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1040700000023

第23章 “呆若木鸡”则无功不成 (2)

在庄子的笔下,庖丁简直就像一个艺术家一样,达到了通神的境界。庖丁的游刃有余是凭空产生的吗?若不是,那从何而来?庖丁告诉我们说“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并且“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看看,庖丁的精神境界已经专注到了绝对忘我的境界,所以才能技通乎神、游刃有余。

弦外有音

法国作家蒙田说:“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因为俗话说得好,无所不在等于无所在。”一个人无论学习什么技艺,从事什么事业,如果想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必须学会专注。

有一幅漫画画了一个青年在找水,他不停地挖井,但总是患得患失,不能专注,不能坚持,结果挖了好多的浅井,也没挖出水。其实,那找水的青年,只要他回到原地继续挖完那些未完成的井,或者到新地方后持之以恒地挖下去,就一定能找到水源。而在学习上、工作中,不管你是否犯过浅尝辄止的错误,只要你现在定下心来,认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不懈地努力,你就一定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呆若木鸡是凝神的最高境界

智慧点金石

现实中,人们通常有这样一种印象:但凡有成就的学者,多少都有几分呆气,往往在一般人都不成问题的日常小事上,他们反而显得十分笨拙,甚至可以说是弱智。比如出门不辨方向、分不清左右、不会接电话等,这种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在《庄子》一书中,他向世人揭示了“呆子”成功的原因。

故事苑:曲径通幽

《庄子·达生》篇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老母鸡,而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纪先生才养了10天,齐王就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10天后,齐王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料到纪先生这回却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去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

斗鸡身上的“呆”正是专注和凝神的最高层次。蒲松龄说过:“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如果身上时常显露出呆气,它就离成功不太远了。

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身上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熊十力是治学之外一切都不顾的人,所以住所求安静,常常是一个院子只他一个人住。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住在沙滩银闸路西一个小院子里,门总是关着,门上贴一张大白纸,上写:近来常常有人来此找某某人,某某人以前确是在此院住,现在确是不在此院住。我确是不知道某某人在何处住,请不要再敲此门。看到的人都不禁失笑。50年代初期他住在银锭桥,夫人在上海,想到北京来住一段时期,顺便逛逛,他不答应。他的学生知道此事,婉转地说,师母来也好,这里可以有人照应,他毫不思索地说:“别说了,我说不成就是不成。”熊师母终于没有来。后来他移住上海,仍然是孤身住在外边。

不注意日常外表,熊十力也是第一位。衣服像是定做的,样子在僧与俗之间。袜子是白布的,高筒,十足的僧式。屋里木板床上面的被褥等都是破旧的。没有书柜,书放在破旧的书架上。只有两个箱子,一个是柳条编的,几乎朽烂了;另一个铁皮的,旧且不说,底和盖竟毫无联系。他回上海之前把这铁箱送了学生,学生嫌笨重,扔了。

对生活是这样不在意,可是说起学问,熊十力就走向另一极端,极度认真。他自信心很强,简直近于顽固,在学术上绝不对任何人让步。40年代晚期,冯文炳住在红楼后面,这位先生本来是搞新文学的,后来迷上哲学,尤其是佛学。熊十力是黄冈人,冯是黄梅人,他们都治佛学,又都相信自己最正确,可是所信不同,于是便有二道桥(熊先生30年代的一个寓所,在地安门内稍东)互不相让,以至于动手的故事。另有一次学生去找熊十力,听见他又在和冯文炳争论,熊先生说自己的意见最对,凡是不同的都是错误的。冯先生答:“我的意见正确,是代表佛,你不同意就是反对佛。”对方争起来互不相让,学生只好忍着笑走了。

这场争论确实好笑,有点像小孩吵架,特认真,双方争执不下,还多少有点不讲理。也许人常说知识分子身上带点“呆气”,这就是了。

弦外有音

但是似乎“呆”有“呆”的好处,生活里没有繁杂的生活琐事,没有纷乱的人情事故,只有学术与信仰,如此单纯而精深的人生有什么不好?

你能够达到呆若木鸡的境界吗?如果不能,那你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如果能,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失败的预兆:患得患失

智慧点金石

佝偻丈人承蜩故事的启发是发散式的,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专注的力量。同时,它还有另一方面的暗示,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绝对不能患得患失、三心二意,否则你就不能凝聚你的精神,你的潜能就不能得到发挥,成功也就离你很远了。

故事苑:曲径通幽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自己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产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的一声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只会使一个人把精力分散在许多事情上,最终浪费在无用的胡思乱想上了,如此,又怎么会成功呢?

什么是患得患失?患得患失就是一味地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笼罩在人身上的阴影,是浮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弦外有音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复考虑,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对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尽量周到,如有不妥,就很担心把事情办砸并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极其注重个人的得失。他们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房被得失纷扰得没有一丝安宁。

这些人,你给他十两银子,他会想象你肯定得了十两金子;单位发工资,他会把工资表翻个底朝天,生怕谁多拿了半分钱;领导们开个日常的工作会,他会费尽心机打听,看谁又要被提拔了;同事们聚会若少了他,他会猜想肯定避开他在搞什么鬼名堂。这些人整天神经兮兮,心中布满疑虑,终日惴惴不安,生活中当然不会有轻松与愉快。

专注于心的人生原则

智慧点金石

《庄子·内篇·人间世》曾说道:“夫道不欲杂。”这里提及的“道”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人生的大原则。生于天地,立于人世,不管做哪一行,无论做任何事,都要精神专一,有始有终。

专心致志,其他一切都不在话下,“两耳不闻窗外事”,即人的成功之路。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这样一则故事:

相传一位得道高僧来到一座无名荒山,山间茅屋中闪烁金光,高僧料定此间必有高人,遂前往一探究竟。原来,茅屋中有一位老人,正在虔诚礼佛。老人目不识丁,从未研读佛经,只是专注地念着大明咒:“奄嘛呢叭咪哞。”高僧深为老人的修为所动,只是他发现老人将六字真言中的两个字念错了,他指点了老人正确的梵音读法后便离开了,想老人日后的修为定能更上一层楼。然而一年后,当他再次来到山中,发现老人仍在屋中念咒,但金光已不再。高僧疑惑万分,与老人攀谈得知,老人以往念咒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而得高僧指点后总是过于关注其中两字的读法,不由得心绪烦乱。

做人做事也是一样,“杂则多”,欲望多了,有时便会流于表面,不专一,不深入,博而不专;“杂则多,多则扰”,考虑得太多,困扰了自己,也困扰了他人;“扰则忧,忧而不救”,思想复杂了,烦恼太多了,痛苦太深了,连自己都救不了,又何况他人?

弦外有音

博而不专,三心二意,是人们的通病。《荀子·劝学》、《礼记·劝学》以及东汉蔡邕的《劝学篇》中都提到了一种小动物——“多才多艺”而又样样“稀松平常”的鼯鼠。

“鼯鼠五能不能成一技。五技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渎,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能飞却飞不过屋顶;能攀而攀不上树梢;能游而游不过小水沟;能跑而赶不上人走;能藏而不能“覆身”。这就是五技而穷的鼯鼠的悲哀。

专注于心是做人做事的大原则,博而不专,杂而不精,必将制约人生发展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