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第二都域
10288800000001

第1章 关于补习的双收问题

七八月份是放暑假的日子,中国学生难得的漫长假RB以为可以尽情享受自由,抛开作业,抛开名次,抛开分数的学生们,却打错了如意算盘,正如我一样,本以为可以享受快活的假期,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补习班。

补习班已经成为渐渐一个行业,补习班随处皆是,这人人皆知,可是讽刺的是,我们的教育部,三令五申,重点强调:我们禁止有偿补习,对有偿补习坚决做到零容忍(原话)!可现实是什么呢?仅仅以我自己为例:到高中报道的时候,门口满是发传单的,无一例外,全是补习班。我所去的学校,位于县城,按说是很繁华的地带,政府职能机关大多聚集在这儿。按理说这些补习班之类的东西应该收敛一下才对,可相反,县城地带的宣传竟超越了周边地区!

综合这一切,我百思不得其解,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政府部门坐视不管的现象呢?一次,当老妈让我扫地的时候,我恍然大悟。哦!原因只有一个字:懒!天下皆懒人啊!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譬如这些监察人员,应该都经历过中考啊,高考啊这些东西,应该都有不错的学历。可是问题就在这儿,人家辛辛苦苦背了十几年书,做了难以计数的试卷,才谋得了这如今的一官半职,当然是应该好好地享受,对工作什么的应付应付什么的就行了,还有谁去管有偿补习这些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就过去了。

另外,几乎所有的家长对于有偿补习这种事情持不排斥甚至追捧这种态度,原因是什么呢?是为了让自家的孩子考高分,以便将来能获得一个相对好一点的生活环境。现代的家长(大多数,不是全部),对于白领有空调,电脑这类器物陪伴的工作,极度热衷,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尤其是农村地区),原因是他们自身的生活,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为了不让下一代重蹈覆辙,自然而然的想让孩子在未来有一个相对较好的生存环境。这也就导致了上述的现象。

我的题目有“双收”这个词,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收是老师收:补习班的费用一般不低,小学,初中,高中,费用依次递增,补习得来的费用一般比老师的工资略高。我们的老师(尤其是男老师),努力的考上了大学,但众所周知,老师这一行业的工资略低于其他行业。老师们当然不干,凭什么同样是大学毕业,你们的工资就比老子高?老子不服。为了获得收入上的平衡由此就产生了补习班这一行业。课本上的老师貌似是正义的化身,道德的化身,无私奉献什么的。他们的任务好像就是把我们送进哈佛耶鲁这类名牌大学什么的,但事实上,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是喜欢全心全意的培养一个未来去哈佛,耶鲁上学的学生,还是愿意银行卡里多个万八千的?

第二收是家长,学生收:在中国式教育上存在一个连锁反应,学生都以为补习是可以提高成绩的,所以,一旦有一个学生选择去补习,另一个就会不甘落后,以此类推,补习的热潮就挡也挡不住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显然是懵小孩子的,学生又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坐在办公室吹空调和在烈日下扫大姐是不一样的。可以断言,一旦查禁有偿补习,一个学校,至少有五分之三的老师收到牵连,处罚也不是很重,这就导致了监管人员不去管,补习班越开越多这一现象。学生们为了不比别人差,挤破头的去上补习班,家长强迫孩子补习这种现象也就不鲜见了。

假设一下:补习真的可以提高分数,你去了,提高了分数,我去了也是如此,这看似是一个平衡。分数是一个定值,你最多也就得一个满分,但是假如我们都不去补习,都降一下分的话,不还是一个平衡吗?

我个人非常厌恶中国式应试教育,中国式应试教育又有别于现代意义上的应试教育。我记得初中的历史课本上有这样一句话:八股取士的方法完全脱离了现实,考察的不是办事,创新能力。补习班只是应试教育膨胀下的产物,中国式应试教育可以说是没有状元的八股文,难道仅仅依靠有试题的几张破纸就能决定一个热的一声和命运吗?

中国历来强调平等,可是应试教育本来就不是平等的东西,考试,难免会发挥失常,也难免会状态不佳,可是,仅仅是这样,就为你的命运筑好了坟墓。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既没有实际才能,其中大部分还没有素质,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那么,中国式应试教育就毫无疑问——掘坟之路。科举制毁了封建王朝,对于应试教育我不敢断言,请以史为鉴。

中国一直以来强调科教兴国,但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应试≠科教,如果你硬要说科教就是应试的话,那我只能说:科教竟然是靠几个补习班撑起来的?那科教兴国得是多大一个脑残主意啊!我么的应试教育如果真的那么好的话,为什么诺贝尔奖中国没有呢?唯一一个还是文学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却是零。有人会说不是还有杨振宁,李政道,高琨谁谁谁的吗?对,是,可人家是美国培养出来的,关你中国什么事,终究是应试教育的问题。应试不死,中国难兴。

在我们这一代高分低能应该是屡见不鲜的,成绩优异却粗话连天的也大有人在。应试教育培养不出创新,培养不出素质,培养不出诺贝尔,更培养不出一个富强的中国!

比起上一代人,我们比他们少一个美丽的环境,少一个天赐的机遇,更少一个美好的童年。如今我们见的更多的是从小就被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困扰的孩子,才几岁眼镜片就厚的不得了的孩子,他们口中再也不是机器猫,迪迦,猪猪侠,喜洋洋,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反比例函数!

如果有人非要说我全是胡说的话,我只能送你们那句不是胡说的话:我们禁止有偿补习,对有偿补习坚决做到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