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变通,难成正果
智慧点金石
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佛说:“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人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确如此,世界在不停地变化,社会在不停地变化,我们自己也在不停地变化。
那么,我们怎样来应对周围发生的这一切变化呢?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变通。
一个著名人物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你可以超越任何障碍。如果它太高,你可以从底下穿过;如果它很矮,你可以从上面跨过去,总会有办法的。”所以,对于善于变通的人来说,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只存在暂时还没想到的办法。
故事苑:曲径通幽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大雨,洪水淹没了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没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他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洪水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教堂整个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着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机缓缓飞过来,丢下绳梯之后,飞行员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不想看到洪水把你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着教堂!上帝会来救我的!你赶快去救别人吧,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后,见到上帝,他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您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去找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又派了一艘快艇去,你还是不上船;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机去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是急着想要回到我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弦外有音
萧伯纳说:“聪明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
人生在世,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都不一样,每个人遇到的困难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例外,那就是是否懂得变通将决定其是否能够取得成功。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意思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变通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柔弱的东西会变通,它善于改变自己。一个人必须善于改变自己,才能在人生长河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告诉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学会变通。因为客观的情况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必须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正如诸葛亮所说:“因天之时,因地之势,依人之利而所向无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获得成功。
谦虚有助于自我消融
智慧点金石
一人向一高僧问佛,高僧将茶水注入其杯,溢出后还继续注水。此人云:“漫出来了。”高僧道:“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佛?”
现实中,人们不经意间会表现出骄傲、自负的态度,佛教讲求“自我消融”。如果懂得自我观察和自我反省,人们就会有惭愧心理,也会变得谦虚。如此,自我也就消融一点了。所以,自我消融是可以用惭愧的心、谦虚的心去一点一滴地完成的。
真正有学问的人,明明自己的修养与知识都在很多人之上,但是他每次总是谦虚地向别人请教,真正做到了“不耻下问”。这一点很难得。
当年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有这样的事情。有人问他:“像您这样的大哲学家为什么还要那么谦虚呢?”柏拉图说:“据我所知,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圆圈里面的是你已经知道的知识,圆圈外面代表的是你的未知。你会发现圆圈越大的人越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很不足。”这一点就像我们说的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是往下弯腰,一个人的学问越高也就越发显得谦虚。
故事苑:曲径通幽
隐峰禅师从马祖禅师三年,自以为得道了,于是有些洋洋得意起来。他备好行装,挺起胸脯,辞别马祖,准备到石头禅师处一试禅道。
马祖禅师看出隐峰有些心浮气躁,决定让他碰一回钉子,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临行前特意提醒他:“小心啊,石头路滑。”这话一语双关:一是说山高路滑,小心石头绊了栽跟头;二是说那石头禅师机锋了得,弄不好就会碰壁。
隐峰却不以为然,扬长而去。他一路兴高采烈,并未栽什么跟头,不禁更加得意了。一到石头禅师处,隐峰就绕着法座走了一圈,并且得意地问道:“你的宗旨是什么?”石头禅师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两眼朝上回答道:“苍天!苍天!”(禅师们经常用苍天来表示自性的虚空)隐峰无话可对,他知道“石头”的厉害了,这才想起马祖说过的话,于是重新回到马祖处。
马祖听了事情的始末,告诉隐峰:“你再去问,等他再说‘苍天’,你就‘嘘嘘’两声。”你石头用“苍天”来代表虚空,到底还有文字,可这“嘘——嘘”两声,不沾文字!真是妙哉!隐峰仿佛得了法宝,欣然上路。
他这次满怀信心,以为天衣无缝了,他还是同样的动作,问了同样的问题,岂料石头却先朝他“嘘嘘”两声,这让他措手不及。他呆在那里,不得其解。怎么自己还没嘘出声,就被噎了回来!
这次他没有了当初的傲慢,丧气而归。他毕恭毕敬地站在马祖面前,听从教诲。马祖点着他的脑门说:“我早就对你说过,‘石头路滑’嘛!”
弦外有音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事应当谦虚认真,不要满足于现状;学习要深入细致,不能心浮气躁。
学问高时意气平,人生活在社会上必须要有“空杯”的心态。你只有将自己的姿态放低,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智慧。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就因为它总是在最低处,因而所有的河流都汇集到大海的怀抱中。知识越是渊博的人,胸怀就会变得越宽广,这样,他获得的东西会越多。
为法忘躯,追寻充实人生
智慧点金石
佛经中谈到:“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其意思是说:如果能活一百岁,却学不好的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去勤奋追求真理。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佛祖为了求得佛法而甘愿献出自己的血肉,以此获得真理和智慧;古人为了寻求真理而头悬梁,锥刺股……而我们已经不需要像佛祖那样以生命为代价去寻求真理,得享快乐而充实的人生。
这些表明,真理的魅力与吸引力是巨大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为此而前赴后继。可见,那些得到真理、明心见性的人从真理中找到了自己的未来面目,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超越了生命,进而把握了生死。
故事苑:曲径通幽
在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久远劫前一位善根深厚的太子,名叫昙摩钳,他好乐善法,派人四处寻觅懂得佛法的善知识,却苦无所获。忉利天王知道他的愿心,想试验他的发心是否坚固,于是化作凡人优塞来到王宫,表示能解佛法。太子得知立刻出迎,顶礼接足奉为上座。
“我这法世间稀有难得,恐怕太子您不愿意付出代价!”优塞为难地说。太子立即表示不惜倾所有一切,只愿听闻佛法,解除烦恼痛苦。优塞要求说:“那么请太子挖一大火坑,投身供养法宝,便能传授。”昙摩钳毫不犹豫地命令侍卫,挖掘深坑,并燃火于坑中。国王臣民们,见太子为了听闻佛法牺牲身躯,便向他哀求:“请看在国家前途上不要牺牲自己,我们愿意做奴仆供优塞差遣。”而太子却坚定地说道:“我累劫以来历经无数生死投转,以这色身在人道造贪瞋痴恶业,在畜生道受人鞭打负重、为人所食,在地狱一日间丧身无数,痛彻心髓,苦无间断。从未发心为法布施,今日此造业之身能供养法,实在是因缘殊胜,希望大众成就我上求佛道的愿心!”
优塞于是升座说法道:“常行于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悯众生,矜伤为雨泪;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太子闻后便奋身跃入火坑,但炽热的火坑却刹那间化成清凉的莲池,太子端坐于清净芬芳的莲台上。昙摩钳了达祸福无常、流转为苦的道理,为求真理为法忘躯,真是精进无畏的大菩萨!
的确,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太子昙摩钳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愿意为了求得佛法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一定要懂得珍惜。也正是因为真理的可贵,才使得很多人在真理面前都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生感叹。
弦外有音
“山重水复疑无路”,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难险阻并布满荆棘的,有的时候甚至要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为如此,真理更是难能可贵,才会有无数的人不畏艰难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的确,一个洞悉了人生百态,达到智慧圆融境界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追求真理之路的艰辛或者自身的安危呢?对于他们而言,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远远高于了生命本身。而一个掌握了真理的人必将是一个快乐、生命充实而丰盛的人。
凡事认真,提升自我
智慧点金石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是人生中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哲理。只有认认真真地去对待生活,我们才能从生活中收获更多。
佛教主张勤勉精进,对于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样才能提升自我,进入佛境。人生只有一次,而且时光短暂易失,没有比这仅有一次的人生更加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的了。不管我们的人生发生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对待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人生原来也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因此,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力求将其做到最好。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个佛家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撞钟。照他的理解,晨昏暮色中,每天撞一次钟,就是那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机械单调、简单重复,每个人都会。半年下来,方丈却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难司撞钟之职。小和尚不服气:“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无‘钟’。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芸芸众生,达到激浊扬清、心灵空明的境界。为此,钟声不仅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胸中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在佛家的眼中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毫无意义。
也许“认真”是一项无法保证丰收的艰苦耕耘。认真是行而下层面的行为,它收获的往往是行而上层面的满足,它使人生的原生态得以展示,亦使人生的丰富性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