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30天精通心理学全集
1037200000032

第32章 教育中的心理学—了解教育孩子的玄机 (2)

给孩子一件合适的“睡袍”—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协调: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后来心里却不舒服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他把这种感觉写到一篇文章里—《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也叫“配套效应”。就是说,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现实生活中,配套效应可以带来好的结果,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这取决于所参照的“睡袍”的价值。有价值的“睡袍”可以促使我们为了与之配套而产生一系列好的或者对我们成长有利的行为表现,反之,劣质的“睡袍”却可以使我们走向倒退。要想引起学生的变化,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设置目标,适时地抛给学生一件有意义的“睡袍”,激发学生自我转化的内在动机,主动实现良好的与之配套的行为。

汪阳是一个调皮捣蛋、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后进生。一天,他与班上品行、学习均较好的优秀生李涛发生了争吵。被教师发现后,按照自己以前的“经验”,汪阳认为自己必先挨批,必先受老师呵斥,老师必“袒护”李涛,但是教师却一反其常规,采取“冷处理”,经过询问,搞清原委,分清是非,公正处理。结果汪阳大为感动,一反常态,主动向老师道歉认错;教师则因势利导,告诉汪阳:“其实你有很多优点,比如见义勇为、热爱劳动、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像上次由你发起的篮球比赛,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些老师都是看在眼里的,老师正在考虑让你来当咱们班的纪律班长呢!你回去想一想,看采用什么方法能把班级的纪律管理得更好,想出一个方案给我,好吗?”汪阳回到班级后,为了像个班长的样,一改原来的恶习,不仅遵守纪律、关心同学,把班级管理得很好,而且课堂上也变得很活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不会的问题主动提问,结果成绩很快提高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旧的配套的“常规”认识注入与之冲突的不协调的因素,动摇其原有的认识体系,然后顺势抛给他一件优质的“睡袍”—当纪律班长。学生为了与这件优质的“睡袍”相配套,就会以新的行为体系替换原有的行为体系,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上例中那位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师或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有价值的“睡袍”,因为一旦给了他那件“睡袍”,他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但是在为学生提供“睡袍”时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及时处理学生内心产生的不愉快或者不信任的紧张体验,千万不要让学生觉得你让他当纪律班长只是为了让他收敛不良行为,而不是出于真正的信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教师和家长应为孩子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是劣质的“睡袍”,那么,就别想孩子的行为有多高尚。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是有价值的“睡袍”,那么,孩子也会努力配之好的习惯。因为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

三次“奖励”后,王老师如愿以偿—巧用褒贬教育孩子

在大院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破旧的汽车,院子里的孩子们吃完晚饭便会跑出来,攀上车厢蹦蹦跳跳,乐此不疲地玩耍,吵嚷声震耳欲聋。大人越管,众孩童跳的声音越大,大人们见此情景,只有无奈地摇头。这天,院子里新搬来一位王老师,他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今天比赛,看谁蹦得最响,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欢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到玩具手枪。次日,王老师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一块巧克力。”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稀疏而微弱。第三天,王老师又对孩子们说:“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两粒。”众童闻言,纷纷跳下汽车,都说:“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得了。”

王老师就是抓住了有趣的儿童心理,在正面无法突破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收到了奇妙的效果。王老师的做法极契合社会心理学中的“阿伦森效应”。

心理学家阿伦森曾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实验:让4组人对某人进行不同的评价,从而找出最佳效果的褒贬顺序。第一组始终对这个人赞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这个人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对数十人做过此实验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有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这就是阿伦森效应:大多数人喜欢褒奖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

前面例子中王老师取胜的原因在于: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引起成人对自己的注意。至于采用什么方法,造成什么影响,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有逆反心理,如果对他们采用强制的办法,只会强化他们的表现欲,引起他们的行为对抗,事与愿违。王老师的安排,意在排除孩子逆反的根源,避免心理诱导过程中出现新的干扰。

大人都喜欢听好话,更何况孩子。因此,在教育中,面对孩子天真幼稚的行为,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判定,应发自内心地赞美孩子的创造力:“你真行!我小时候可不如你。”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对他的鼓励更应多于批评,孩子的进步就会越来越快,也会把家长当做自己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如果为人父母,只知道一味地责备,甚至恶狠狠地训斥,那么必定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在你的训斥声中渐渐丧失殆尽,同时毁掉的还有你与孩子的关系。

奖励越多就越能延续孩子的好习惯吗—奖励的艺术

有的父母认为奖励就是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给孩子的奖励越多,就越会让他们延续好的行为习惯。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于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他让大学生做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每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当做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结果发现一种明显的趋势: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在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即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发生。有个孩子对画画感兴趣,自己在家很自觉很认真地画着画,画得很投机、很开心。这时父母走进来,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关心,说,孩子你好好画,爸爸奖励你10元钱。结果这孩子变成只为钱而画画,没有钱就不想再画画了。学校里,学生认真学习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发奖品,结果会发现没有奖品时,学习积极性便大打折扣。

这说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在某些时候,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反而其效果会降低,变成是二者之差,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培养个人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的兴趣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仅靠物质刺激远远不够。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由物质刺激所激发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淡薄的,也是短暂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后者为主,前者为辅。即使采用物质奖励,也不可过多过滥,而应恰到好处,因为“物无尽善,过则为灾”。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未知本身的内在兴趣是求知的最佳动机,此时最好的奖励办法是引导,使之拥有进一步探究和尝试的机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德西实验中那些有一定难度的有趣问题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这正好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这一基本的心理需求。相反,在这个时候给予学生物质奖励,则使学生把注意力和兴趣从探究问题上转移到了奖励上,甚至于把奖励当成了学习的主要目的,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德西实验的结论对改进教育方式很有启迪。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其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和乐趣;其次,不能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判断成长中的下一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孩子的学习有利的,诸如买书、体育器械,如果奖励一些诸如现金、手机的东西,有些孩子以此在同学间炫耀,在学生间引起攀比,就会给教育带来不良影响。一味奖励会使人把奖励看成是研究的目的,导致目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奖赏物。因此,在教育中要特别注意使用正确的奖励方法而不滥用奖励,要努力避免“德西效应”。

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楼上的明明了—习得性无助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时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遇到挫折时倾向于放弃,乃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从条件反射实验中得出的理论。

在他们所设计的实验中:首先将一条狗放入一个笼子里,笼子底是用金属制作的,将笼子用隔板一分为二,在狗所站的一侧通上电流,狗在受到电击后,只要跳到无电的另一侧,就可不受电击。一次次重复后,狗就学会了在遭到电击时跳过隔板。后来实验者将狗约束住,放到通有电流的一侧,一次次给予电击,狗虽然想挣脱却无能为力。再到后来,实验者将狗的约束解除,放入笼内,再给予电击,结果发现,狗不再试图跳过隔板,而只是在笼子里来回跑动,或不停地呻吟、哀鸣,无所作为,一直等到电击消失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