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仰山论丛(2012卷)
10206000000004

第4章 教学改革篇(4)

二、“实用中文”的内涵与具体内容

(一)“实用中文”的概念来源和主要内涵

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就是一般俗称的中文专业。“实用中文”的灵感来自于“工艺美术”这一概念。据朱孝岳所言,国内最早使用工艺美术这个术语的是蔡元培,他把英语中的“Arts and Crafts”译为“美术工艺”,后来又称其为“工艺美术”;“Crafts”这个词的意思是手工艺,即强调与纯美术相区分的实用性质。尽管很多人认为“工艺美术”这一概念已经落伍,人们更乐意使用“艺术设计”这样的名词,但张夫也强调工艺美术的独特性,他强调在西方,美术、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的区分是明确的:“美术专指能够张场艺术家个性、揭示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比较个人化;工艺美术有特殊的工艺手段,同时注重材料的展示,另外有实用性;而设计跟工业生产、市场、大众的关系十分密切。”

本文强调“实用中文”的建设理念,即是强调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强调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而对这一实用性最经典的隐喻,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说和写)的“手工艺”性。说和写等语文能力,都是个体劳作的产物,很难用工业模式的“设计”一词来表征。一流的作家虽然很难培养,而且也不符合独立学院的学情和其他校情,但一种“手工艺”性的,即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能够胜任各种实用文体写作的人才还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二是强调人才培养的复合性。就像手工艺需要熟悉材料一样,表达和写作同样需要内容,即对内容的熟悉。一个经常采编经济新闻的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知识,一个在水利部门工作的秘书在写通知、总结时总要基于对水利知识的了解,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培养只掌握语言文化知识的写作者,那样的话其就业面和社会适应面必定相当狭窄。

很明显,这样的建设理念一方面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又针对独立学院特殊的学情,它契合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的两个问题。“实用中文”的建设理念,要求人才培养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知识传授为技能提高服务。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用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抽象的理念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建设内容才能有效指导教学改革实践。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化”建设一般应该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1.专业核心课程

应改变以文学史、作家作品鉴赏批评、语法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围绕实用性的语文创作和制作能力培养,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除保留必要的文学理论、语言学理论等理论课程外,大力压缩文学史教学课时和学分,增设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可以按文体不同分类开设,如散文阅读与习作、诗歌阅读与习作、论说文阅读与习作、应用文阅读与习作、新闻采编与习作、演讲稿写作与演讲艺术、言语交际实训等。以这些课程为核心,重新定位文学理论、语言学理论、文学史、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等课程的地位,发掘其新意义。

2.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

充分利用实践教学体系,挖掘实践教学体系之于语文能力培养的价值。东方学院从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城乡调查、阶段实习、学年论文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环相扣,且都需要通过写作来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应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条件,强调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推动成立更多的专门化的语文社团(当前存在的社团活动内容过于宽泛,如文学社),如志摩诗歌社(以朗诵、创作、鉴评诗歌为内容)、论说社(对论说和论说性写作有兴趣的学生构成)等。这样的语文社团不求人多,少至六七人也没有关系,重点是互相交流、激发表达和写作的兴趣,营造微环境。推动专业与学生社团密切合作,多开展与语文能力培养有关的课外活动。

3.与其他专业复合

可结合各高校发展战略和专业布局,一方面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其他学科的课程渗透,一方面鼓励学生选修或自觉第二专业。如主修汉语言文学,选修行政管理,以胜任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的文字秘书工作;选修或自学新闻学,胜任各类媒体的新闻编辑和记者工作;选修或自学教育学和心理学,胜任当今社会各类语文教育和语文培训工作等。具体到东方学院,就是要充分发挥学院经管类学科优势和财经类专业优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经济法等经管类核心课程,充分发挥传播学科和广告专业的近亲关系,增加传播学、创意学、广告策划与写作等课程。

4.师资队伍

首先要改变专业师资的理念和习惯。大多数汉语言文学教师虽说不一定具备文学创作能力,但偏重于实用的语文创作和制作还是有丰富的经验的。因此,首先不要怕,要通过总结和研究,把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知识。适应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需要,师资队伍的建设重心,不是提高学位,不是提高基础性的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能力,而是提高教师的语文创作能力和语文教学能力。最好每位老师能够开设一门与语文表达直接相关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观摩中互相促进提高。

第一项和第二项建设内容涉及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没有这个问题的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复合就失去了根基,这一根基的实现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参与和努力;第三项内容涉及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复合,没有这个问题的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能力只是一种未完成的毛坯,无法在社会需要面前发挥其价值。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就会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作为专业建设的主体,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时必须时时考虑“应用化”的总体建设理念,注重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知识传授之于技能培养的价值,注重通过对技能教学过程的总结形成、传授操作性知识;注重学生的专业自信基于的是看得见的能力的提高,复合也是能力的复合,而非知识的复合。

三、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用化”建设成就及努力方向

1.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用化”建设取得的阶段成就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用化”的建设思路并不是一个新提出的名词,这个名词所蕴含的是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年建设的事实。在学院和人文与艺术分院的指导下,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一进步既可以说是“实用化”建设思路的实践,也是这一建设思路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证明。专业建设的进步主要表现为:(1)课程教学体系的实用性和复合性程度大大提高。实用性方面,如写作学学分由4学分调整为6学分,秘书理论与实务、文秘写作学分由2学分增至3学分,把演讲艺术从第6学期提至第4学期等。复合性方面,在保持主要经管类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创意学、传播学等跨学科课程,在学科选修课中对经管模块和传播模块进行优化重组等。(2)攻读第二专业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会计、金融、工商成分热门选择,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因此拓展。(3)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多次教研讨论,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4)实践教学体系更加衔接,其整合更加紧密,出台了一系列提高专业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实践教学文件。

2.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努力方向

无庸讳言,专业建设现状与“实用化”的建设理念仍有不小的距离,专业建设过程存在着很多困难,这些困难主要包括,这些困难的解决即今后的努力方向:(1)大班化的教学模式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实用化”意味着像木工学习一样最好一对一的实践指导,但这尚不具备现实性,因此,如何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探讨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实用语文技能的教学模式,就变得非常迫切。目前,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尚不能说有实质的进步。(2)课程体系的全方位改革涉及面广,包括国家专业设置的规章制度、教学的连续性要求、教师工作量的加大等。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虽已在不改变课程名称的情况下开始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名不符实总是一个障碍。(3)推动专门化的学生社团建设需要有专业老师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由于专业教师教学任务本身已经繁重,再加上职称的外在压力、校家距离的遥远,这一推动尚处于零星开展状态,难以整体推进。

尽管障碍重重,但身为教师的使命意识,仍激励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教师克服困难,努力革新,提出专业建设水准,继续为这一建设理念的进一步实现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凤玲.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彭松乔.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3]王作新,刘月新.关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增刊).

[4]张银堂.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问题与出路.黄海学术论坛,2011(17).

[5]周兴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6]滕晓铂.关于工艺美术在当下状况的思考——朱孝岳、张夫也对话录.装饰,2007(2).

法学专业课堂实践性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杨大春(8)

摘要:东方学院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和特色应当是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法学专业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传统实践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开展课堂实践性教学。为此,目前必须先解决如课程数、课时数、小组数、案件数、训练内容、考核方法等12个问题。

关键词:课堂实践性法学教学

一、序言

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应以组织和加强实践性教学为特色。如何将这一工作原则落到实处?我们的考虑是不仅要因此而加强课堂外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而且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即第一课堂中加强实践性教学。所以,加强课堂内的实践性教学,探索课堂内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本文研究的主题。结合企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ERP教学模式,本文提出进行法学专业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建设工作,将企业管理教学中ERP教学的一些理念运用到法学专业中来,促进法学专业的教学发展。

二、目的与宗旨

国内以前传统的法学专业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如何既完成教学的任务,达到理论教学的目标,又能结合东方学院的实际状况与办学目标,加强实务性应用性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是东方学院法政分院在教学工作中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开展课堂内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因。课堂内实践性教学是将实践性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等教学内容和办学目标有机结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改革,以及建设工作,应当围绕以下的目标和宗旨展开。

1.目的:探索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方法,改进课堂教学,从而最终改革传统的法学教育,提高教育效率,培养高中级法律实务操作方面的专业人才。

2.宗旨:课堂实践性教学应当坚持“务实高效”的宗旨,以有效培养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即通常所说的动手能力为目标,以企业管理教学中的ERP教学理念为重要参考,结合法学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不做形式,不强所难。

三、基本构想

(一)什么是课堂实践性教学?

课堂实践性教学就是在专业性课堂上开展专业实践操作内容的教学。就法学专业而言,就是在课堂上进行法律实务,包括以法庭审判为核心的司法诉讼类实务教学和法庭之外的非诉讼类实务教学两大类。课堂实践性教学要求在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也引进和加入实践的具体内容,在传统的法律法规、法学基础理论课课堂教学之中,另外加入实践性教学。

和课堂实践性教学相对应的是课堂理论教学或者以前曾经开设的课堂内的专门性的司法实务教学,或者法律文书课程等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实践性教学是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法律实务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基本构想

课堂实践性教学针对各门具体的法律专业课程,特别是实体法律课程和程序法律课程展开,以每一门课程为单位而展开。除刑法外,一门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在一学期内完成。因此,课堂实践性教学基本上应以一学期一门课程的教学为基本单位加以设计。就一门具体的课程而言,其基本构想又应分为两部分:

1.前后两段教学计划。前半段为课堂理论教学,后半段为课堂实践教学。

2.以模拟法庭为基础,开展模拟法庭、模拟实践性教学等活动。前半段的课堂理论教学还是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保持一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过,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可对具体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取舍,不需要一定面面俱到,全部讲授(具体情况在下文再议)。后半段的课堂实践性教学以司法诉讼过程中的法律实务操作为对象(劳动法和仲裁法课程中则是劳动争议仲裁和经济仲裁的法律实务),以模拟法庭为基础,展开教学。

四、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为了开展法学专业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工作,本人自上学期(2011年秋季)开始,先后在自己任教的两门劳动法课程上做了尝试。一门课程是2011年秋季学期的2010级非法学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程“劳动法”,每周2课时,共2学分。另一门课程是本学期(2012年春季学期)的2009级法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劳动法”,每周3课时,共3学分。

在这两学期的试点工作中,本人发现课堂实践性教学改革可能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虽然本人尽力加以解决,然而还是存在着或者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案。

(一)理论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司法考试三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法学教育主要是法学基础理论、各部门法学的理论讲解,在讲解过程中由教师注意结合实务操作知识的传授。除此之外,只能在法律实务、法律文书与写作等少量专门的课程上进行实务技能的训练。再此之外,就只能通过专业性的阶段实习和毕业实习加以解决了。在这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下,一直存在一个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的矛盾问题。

自从2002年国家开始统一司法考试以来,中国法学教育界(主要是本科法学教育界)还存在另一个尖锐的问题,即:司法考试与正常教学之间的衔接分配问题。2008年,国家允许在校大四学生参加司法考试。司法考试与正常教学之间的衔接分配问题变得更加现实,更加尖锐和突出。虽然有专家学者一再对法学教育过分注重司法考试,大学法学课堂成了司法考试辅导班现象持否定和批评态度,但是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成了众多法学院系,特别是层次不高的法学院系的指挥棒和宣示牌。有些法律院系就索性放弃了本科教学的正常内容,改以司法考试的内容为正常教学内容。

现在再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必然会在原本悬而未决的理论教学与司法考试双边矛盾基础上,又增加了如何协调它们三者之间关系,如何合理分配它们三角之间的时间、精力等矛盾,如何衔接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相互之间能尽力互相支持互相推动等新问题,使原来的双边矛盾转换成了新的三角矛盾。

对这个三角矛盾,本人在《劳动法》课堂上的解决方案,只能是一句话:尽力结合。但《劳动法》(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内容在整个600分的司法考试中,只占8分左右,份量渺小,情况特殊,对于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大法的教学参考意义并不大。

(二)课程的选择

目前,国家教育部和司法部统一规定了14门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是达到本科法学教育水平所必须完成的任务,毫无折扣。除此之外,各法学院系还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增设各类必修和选修课,牵涉更多的法学专业课程。如仲裁法、侵权责任法、合同法、金融法、税法、劳动法等。以东方学院2010级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为准,列入培养方案的法学专业课程共达35门(含14门专业核心课程)。这35门课程不可能,也没必要每门课都加以课堂实践性教学改革,但是其中又应当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参预其中。具体应当选择多少课程,哪些课程参与其中?这是应当仔细思考权衡的问题。目前,法政分院的初步设想是选择10课程开展,分别是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诉讼法(刑事或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侵权行为法(或合同法)、劳动法。自去年秋季开始,“劳动法”课程的改革工作已经开始。

(三)前后两段的比例与衔接

每门课在每学期的课堂教学时间都有限,通常情况下都只为36或54课时。其中,用于学期后半段课堂实践教学的课时多了,前半段可用于理论教学的课时就必然减少,也可以说是正常的基本的教学活动就会受到干扰。如何协调前后两段之间的关系,最起码是如何分配两段之间的时间比例,是课堂实践性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本文主张前后两段的时间权重为1∶1,或者6∶4。即前后两段的时间基本上平均分配,各占一半,或者前段略多,后段略少,呈六四开。原因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要讲,时间要保证,但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直到博士后工作,往往研究主题就相当于本科生阶段的一门课(如刑法、民法、经济法),但其层次逐渐加深,研究日益细化,深度直至无穷。所以,无论教师怎样备课怎样认真细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作用都始终是有限的。有鉴于此,东方学院的法学专业课堂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全面铺开,而是可以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再有所选择地在课堂上讲授主要的基础的核心的知识点,做到高屋建瓴,宏观概括,重点突出,体系完整即可。其他剩余内容,由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供学生课外自学。但只要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无论课内课外,讲或未讲,都统统纳入期末考试的范围,加以严格考核。这样做,还能带来两点优势。一是可以腾出课堂时间,让位于后半段的课堂实践性教学,二是可以促使学生课外看书,改进学风。

至于前后两段之间的内容如何衔接问题,总体而言是在前面的理论教学阶段就要有所准备和有所选择,为后面的实践性课堂教学留下伏笔和基础。后面的实践性课堂教学在选择材料时,对前段已经学习后的内容和知识点、关键点也要有所照应,力争前后相应,成为整体。

(四)案件的选择、资料的公布时间和程度以及方式方法,特别是学生取证的方法

案件的选择,即要尽可能选择真实、新颖、有代表性、涵盖面广又有法律深度的案例。每则案例事先应当如何向学生公布?公布到什么程度?是需要事先仔细斟酌的问题。其中,有一点原则是不能全部公布。教师要有所保留,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办一个正在发展的生死未卜,成败难料的真实案件,而非知道了答案,只是履行程序而已。

公布案件内容,即法律事实时,没有必要向全体学生公布,而是有选择地只向双方当事人公布。由当事人自行记录,然后根据需要再自行聘请律师或其他相关人员,签订代理合同等法律文书。

未公布的案件资料部分,应当由任课教师掌握,作为证据来源的一种,根据案件审理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代理人、辩护人、公诉人、当事人等需要证据时,逐一有序提供。

(五)人员的分配和组成

每个案件审理中,每个班级究竟分为几个模拟小组?通常情况下,每个小组大约由10位同学组成(每个模拟法庭的原被告双方、合议庭成员、代理人或辩护人共10人左右)。一个年级就有可能分为8~9个小组。小组太多,又势必导致每场案件的模拟次数增加,整个教学计划的推进速度变慢。由此可能导致一学期结束,模拟审理的案件还只有一两件,参预的同学必然来不及转换角色,所受锻炼机会就了了无几,从而失去了整个课程设计的意义。所以,每个模拟小组的人员应当控制在几名左右?全年级应当分成几个小组更合适?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的问题。

此外,每个班级,还可以设立1~2名全班秘书,负责本课堂的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案件档案整理工作。

(六)一学期中的办案数量

每门课,每学期能办多少模拟案件?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办案数量太少,既影响到整个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意义,也不利于活跃气氛,不利于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制约每学期中能办案件数量的最关键因素还是模拟审判的小组数量。小组数量少,一学期中就轮换周转得快。小组数量多,一学期中就轮换周转得慢。但是小组数量少,组内人员就必然多,参预性就不够广泛,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就变差。反之,则效果变佳。

所以,一学期中的模拟办案数量与模拟审判小组的分配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以后的研究探索。

梁美英老师提出了一个方案,可供参考。即:在每一轮模拟审判中,每个小组所审案件不必完全一致。任课教师可以在一轮课堂性实践教学中,多发布几个案例,分给不同的小组完成。这样,每学期模拟审判的轮数没有增加,但是每轮审理中的案件数量可以成倍增加,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七)每个成员在不同案件中角色的转换和程度

若法学专业确实能选中10门课程开展本项课堂实践性教学研究,每门课上又能模拟审判或仲裁3次,则每位同学在4年本科阶段,仅仅在课堂上就可以参加30次左右的模拟实践(有部分同学还要参加分院每年其他学生活动中的模拟法庭等事务,总次数还在30次以上)。这10门课程基本涵盖了以民商、经济法为主,体现我们财经类院校特色的各个重要法律部门。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机会,应当能够帮助提升其实务操作能力。在此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每个学生在这30轮左右的模拟审判或模拟仲裁中,各自的角色应当如何安排?本文的考虑是各自的角色不能太过单一,要充分利用这30次左右的机会,尽量增加角色转换的次数和程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分别体验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公诉人、代理律师、辩护人、书记员、审判员、审判长、仲裁员、首席仲裁员等各种角色,训练在各种角色中的法律工作,提升实务技能。

为此,还需要确立1名教师或者1~2名学生秘书,在4年中负责对班级整个课堂实践教学工作做整体管理控制,或者至少是档案整理,角色统计。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将这些信息转达给各位任课教师,以便老师在安排课堂实践教学时参考,并且尽量与以前的角色错开,避免重复。

(八)训练的具体内容

课堂性实践教学所需要考虑的第8个问题,也是核心问题之一的是:实践性教学中究竟训练学生的哪些活动?锻炼学生的哪些能力?

本文认为训练的内容应当是司法诉讼(仲裁、劳动仲裁)过程中,以及非诉讼法律实务中的全面内容。不过,尤其应当是实体及程序法律规则的运用(包括法律事实的认定、法律逻辑的推理、判决或裁决等实体性内容)、完整严肃严格的庭审(仲裁)程序、法庭(仲裁)表达(包括仪容仪表、语言表达等)、各类法律文书的写作、案卷的整理归档等。为此,更要促进每个学生在每次活动中的角色转换,增加参加训练的机会,提升实务能力。

(九)不上台的其他同学的管理

除了每一轮中在模拟法庭或仲裁庭的同学外,其他大部分同学都只能在庭下观审旁听。如何管理好这部分同学,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认真投入地观审旁听,争取有所收获?这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目前初步的设想是在每一场审判或仲裁结束后,由台下的同学加以点评,或者回答老师就方才的审判所提问题,由此加以监督。但这样做,同时又必然占用了时间,又带来办案进程和办案数量的问题。

(十)每次实践性教学中的考核方法

如何考核、定性每一小组每一场案件审判或仲裁的质量?这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目前初步的设想是分两种:(1)由任课教师给每一组的每一位同学,依据表现而打分;(2)总体质量不够的小组必须反复上台演练,直至合格为止。总体质量优秀的小组,在演练完即告结束,不需要演练下一次。如此,实行优胜劣汰制,促动后进变先进。但这样做,同样又必然占用了时间,影响办案进程和办案数量。

(十一)整个一学期终结的考核方法

除了如何考核、定性每一小组每一场案件审判或仲裁的质量外,还要考虑整个班级学期终结时的成绩考核问题。目前看来,期末考核肯定仍然应当遵守学院的统一规定,该闭卷的仍然闭卷。卷面上,不仅要考教师在前阶段已经在课堂上讲解过的内容,还要考应该讲而未讲,供同学们课后自学的内容。考核中存在的另一个难题是后半段,实践性教学的成绩如何认定到学期总成绩中去?包括计分的依据,计分的标准等。

目前,本文对此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十二)各专业课老师相互间的沟通协调

为了保证10门课程近30次模拟审判或者模拟仲裁的内容,特别是学生的角色不重复,或者不过分重复,同时促进教师们在这方面的相互交流学习,有必要如在前文(七)中已经提出的,确立1名教师或者1~2名学生秘书,在4年中负责对班级整个课堂实践教学工作做整体管理控制,或者至少是档案整理,角色统计。

五、结语

培养实践性应用型高中层次专业人才,提升实务操作技能,是我们这一类院校的根本出路。加强课堂实践性教学,是将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办法。法学专业有必要先选择部分课程开展这方面的试点,然后再选择10门课程全面铺开。在此过程中,需要慎重研究,认真解决本文所提出的12个问题,并且结合具体实践,再发现和解决其他问题。希望经过数年努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东方学院法学专业课堂实践性教学模式,由此给东方学院法学专业建设,以及其他类似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开辟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周世中,倪业群等著.法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郭锋主编.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实践教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林嘉主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面向非司法系统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我院法学专业为例

邵培樟(9)

摘要: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改革开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社会大背景相适应,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必须以社会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提出的能力素质要求为基础,必须把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作为培养质量的重要参照。现行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遭遇诸多瓶颈与困境,在当今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期,法学院系,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法学院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地调整、理性地定位各自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设计切实有效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非司法系统应用型复合型法学人才

一、序言

法学人才作为建设法治国家的第一资源,与其攸关之法学教育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法治建设的进程的重要标志。霍宪丹教授指出:今日中国的法学教育将决定明日中国的法治建设。如果创立国家的时代是英雄的时代,建设国家的时代是技术精英大显身手的时代,那么管理国家的时代必然是法治精英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的来临,万万离不开法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其走过的历程曾经让我们激动,取得的成就更是让我们自豪。法学教育的规模、层次、结构日趋完善,日臻合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令人堪忧。据《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2009)》披露:我国高校法学院系30年增长了近百倍(11),但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竟列文科毕业生最低。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一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法律职业的门槛较高和国家司法系统人才需求相对饱和等显性原因之外,还有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目标结构的单一化等隐性的深层次原因。

目前,中国的法学教育已经进人一个多元化的转型时期,处在一个新的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一所法学院系、每一个法学教育者都有责任、也都有可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出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法政分院作为一所年轻的法学院系,与全国的老牌法学院系相比,存在起步晚、基础弱等先天不足,但也有办学目标明确而务实、机制灵活、敢于探索等优势,并且较早地开始了应用型、复合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