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掌控生命中的25个关键问题
1041100000087

第87章 机遇—把握机遇,追求成功 (4)

空想与机遇无缘

机遇之神经常敲响大门,但人们可能不敢去开启,因为他们开始犹豫,害怕敲门的不是天使,而是魔鬼。但就是在犹豫的刹那间,机遇之神溜走了。然后人们又开始悔恨:为什么自己没有抓住机遇?这样的情况我们每天都会耳闻目睹。很多人在机会降临的时候犹豫不决,在机会转瞬即逝之后又开始悔恨。

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见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说:“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这位老农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

“您真幸运!”

“您可说对了,还有一次,暴风雨中的闪电把我准备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我正等待发生一场地震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这位老农是坐等机会者。他这样坐等机会,也许偶尔有机会光顾于他,但不会很多,所以他只能这样侥幸地苟且偷生。而探险家则是主动寻找机会者,机会出现,就会一鸣惊人,成为响当当的成功者。显然,青年人应该有探险家的精神。如果你失业,不要希望差事会自动上门,不要期待政府、工会会打电话请你去上班,或期待解聘你的公司会请你吃回头草,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人们总是这样说:“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或者是:“为什么我的机会那么少?”其实这种想法都很可怜。只要世界还在变,机会就是无限的。朋友,抛开顾虑,创造你的机遇吧!跨出第一步,闯进机遇的网络之中,任由机遇把你带到遥远的地方去。不要怕,因为机遇往往在无畏的人面前出现。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要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她什么也没做,而是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人,相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并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一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主持人。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雪都没有关系,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2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5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她们的分歧点就在于,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会,期望时来运转,然而时光却流逝了。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首先,她充实了自己;然后,在北达科他州受到了训练;接着,在洛杉矶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

人生关键点拨

失败者谈起别人获得的成功总会愤愤不平地说:“人家有好的运气。”他们不采取行动,总是等待着有一天他们会走运,他们把成功看作降临在“幸运儿”头上的偶然事情。而成功者都是勤奋的人,他们从来都不指望运气的降临,只是忙于解决问题,忙于把事情做好。

做机遇面前的强者

机遇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事业密切相关。在商业活动中,对时机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你的成就。而胆识却是把握时机的一种手段,是让机遇变为财富的一种方法。哈默与威士忌酒的故事,就是机遇与胆识创造巨额财富的故事。

哈默一生中最活跃的25年是1931年从俄国回来后开始的。在这25年里,他得心应手,在他发生兴趣的任何行业里都取得了成功。除了从事艺术品的买卖外,他还做过威士忌和牛的生意,从事过无线电广播业、黄金买卖以及慈善事业。有些时候,他像杂技演员玩球那样,同时玩几个或者所有的球。

当富兰克林罗斯福正在逐渐走近白宫总统宝座的时候,哈默的眼睛虽然盯在销售自己的艺术品上面,可是他的耳朵却在倾听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他听到一个清晰的信号,一旦“新政”得势,禁酒法令就会被废除,为了满足全国对啤酒和威士忌酒的需要,那时将需要数量空前的酒桶,而当时市场上没有酒桶。

自从1920年实行禁酒法以来,市面上很少需要酒桶。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到处都嚷嚷着要酒桶,特别是要用经过处理的白橡木制成的酒桶供装啤酒和威士忌酒使用。哈默博士非常清楚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制作酒桶用的桶板。

除了俄国还能到哪里去找呢?他在俄国住了多年,清清楚楚知道苏联人有什么东西可供出口。他订购几船桶板,当货轮抵达时,他发现对方没有执行订货合同,他们运来的不是成型的桶板,而是一块块风干的白橡木木料,需要加工才能制成桶板。但哈默只是短时间里感到有些沮丧,他在纽约码头俄国货轮靠岸的泊位上设立了一个临时性的桶板加工厂。酒桶从生产线上滚滚而出之时,恰好赶上废除禁酒法令的好时机。这些酒桶被那些最大的威士忌和啤酒制造厂以高价抢购一空。

然而他的财富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逢战争期间,全国对酒的需求量很大,使得他所有的酿酒厂在谷物开放期间都加班加点生产,而此时政府却宣布禁止用谷物生产酒。哈默只好改为生产用土豆酒掺和的各种牌子的混合酒。

但后来政府对用谷物酿酒又开禁了,市场上再也没有人买他的新牌混合酒了。顾客要的是名牌纯威士忌酒,至少窖存4年以上的陈酒。在这表面看来是灾难性的时刻。多亏他哥哥哈利的一个电话,也多亏他弟弟维克托采取的与众不同的办法,才使他在灾难中得救。

哈利电话中讲的是酒的价格问题。他刚刚光临过一家纽约的酒店,这次光临使他开了眼界。他在酒店里以典型的维护他兄弟利益的态度要买一瓶丹特牌酒。掌柜的说他们不经营这个牌子的酒,实际上,在开始时,哈默的这种产品也只限于在肯塔基州和伊利诺斯州出售。于是,哈利就要买一瓶老祖父牌威士忌酒,价格是一样的,当时卖7美元,这种酒也是肯塔基州生产的酸麦芽浆做的。但是掌柜的并未从货架上取下一瓶老祖父牌威士忌,而是做了一件威士忌酒店老板不常做的事情:他把手伸到柜台底下,从下面拿出一瓶1/5加仑装的贴有天山牌商标的酒来,他把这种未经许可非法生产的私酒满满斟上一杯。“你尝尝这个,”他对哈利说,“我们不能把这酒放在货架上,我们把它存放在柜台底下,只卖给我们的老顾客。我们一般要顾客买几瓶别的酒,才给他搭一瓶天山牌酒。”

哈利品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和丹特及其他最高级的陈年威士忌不相上下。

“你这酒卖多少钱?”哈利问掌柜的。

“449美元。”掌柜的压低声问推心置腹地说。

哈利随即把这个情况打电话告诉了哈默,这消息无异像是在卖酒业里爆炸了一颗炸弹。也真是巧合,哈默老早就准备在陈年威士忌酒业里搞个大的突破。他已经决心把1/5加仑装的4年威士忌陈酒的价格每瓶降低到49美元,这个价格至少会使爱喝烈性威士忌酒的人感到高兴。

当时零售价1/5加仑装每瓶7美元,他每年卖2万箱,每箱赚不到20美元。他决定把酒的价格大幅度降低,降到每箱只赚很少的钱,但他的目的是几年之内把销售量增加到每年100万箱。他的这一决定把那些一心想把哈默排挤出酿酒行业的老资格竞争对手们弄得目瞪口呆,非常沮丧。

正在此时哈利的电话来了,告诉他当时市场上已经有一种质量相当好的烈性威士忌酒,偷偷摸摸地只卖449美元,这个价格是掺有35%谷物酒精的威士忌酒的价格。哈默打电话给他的副总经理库克,这时库克正准备要发动一场广告宣传,那是哈默和他事先商量好的。

“把所有的广告都改一下,”哈默指示说,“新价应改变445美元。”

“那可不行。”库克争辩说。

“谁说不行?”哈默反问。

“我说不行,”库克说,“没有人按照混合酒的价格卖过纯威士忌酒,这没有先例。”

“生意经恰恰就在这里,”哈默解释说,“这正是我们要这么做的原因,酒客们会自己对自己说:‘嘿,我既然可以用买一瓶混合酒的价格买一瓶纯威士忌,我还买混合酒干什么?’花同样的钱可以喝到真正的陈年老酒,为什么还要去喝含有65%酒精的货色呢?”

就这样,酒瓶上有凸起字迹“肯塔基威士忌酒的皇冠宝石”的特制丹特牌酒就在全国推销了。而这时,哈默的弟弟维克托又耍了一套富有艺术性的把戏:他购买了很多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冠和珠宝(后来在哈默艺廊出售),举行了一次巡回展览。这实际上是一次为推销丹特牌酒而做的广告。他邀请当地的妇女名流在各种义卖集会上戴上这些珠宝做表演。报刊的专栏里常常出现触目惊心的画像: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一只冕状头饰歪戴在只值445元的威士忌酒瓶上。

只用了两年功夫,丹特牌酒就从地区性的名牌货一跃而成为美国全国第一流的名酒。每年销售100万箱的目标也同时达到了。哈默无疑也成了首屈一指的富翁。

总结起来,哈默的富有得益于他的非凡的胆识和善于捕捉机遇的独到的眼光。

面对机遇,强者和弱者,总有不同的态度,前进,还是退缩,决定了能否成功,也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人生关键点拨

每个人都应该做机遇的强者,活得主动,活得强悍,才能活出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