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先锋
10205800000009

第9章 2009年部分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8)

一份真诚一份大爱──记信电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

■文/杨萍

信电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现今共有党员23人。通过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支部被多次授予各种先进党组织称号:“2007学院支部建设创新奖”、“2009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奖”、“2010年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先进党支部”等。

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对信电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工作的充分肯定。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支部党员奋战在科研第一线,攻关技术难题;有多少次组织生活会,支部党员反复商讨培养学生党员的方式方法;又有多少回,支部党员用行动表达了对学生、同事、社会的真诚关爱。

没有过多的言辞,没有华丽的修饰,一切源自支部党员的共同信念:把对教学、科研的真诚,对社会和人民的大爱用行动真真切切地落实。

教学科研两不误亲如一家共成长

教学与科研是研究型大学的两大支柱,科研的点滴进步都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师资水平的提高。信电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的支部成员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进行创新的科学研究和不懈的技术转化。刘济林同志牵头机器视觉的研究,经连续四个五年计划的努力,该技术在陆地自主行走车上的应用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装备了该技术的月球车于2007年通过了省级鉴定,目前正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探月计划”中。王匡同志的“高效、抗干扰无线宽带图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于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张明同志的“自主知识产权32位嵌入式CPU系列及其数字电视等领域SOC产业化应用”于201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支部成员的行动对所在研究所的科技创新和成果繁荣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在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中,研究所获得了8项面上项目和1项重点项目。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更获得了15项资助的好成绩。实现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专利的成批转让,转让费300万元一次到位,这些在浙江大学均属首次。Sony、阿里巴巴等公司分别投资在研究所设立联合实验室。2010年全所科研经费较上一年增长74%。

支部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凸显了教研结合、教研平衡的理念。支部开展“党旗在教学改革中飘扬”的系列活动,分别与退休支部教授党员、研究生支部、本科生党支部举办了教学改革讨论座谈会,收集并整理了来自不同基层组织、不同视觉角度的看法和建议供系和学校参考。

支部关心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本科生支部结对共建。结对期间,支部邀请本科生支部党员来研究所参观,增加老师与本科生沟通的机会,向本科生介绍所、系的科研方向,为本科生的个人发展规划及专业选择作指导。“支部党员常常与本科生进行交流。不仅传递知识,也作人生规划方面的指导。党员们都希望这样的交流能够真正影响一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党支部书记黄爱苹老师说。这种方式增加了本科生对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认清兴趣点,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所裨益。参加结对活动的本科生付攀玉说:“大家最初选专业,都很迷茫,对社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没有清晰的概念,老师们的讲解给我们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与研究生支部结对共建中,结合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特点,党支部邀请留学回国专家徐文教授和张宏纲教授开设讲座,介绍学科发展动态和科学前沿,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党支部还经常举行茶话会,和学院研究生一起讨论科研问题,在讲解知识的时候,也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教师党员表示,“这就是所谓的教研相长吧!在这种交流中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就像是一家人在聊天。”

为了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党支部组织本所的专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中村二团进行科技对接和人才交流,与研究生党支部一起到硬骨头六连进行参观与学习。陈列馆人员的讲解给全体师生党员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使大家增强了国防意识。“对于科研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科研的能力,还有做科研的热情和兴趣。在参观交流中,党员会产生许多新的想法,看到很多国防装备会自觉思考如何改进,如何提升装备性能。然后大家通过交流,总能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支部党员李建龙说。

支部党员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也深深影响了研究所里的其他教师。通过大家的协同努力,“信息与通信工程”被评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获浙大教改一等奖,于慧敏同志获浙江大学校级教学名师奖。

培养一批团结奋进、拥有无限战斗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就是要用科研支撑教育,用教育拓展科研。信电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时刻关注着当下教学环境,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力度,响应国家教育部、学校的政策号召,在自己的岗位上关心着教育的发展,兢兢业业关注着学生的成长。

细致服务点滴抓真诚奉献筑和谐

“一名党员就是支部的一支‘小蜡烛’,默默燃烧着自己,无私地温暖着别人,点亮着支部。”党支部书记黄爱苹老师说。奉献,让支部所有党员的心灵丰满而充实。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信电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的党员同志立即参加学校、学院各级工会组织的募捐。党支部还联合信通所两个研究生党支部向北川中学党支部捐款8000元,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人道主义精神。“我们支部是自发进行捐款的,没有经过第三方。我们直接联系汶川灾区,把这些钱捐给了重灾区的中学。后来他们学校还寄来了感谢信。”支部党员李建龙老师表示,“感谢信的内容现在已记不清了。但是在收到感谢信的时候,我们认为党员同志应该为灾区的孩子做得更多。”

支部一直非常关注和关心党员同志和研究所其他教师的生活、工作状况,从细节处着手为党员和教师们排忧解难。如有党员有困难不能参加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时,党支部及时派人前往慰问,稳定情绪。有一次晚上十点半,支部党员李建龙腿受伤了。第二天支部书记和几名支部的党员代表们便前来医院探视。“当时真的很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动,觉得支部就像一个温暖的家。”李建龙老师沉浸在暖暖的回忆中。每当有党员调离支部时,支部都会组织温馨的欢送会;每当有新党员加入支部时,支部都会组织充满爱意的欢迎会。在这个支部里,温情随时都在。

支部在真诚奉献的同时也很注重组织建设,积极宣传和组织党员学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政策决议,增强支部凝聚力。为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在学校师资队伍结构需要调整之际,支部及时邀请相关领导和系人事秘书给支部成员宣讲学校政策,认真听取和向上反映党员们的意见,使党员同志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校的新一轮改革中。支部还派人员协助研究所及工会圆满完成了二次教职工的休养任务,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实施贡献力量。

支部还热心于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和国家。支部党员精心指导强军班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希望强军班的学生在回到部队时,能够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装备中。支部还会组织党员主动向军营进行科技服务,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出一份绵薄之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拳拳心意的完美展现。把这种真诚的奉献情怀继续传递,共筑一份和谐。

■快评

做教学与科研的支撑

在一所研究型的大学里,如何做到教学科研两不误,是一项重大课题。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是一个牢牢立在教学与科研的支撑点上的支部。支部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攻关前沿科技的研究难题,积极为教育改革献言献策;真诚地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热心地服务国家和社会。他们履行了排头兵、领头雁的责任和义务。

天平的两端──教学与科研永远在动态中摇摆,而支撑总是保持着傲岸的姿势,站成永恒,这也是每一个教工党员最美的姿势。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的党员们怀揣着一份真诚,一份大爱,一路前行。

(本文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