大学,是现在的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

1925年10月10日,胡适从武汉讲演后回到北京。随后,他又南下上海养病。养病期间,他在政治大学和中国公学讲授《中国哲学》,同时不断参加演讲。

10月25日,胡适受邀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演讲。10月28日,他来到上海光华大学演讲,本文即为当时的演讲稿。

【原文】

一个人的思想,差不多是防身的武器,可以批评什么主义,可以避免一切纷扰,我们人总以为思想只有智识阶级才有,可是这是不尽然的;有的时候,思想不但普通人没有,就是学者也没有,普通人每天做事,吃饭,洗脸,漱口……都是照着习惯做去,没有思想的必要,所以不能称为有思想;就关着窗子,闭着门户,一阵子的胡思乱想,也绝对不是思想的本义。原来思想是有条理,有系统,有方法的。

我们遇着日常习惯的事,总是马马虎虎的过去;及至有一个异乎平常的困难发生,才用思想去考虑和解决。譬如学生每天从宿舍到教室,必须经过三叉路和电车站,再走过二行绿荫荫的柳树和四层楼的红房子,然后才到教室。这在每天来往的学生,是极平常而不注意的事;但要是一个新考进来的学生,当他到了三叉路口的辰光,一定有一个问题发生:就是在这三条路中,究竟打那一条路走能到目的地?那个时候,要解决这个困难,思想便发生了。

要管理我们的思想,根据心理学理论,需要五种步骤:

1.困难的发生。人必须有歧路的环境或疑难问题的时候,才有思想发生。倘无困难,决不会发生思想。

2.指定困难的所在。有的困难是很容易解决的,那就没有讨论和指定困难的所在的必要。要是象医生的看病,那就是有关人命了。我们遇着一个人生病的时光,往往自己说不出病之所在;及至请了医生来,他诊了脉搏,验了小便,就完了事;后来吃了几瓶药水,就能够恢复原状。他所以能够解决困难,和我们所以不能解决困难的不同点,就在能否指定和认清困难之所在罢了。

3.假设解决困难的方法。这就是所谓出主意了,像三叉路口的困难者,他有了主意,必定向电车站场杨柳树那边跑。这种假说的由来,多赖平日的知识与经验。语云:“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们求学亦复如此。这一步实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是在没有思想的人,他在脑袋中,东也找不到,西也找不到,虽是他在平常,能够把书本子倒背出来;可是有观察的经验,和考虑的能力,一辈子的胡思乱想,终是不能解决困难的啊。

但是也有人,因为学识太足了,经验太富了,到困难来临的时候,脑海中同时生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时候有对的主意,给个人的感情和嗜好压了下去,把不对的主意,反而实行了。及后铸成大错,追悔莫及。所以,思想多了,一定还要用精密谨慎的方法,去选定一个最好的主意。

4.判断和选定假设之结果。假若我脑海中有了三种主意:第一主意的结果是A.B.C.D,第二主意是E.F.G,第三主意的结果是H.I,那个时候,就要考虑他三个结果的价值和利害;然后把其中最容易而准确的结果设法证明。

还有我们做事,往往用主观的态度,而不用客观的态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某人说话,不负责任”的解释了。

此次五卅惨案,也有许多激烈的青年,主张和英国宣战,他们没有想到战争时,和战争后,政治上,商业上,交通上,经济上,军事上的一切设备和结果。他们只知唱高调,不负责任的胡闹,只被成见和一时感情的冲动所驱使,没有想到某种条件有某种结果,和某种结果有没有解决某种条件的可能。

5.证实结果。既已择定一个解决困难的方法,再要实地实验,看他实效的如何以定是非价值。遇有事实不易在自然界发生的,则用人造成某种条件以试验之。例如欲知水是否为轻养二原素所构成,此事在自然界不易发生,于是以人力合二原质于一处,加以热力,考察是否能成水。更以水分析之,看能否成轻养二原素,即从效果上来证实水的成分。

从前我的父亲有一次到满洲去勘界。一天到了一个大森林,走了多天,竟迷了路;那个时候干粮也吃完了,马也疲乏了,在无可如何的时光,他爬上山顶,登高一望,只见翠绿的树叶,弥漫连续,他用来福枪放起来,再把枯树焦叶烧起来,可是等了半天,连救援人的踪影也找不到。他便着急起来了。隔一回儿,他想从前古书里有一句话,叫做“水必出山”。他便选定了这个办法,找到了河,遵了河道,走了一日夜,竟达到了目的地。

又有一例。禅宗中有一位烧饭的,去问他的大师道:“佛法是什么?”那大法算了半天,才回答道:“上海的棉花,二个铜子一斤”。烧饭的便说道:“我问你的是佛法,你答我的是棉花,这真是牛头不对马面了。”隔了三年,他到了杭州的灵隐寺去做烧饭,他又乘便问那主持的和尚道:“佛法是什么?”那主持和尚道:“杭州的棉花,也是二个铜子一斤。”他更莫名其妙;于是便跑到普陀山,峨眉山……途中饱尝了饥渴盗匪之苦,问了许多和尚法师,竟没有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有一天,他到一个破庙房,碰到一个老年的女丐,口中咿唔的在自语着,他在不知不解间,听得一句不相干的话,忽然间竟觉悟了世界上怎样的困难,他也就明白了“佛法是什么”。他在几十年中所怀的闷葫芦,一旦竟明白了,不是偶然的。这就是孟子所说“次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只要把自己的思想运用,把自己的脑筋锻炼,那么,什么东西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在宋朝有一个和尚,名叫法贤,人家称他做五祖大师,他最喜欢讲笑话。他讲,从前有一个贼少爷,问贼老爷道:“我的年纪也大了,也不能天天玩耍了,爹爹也可以教我一点立身之道吗?”那贼老爷并不回答他,到了晚上,导他到一座高大的屋宇,进了门,便把自己身边的钥匙,开了一个很大的衣橱,让他的儿子进去,待到贼少爷跨进衣橱,贼老爷把橱门拍的关上,并且锁着;自己连喊“捉贼,捉贼”的逃走了。那时候,贼少爷在衣橱里是急极了,他想,“我的爹爹叫我来偷东西,那么他为什么把我锁在里边,岂不是叫他们活剥剥的把我捉住,送我到牢狱里去,尝铁窗风味吗?”可是他既而一想,“怎么样我可以出去?”便用嘴作老鼠咬衣服的声音,孜孜的一阵乱叫,居然有人给他开门了,他便乘着这个机会,把开门的人打倒,把蜡烛吹灭,等他仆人们来追赶他,他早已一溜烟的跑回家了。他看见父亲之后,第一声就问道:“你为什么把我关在橱里呢?”那贼老爷道:“我先问你,你是怎样出来的?”他便把实情一五一十的讲给贼老爷听,他听了之后,眉开眼笑的说道:“你也干得了!”要是这位贼少爷,在困难发生的时候,不用思想,他早已大声喊道:“爹爹啊!不要关门啊”了。

我们读书不当死读,要讲合用;在书本之外,尤其要锻炼脑力,运用思想,和我的父亲,禅宗的烧饭者和贼少爷一般无二。他们是能用条理有系统有方法的思想,去解决他们的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