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明,现任鄞州中学校长。宁波市鄞州中学,原名鄞县中学,创办于1952年。1981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首批18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又成为首批验收通过的省一级重点中学。
他之前所领导的鄞州高级中学,曾经在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共建和谐家园”读书征文活动团体优胜奖、2007年被评为宁波市第三批行为规范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2008年被评为宁波市中小学德语工作先进单位、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试验示范学校、宁波市委基层团建示范点、宁波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宁波市园林式单位、宁波市鄞州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王贤明个人还被评选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
教育是建立人的尊严,而不是剥夺人的尊严
鄞州中学作为一所在农村的省级重点中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一所很有特色的学校。据王贤明校长介绍,学校传统的办学理念可以归结为十六个字,“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扬个性,追求和谐”。作为一校之长的他,将会一直秉承这一个传统的教学理念,逐步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王贤明说,崇尚科学主要做到两点,一是学校应加强科普教育。因为如今学生的科学意识还过于薄弱,为此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传统的科普节,加强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目前取得一定成就的有无线电通讯、机器人制作、气象预测、地震测试仪等。二是学校教育要按一定规律办事,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紧抓学习成绩固然没错,可是也要按一定的学习规律办事。一个人不能无限制的延长学习时间,这就要求学校老师要认识这个规律,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弘扬人文就是在管理、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王校长介绍学校每年会举办很多社团活动,也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社团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内心才能和谐。
老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那么如今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一种关系,才能实现师生间的人文情怀呢?
王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其实一个中国的老师绝对比一个美国的老师更对学生负责,在教学工作中,也比美国老师更投入。”但是为什么如今社会上这么多舆论都在批评老师的种种不是,提出了老师的很多诟病,这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王校长提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里,老师的地位过高了,因此,对老师的师德要求也高。二是老师自身也存在问题,例如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教育方式有限,教育手段单一,大众对老师的要求严格,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表扬、鼓励学生,不能惩罚学生。面对以上挑战,王校长觉得作为一个教师,就要接受这些挑战并适应这样的大环境。如今的老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并没有以前那么具有权威。师生关系更加讲究民主、平等,从而要求老师具有一种人文情怀。说到这里,王贤明校长不禁发出感慨:做一个好老师也不容易。
此外,王校长还指出,教师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因为你教育一个学生,说一遍两遍很简单,但是改变一个人往往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需要一个老师有极大的耐心,有时候甚至比对自己的孩子更有耐心。二是老师教育学生要有一定的方法,不能光用说教。他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他曾听过一个报告,讲如何教育在学校里奇装异服打扮的学生。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教育、批评,那学生根本就听不进去,甚至还会感到很反感。王校长开玩笑地说有时候一个老师说的把自己都感动了,不一定能感动的了学生。所以当时的老师只给学生们放了一组照片,青年时期的******,生活中的玛丽莲·梦露,一些很受学生喜爱的娱乐明星等等,让学生自己通过看照片感受到什么样的服装穿在自己身上才是最有朝气,最能体现学生的青春与活力的。
王校长受到启发,也把这种教育理念推行到自己的教育中来。例如,看到同学们乱丢垃圾的行为,他不会像一般老师一样在开班会时指出这个问题,并教育大家一番,因为这样是没有实际效果的。他会偷偷地把学生丢垃圾和站在垃圾旁的人的照片拍下来让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会,真正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同时,王校长对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一些原则也提出了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不在教室里公开训斥学生。他指出,老师在教室里教育学生是一种垂直式的,教训的口吻。而现在的交流手段变得多样化,可以用谈心、聊天等方式。二是与学生谈话的姿态是“谈话时声音尽量要轻,一定要让学生坐下来谈”,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平等,近而产生信任,这样的交流才会有效果。三是尽可能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人。王校长严肃地说道:“教育是建立人的尊严,而不是剥夺人的尊严。”哪怕是老师,也不能轻易伤害到学生的尊严。
梦想教育让学生重拾失落的梦想
高考,在中国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制度,很多人把它看做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如今,社会上很多人也在批判高考制度,觉得它是中国教育失败的最终根源。王贤明校长认为单纯地把中国教育制度的诟病归结于高考制度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中国的高考来源于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一度也选拔了很多人才。孙中山曾经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溯源穷流,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人才制度。”这里讲的“中国的考试制度”主要是指科举制度。而高考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确实为国家高等教育选拔了人才。同时,王校长指出高考给了人们一种“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号,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此外,高考带给人一种竞争的压力,对如今的青年人来说,这种竞争压力是一种必要的磨炼。
因此,王校长提出高考制度本身没有错,改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高考。他认为主要思考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考对人的意义是什么。二是怎样使学生有选择性。三是高考内容怎样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如今全社会的眼光都把高考放大化,高考在某些人眼中成了衡量人成功与否的唯一形式。虽然高考作为一个执行了几十年的制度,有些诟病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但可喜的是,近几年,高考制度也有一定的革新。例如高考形式由一年一次变成了一年多次,像英语的听力考试;另外自主招生的形式也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
很多时候学生把高考作为自己的梦想,所以“梦想”这个词,从小到大,都挂在我们的嘴边。但似乎被提的太多而失去了它本来的色彩,很少有人在真正思索梦想到底是什么。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小时候心中都怀着一个懵懂的梦,幼儿园的孩子脑中充满着七彩的梦;到了初中,学生已经很少再提起梦想了;高中的学生已经很茫然,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所以王贤明校长指出学生“梦想失落”是如今教育中一个很大的缺失。
王贤明校长提出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梦想的含义。第一,生命的意义,人活着要思考生命的价值,找到生命的价值,进而实现生命的价值。学生必须去思考自己身上的使命感。第二,生活的目标,简单讲就是长大之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学习好是为了什么,学习要进步是为了什么等等。老师教育学生不能简单的一遍遍重复这些空虚的话,而是先让同学们思考这些问题,找到自己丢失的梦想。“一个人只要有梦想,坚持三年,他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坚持十年,他会变得与众不同;坚持三十年,他就是一个成功伟大的人。”所以,王贤明校长觉得如何唤起学生心中最初的梦想是教育的关键。
谈到梦想,王校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得出他心中也一定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一个为成功欢呼,渴望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这句话使人印象深刻。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跑步比赛中,有一个人冲刺后拿到第一很兴奋,在场上大声欢呼,这说明他很在乎这次小小的比赛,所以最后他超过了其他人,拿了第一。王贤明校长在平常的小细节中很注重梦想意识的培养。例如在颁发奖状的时候会对学生提出要求,必须双手接奖状,接完后要双手高举。虽然这看上去只是一件小事,有的学生也许会觉得这老师过于苛刻,对这种小事也会有要求,但恰恰是这种小事,更要引起注意,不能让学生觉得这件事无所谓。
当然,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落实到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去。王贤明曾经在校园里推行“校园百家”、“校园之星”等活动,就是为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一个人如果连心愿都没有,灵魂该往哪儿走”。人往往就是为了那么一个小小的心愿活着,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很多人的梦想变得很物质化,但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是最纯真的梦想,核心是做怎样一个人。王贤明校长在鄞州中学创新班的开班仪式上画出了一条梦想之河,可以承载孩子的梦想。他曾经带着一千多名学生去奉化野营,晚上大家举办篝火晚会,一起躺在草坪上仰望星空,点着烛光,许着心愿,回忆感受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对于“梦想教育”这个理念,王校长表示也会一直发展下去。在新校园的筹划中,王校长也会把梦想放进去。据王校长透露,校门口大大的草坪,可以放养鸽子,在夏天的夜晚,学生也可以躺在草地上看星星,面对着璀璨的星空,大家畅聊着各自的梦想,该是很惬意的。另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新校园里的高塔。这座高达四十几米的塔,目的就是要激起学生内心能登上塔顶的梦想,让学生以登上塔顶,在塔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为荣。
书香校园传递有效教学
王贤明一直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据他对学生的了解,读书的问题不是同学们不爱看书,而是喜欢什么类型书的问题。他认为,同学们对那些言情小说、科幻类等图书是喜欢看的,所以,学校要做好引导工作,把同学们的阅读倾向给纠正过来。
对于他所倡导的“书香校园”,王贤明校长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学校是什么?”“学习是什么?”以及“学生是什么?”据他阐述,学校的旧称是书院,是学习的地方;学习就是读书,是读书的过程;学生也叫书生,是读书的人。但是,他觉得书距离学生很远。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阅读,但是它是有限制的,无选择性的。图书馆有固定的开馆、闭馆时间,固定的借阅期限。同学们要是去早了,图书馆没有开馆,这会大大打击大家的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同学们会不愿意再到图书馆借阅书籍。说到这里,他提起了自己曾经在鄞州高级中学创建的“无门图书馆”。
王贤明校长认真地说道:“教育和阅读是紧密相连的。阅读是一种基本能力,是素养。”在他眼里,美国的考试实质上考察的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托福。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学校是能够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场所。他计划在鄞州中学的新校区建立一个一万多平方米的图书馆。新的图书馆将有5层楼,让同学们自主借阅,让书与学生的距离最近。
在注重学生阅读学习的同时,王贤明校长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鄞州中学共有18个学生社团,其中萌芽电视台、街舞社、漫画社等社团颇受学生喜爱。王贤明校长十分支持社团的各项活动,每当新生进来,学校会在校内的报告厅展开一系列的社团招聘活动,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心中所喜欢的社团。在他眼里,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以下三点努力:①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舞台。②学校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发展。播种下去长出来的不一定就是庄稼,也可能是杂草。因此,引导是非常重要的。③学校应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各种途径。以上这三点,是王贤明校长在鄞州中学对社团方面的管理方针与宗旨。
支持社团的存在与发展,并不代表可以放纵社团的活动,任由其发展。王贤明校长对社团的管理是相当的科学的,他对社团的发展与活动也有三个要求:①学生成立一个社团必须有良好的基本程序,即社团的主旨、意义、活动形式、辅导员、负责人等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②社团活动的开展要正常,有规律。这是害怕部分同学由于心血来潮而成立了学生社团,待到热情退却就放弃了社团活动的现象出现。③学校要对社团作出有效的管理,一般来说,学校团委负责管理相关的社团,学校必须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关的条件。同时,学校也要联合社团组织开展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最重要的是,学校应该通过对社团的评析,合理地引导社团发展。对于优秀的社团,王贤明校长还采取奖励的形式,鼓励同学们多多参加有意义的社团活动。
说到这里,王贤明校长很骄傲地告诉我们,有一个特别喜欢唱歌谱曲的学生向他送来了自己创作的校歌。这样的举动,着实令王校长颇为感动与骄傲。王校长表示很支持该生的爱好,让他把谱曲给音乐老师看看,并鼓励他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继续发展。
当然,一个优秀的学校不仅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要有优秀的成绩。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王贤明校长提出,有效教学实质上是对应试教育的延伸。有效教学就是怎样有效的应对高考、应对社会所关注的升学率。但是,他认为一味地追求分数跟升学率,而布置过多的作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是不科学的。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学生更加不爱听课,不爱学习,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他坚持,即使是追求应试,追求分数,也要是绿色的应试。学习上讲究低投入、高收益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个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
有效教学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是课堂和作业。关于课堂,王贤明坦言,现在的课堂教学多半都是“一言堂”或者是“满堂灌”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有个别同学是有效率的,而绝大多数的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从接受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教学是效率很低的。
为了更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王贤明校长还向我们讲解了上课与讲课的区别。讲课是单一的传输方式,它是缺少互动的,低效率的;而上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教学的方式。他进一步阐释,从认知论出发,听过的容易忘;讲过的记得牢;练过的掌握了。他说,据调查统计,单是简单地听老师讲课,只有3%的效率,而让学生讲过一遍之后,所产生的效率有15%左右,更不要说让学生随着教师练过了,那样效率可以达70%。因此,王贤明校长表明,课堂环节是教学的本身,只有当学习发生了,那么学生才会掌握足够的知识。如何建立起有效、互动的课堂是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关于作业环节,王贤明校长认为,虽然学生们完成的作业量是大的,但是题目针对性少。不仅如此,学生与教师之间也缺少反馈,多数同学对与老师批改的作业是不了了之的。而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也只是针对大多数的同学,照顾不到个别同学。为此,他给出这样一个等式“大量的练=机械的练=无效的练(甚至是负效的练)”。他认为,学校要做的事是让学生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来,在作业中感受学习的快乐。题海战术从现有的高考制度与形式来看,的的确确存在着一定的效应,但是它后患无穷。它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抵制学习,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肯定高考的同时,他也认为高考的制度、形式、内容等方面也存在着修改的必要。老师的备课、学生的预习、上课、课后练习、讲解、考试、辅导……这些在王校长眼里都是学习的一系列流程,是环环相扣的。有效的教学模式离不开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
四词办学方向“热爱尊严行动服务”
王贤明校长所取得的办学成果,与他个人的办学方针和处事原则是密不可分的。谈及他心目中的鄞州中学,他笑着告诉我们说:“我的办学方向可以用四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热爱、尊严、行动、服务’。”
关于热爱。王贤明校长指出,现在的情况是学生不热爱学习,教师不热爱工作。那么,如何将学生的热爱和教师的热爱很好地激发出来呢?王贤明校长向我们提出了三个“发现”。第一个是让学生和教师发现校园生活的意义。他笑着说:“现实中,校园和培训机构基本上没有区别。”但是,王校长始终坚持,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充满情趣的校园生活。他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爱好。而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让学生们参加自己喜爱的兴趣小组。爱好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更多的是帮助人们肯定自己,树立信心。王校长回想起自己当班主任的时候,班上的一个同学,人送外号“拖拉机”,这位同学虽然成绩各方面并不优秀,但是他喜欢长跑,跑得还很快。长跑作为该生的特长来说,为其找到了校园生活的意义。“至少,他不会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在这么偌大的校园里,同学们最大的生活环境是自己的同伴。王贤明校长强调,在校园里学会怎样与同伴相处,成为自己的朋友,怎么与他人交流,互相帮助这些人际交往都有助于同学们找到校园生活的意义。他会在军训的第一天,让同学们观看影片《十七岁不哭》,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走进高中生活。在寝室,他要求学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享。他要求同学们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东西送给室友或者交到的朋友。因为,学会分享才能赢得最好的朋友。
第二个是让学生和教师发现学习的意义。他认为,这是一种长期行为。所有的学科都是我们认识、观察、思考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是,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教学方法而学生又失去了学习的热情。王贤明校长向我们举例美国消费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谈到我们中国教育学生消费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记住“生产决定消费”等一系列的术语和名词关系,却没有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美国,教师会让学生深入到工厂车间了解生产的过程,让学生从最初的源头了解生产与消费。比如说学生手里的iphone,教师会让学生了解它的设计理念、流水线生产模式等,这样,学生可以全面正确地理解消费与生产,从而对知识的掌握得到很好的巩固。说到这里,王贤明校长还举了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等例子在实际方面的应用与教学。他提倡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加透彻得去理解书本上的理论,到实际中去解读课本知识。王校长幽默地解析道:“教学就像宁波人吃万年青菜干一样,要泡着,搅干了才好吃,干吃是不好吃的。”
第三点是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人只有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才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不同的使命。他曾经在开学第一节 课上,令学生观看图片,是一个不断缩小的地球。他欲借此告诉他的学生,人是渺小的。同时,他也播放了受精卵的受精、发育到生命的过程,以此来教育学生生命是渺小的,但是是神奇的。他希望自己的学生明白,人从出生一直到豆蔻年华,生命需要的是真切,浑浑噩噩是对不起生命的。他说:“我曾经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让每个学生回家查家谱。人是需要关照的,找到自己的身份与全体才能做事。”为此,王贤明校长曾经担任班导师的时候,让他的学生们写下自己在20岁之前要完成的20件事情。他说,这20件事可以是读一本传记、参加一次婚礼和丧礼、单独出去远行……事情不在乎大小,王贤明校长用心良苦地希望学生可以感受到这么生活的意义,从而热爱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活。
除了校园,王贤明校长鼓励同学们推开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他担任教师的日子里,他发现同学们为了学习,对季节的变化,对大自然已经变得麻木了。他说:“校园在窗外。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包含与人相处,走进大自然的。”
关于尊严。这是一个相对严肃的话题。王贤明校长十分注重尊严问题。教育是帮助人建立尊严的,建立强烈的身份意识的。从教师到学生,王校长从来不在大会上批评哪个教师和学生。即便是教师真的做错了,他也只会委婉地、单独地与其进行交流。许多人都没有身份感,是他对现状的了解。他坦言,很多教师在办公室抽烟或者做出很多有损自己尊严的事情。
初到鄞州中学,王贤明校长在他召开的第一次教师会议上指出:“做人要有尊严地生活,有成就地工作。”他认为,教师的尊严是靠自己的言行举止,自己的才华能力建立的。他向我们介绍到,学校里的朱老师,每年正月初三是不出家门的,因为他的学生们会在这一天相约前来看望他。而这位朱老师之所以这么受学生爱戴,是因为他可以在第一次进教室门的时候,就可以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姓名。王贤明校长称之为职业尊严。
同时,王贤明校长很坦诚地告诉我们,当有学生家长来送礼的时候,他会送他们三句话“你的东西给我了,如果我收下了,你的孩子放我这,你会放心吗?”“你觉得我收了,就会为你办事了,那么你会看得起我吗?”“我真的还没有穷到这份上。”看似简单的语音,正是王贤明校长建立自己职业尊严的真实写照。他始终认为,教育学生认知自己的身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每一次开学典礼,他总是向大家强调“鄞州中学的学生”这几个字。他说,这样有助于同学们自尊、自主、自爱。
关于行动。王贤明校长只是很简单地希望把自己的办学理念,教学思路很好地落实到行动中去,把校园里的每一件事情都做的有意义。
关于服务。王贤明校长给出了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的老师带有服务的心培养学生;明天,我们的学生也会有一颗服务的心。”他觉得服务是一个公民社会最基本的意识。鄞州中学是不设劳动课的,但那里的学生却有服务意识。每当图书馆、报告厅等公共场所需要打扫的时候,学校会给出一个通告,同学们会自愿参加到劳动中去。
以上四点,是王贤明校长对鄞州中学的规划方向,看似简单,实则任重道远。
“不计诲誉,赢得人心”
“不计诲誉,赢得人心。”这是王贤明校长对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肯定。他最希望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只有一个词,那就是“真诚”。有了真诚,世界会多一分理解。“生活、工作是由许多误解构成的,只要不是曲解,那么误解就可以存在。”王贤明校长泰然地说着。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可能是由于教育背景、人生阅历等因素造成的。真诚可以减少误解,我们要做的是善意地引导。待人以诚,正是王贤明校长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一直奉行的行为准则。他说:“作为的对错,实践可以证明一切。”采访到此,也就结束了,我们对王贤明校长的豁然作风表示由衷地钦佩。
采写:金苗姚高赛沈淑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