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的逻辑
10178300000006

第6章 纸币一声炮响,崩溃就从未停止过(1)

财政困难和政治腐败,致使第九界“会子”以后,陷于失控状态,币值每况愈下。至淳佑7年(1247),“会子”极度恶性膨胀,致使造新换旧制度无以为继。十七界“会子”每缗尚值铜钱300文,十八界每缗只能兑192文。南宋末年,200贯面值的“会子”甚至买不到一双草鞋。

“交子”名声久远,终于贪婪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的飞跃性重大进步,在经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纸币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宪宗时的“飞钱”。

汉武帝时因长年征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曾铸行次品“三铢钱”和“白钱”(用廉价的锡和铅等铸成的合金币)。同时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过“白鹿皮币”。是时禁苑多鹿,利用宫中收集的白鹿皮做币材,制成一尺见方、绣文装饰的“白鹿皮币”;规定诸侯觐见时须向天子购买这种皮币作为进献玉璧的垫衬,定值40万钱,远超皮币的实际价值,因为反对声高,旋即废止。这种皮币没有进入流通领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可算是纸币之滥觞吧。

“飞钱”亦称“飞子”或“便换”,出现于唐代中期的宪宗(805—820年在位)年间,当时商业繁盛,外出经商携带大量铜钱诸多不便。商人可到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各地区的藩镇节度使为加强与中央政府的联络,在首都长安设立的办事机构)付款换取一种凭证(文牒),载有去往地点和钱币数额,然后持此到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称“飞钱”。进奏院的这种业务收费不赀,元和七年(812年)时,每千钱“便换”汇费高达百文。

另一种“飞钱”系由民间“邸店遍海内”的一些私商经营。他们向不便携款远行的商人发放票据,利用总店与设在各地邸店之间的联系,商人可凭此“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所开联号票券核对无误)。这些私商相当于日后在国内外开设的钱庄的前身。

私商起先不收汇费,但因交通不畅,路途遥远,“飞钱”合券付款往往需时一两个月,实际上可由此获取利息收益。

“飞钱”本是一种汇兑凭证,不介入流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纸币,但其后有些买“飞子”者不复支钱,转相授受,成为一种变相的通用货币。这可能是宋元纸币产生的直接渊源了。

《宋史·食货志》有“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第一百三十四会子条)的说法。

北宋时期四川成都首倡的“交子”,是真正纸币的开端。

北宋时,全国货币没有统一。由于铜材不足,各地区货币多有铜铁钱混用或专用铁钱的,互不通用,而且禁止货币外流。

宋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需要足够流通货币。当时铜钱短缺,难以满足需要。例如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交易十分繁忙,不得已而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据载,“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于以携持。”(李攸:《宋朝事实》)当时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130斤重的铁钱;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因此客观上非常需要开发一种轻便的货币。

尤有甚者,宋朝经常遭受辽、夏、金等攻袭,军费和赔款开支浩大。使用纸币既便于异地交易,并防止铜铁钱流失,又有利于弥补财政赤字。

北宋时期的印刷工艺技术成熟,恰能满足携带方便而又能大量复制的要求。于是纸币——“交子”应运而生。

“交子”起初由私人富商自由发行。北宋初期,宋真宗(997—1022年)时四川成都有商家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凭证——“交子”,充当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付给铺户现金,铺户把存放现金的数额填写在楮纸(楮是一种落叶乔木,树皮是制造优质纸张的原料,桑皮纸和宣纸均属楮纸)制作的专用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存款人凭此可在异地提取现金,铺户收取每贯(一千文)30文即3%的酬金。这种专用楮纸券称为“交子”,当时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代金券凭证,而非货币。

“交子”可以随到变现,避免了携带铸币的麻烦;“交子”楮纸券印制精致复杂,有店号和发行人的印章、暗记和亲笔画押,套色间错,难以伪造。经营铺户多能恪守信用,所以很快建立了信誉,使用日益广泛。人们可用随时能够变现的“交子”支付货款,特别是大额交易更觉方便,于是“交子”逐渐发挥起了货币的功能。

随着这种货币功能的发挥,交子铺户发现,动用部分存款以扩大放贷能力,不至于危及“交子”信誉。于是印刷发行统一格式和面额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推向市场,这种“交子”就是代表了铸币的信用纸币。

此时的“交子”只是民间发行的“私交”,尚未取得政府认可,交子铺户并非一律恪守信用。有些不良铺户会滥发“交子”,欺诈赖账,敛钱卷逃,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激起事端,引发诉讼。因此,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核准的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得地方官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交子”从民间商业信用凭证转进为官方法定货币。官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监管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禁民间私造。这是中国最早由中央政府主持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是世界上公认发行最早的官方纸币。

“官交子”发行额有限制,设置金属铸币准备金(钞本),规定分界(分期)发行。起先规定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首界交子发行1256340贯,以四川铁钱36万贯为准备金,准备金率为28%,交子与钞本间约7成的差额,便是政府收获的铸币税了。“官交子”的流通范围最初基本上限于四川境内,其后逐步扩大到了其他地区。

神宗时,放宽规定,一次印行的“交子”可连用两界,相当于发行额增长一倍,“交子”开始贬值。哲宗时,由于无限制地增印,“交子”严重贬值。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朝廷改“交子”为“钱引”,以代替贬值的“交子”。“钱引”以缗为单位(每缗合一千文),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较精良,但不置准备金(钞本),不许兑换铸币,而且随意增发,因此不久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自宋仁宗时官办“交子”算起,到南宋亡国的250多年里,先后在北宋发行了“交子”“钱引”“小钞”和地区性的“两淮交子”,在南宋发行了“会子”“银会子”“关子”“公据”以及地区性的“湖北会子”等多种纸币。其中流通时间最长的是北宋的“交子”,发行量最大的则是南宋的“会子”。

据说,著名的传世北宋“交子”钞版已被日本人收藏。可靠的“交子”样本至今尚无发现。

南宋经济倚重海外贸易,钱币大量流失海外,致使纸币使用更加普遍。

南宋初年,发行过一种代替白银流通的“银会子”,以钱为单位,面额分为1钱和半钱两种,每年换发一次,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银本位制纸币,但只限于局部地区使用,没有在全国流通。

南宋主要的纸币是“会子”。“会子”首先起于民间,1160年临安府知府钱端礼改由政府出面发行“会子”,随后推广至全国范围发行。起初“会子”由临安府印造,以10万缗铜钱作为发行准备金,“会子”与铜钱的比价保持在每缗值770文左右。

“会子”发行之始,宋孝宗曾对大臣说过,“朕以‘会子’之故,几乎十年睡不着”(洪迈《容斋三笔》卷十四)。可见当时朝廷对发行纸币之谨慎和重视。

乾道四年(1168年),为了保障币值坚挺,防止伪钞流通,政府改革发行制度,议定立界限(期限)额发行“会子”,期满回收。“三年立为一界,界以一千万缗为额”(《宋史·食货志》卷181)。

南宋面对强敌金国与蒙古夹击,长期战乱致使国库空虚,财政窘迫。政府最方便的对策,除了增加税收外,就是加大纸币流通量。淳熙三年(1176年),户部令三界、四界会子各展期3年,以后,乃至展期10年、20年之多者,新旧会子同时流通,加剧了流通货币的膨胀。

淳熙四年(1177年)第四界开始,发行准备金不再增加。随着纸币发行额的迅猛增长,钞本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到了12世纪60年代,钞本仅为六十分之一,最终索性就无钞本发行了。

财政困难和政治腐败,致使第九界“会子”以后,陷于失控状态,币值每况愈下。至淳祐七年(1247年),“会子”极度恶性膨胀,致使造新换旧制度无以为继。十七界“会子”每缗尚值铜钱300文,十八界每缗只能兑192文。南宋末年,200贯面值的“会子”甚至买不到一双草鞋。

南宋度宗(1265—1274年)咸淳初年,采用佞臣贾似道建议,废“会子”而发行新纸币“关子”,号称“金银关子”。一面增加楮币的流通量,一面下诏“严申减落之禁”,好比自欺欺人,根本不能挽回信用。结果是“‘关子’行,物价顿踊”(《宋季三朝政要》),通货膨胀达到了南宋最高峰。南宋的国运也走到了尽头。不数年,元兵南下,“会子”“关子”便与宋偕亡。

帝国如风,“元宝钞”大起大落

元朝(1279—1368年)延续和发展了宋代的纸币制度,以纸币为主要通货,是中国古代史上纸币流通最为通行的全盛时期,管理制度也有了重大改进。

元朝版图辽阔,诸汗国横贯欧亚。国家发行的纸币,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非常便捷。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年)在1275—1292年两度游历中国。他在1298年发表的游记中惊奇地说:“纸币流通于大汗所属领域的各个地方,没有人敢冒着生命危险拒绝使用……用这些纸币,可以买卖任何东西,可以换取金条。”“可以确凿断言,大汗对财富的支配权,比任何君主都来得广泛。”他向欧洲和世界详细介绍了中国的纸币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情况。美国当代学者劳伯特·坦普尔(Robert G.Temple)在他的《中国英才》(The Genius of China)中如是说:“最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

由于南宋殷鉴不远,蒙元王朝特别制定了详尽的信用货币法规《至元宝钞通行条例》。设立“钞券提举司”垄断货币发行;拨足丝和银为钞本来维持纸币信用;允许民间以银向政府储备库换钞或以钞向政府兑银,同时严禁私自买卖金银;对于伪造纸币,以伪造的数量、规模来定罪轻重,从受刑时间、罚没财产数量直至死刑都有明细规定;所有钞券均可完税纳粮;明令白银和铜钱退出流通,确立交钞的法偿地位。如此定制,可谓世界史上首创银本位纸币制度。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印发“中统交钞”和“中统元宝交钞”,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印发“至元通行宝钞”,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曾发行“至大银钞”。

元世祖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收兑江南当时流通的南宋纸币即“关子”“会子”,禁用铜钱。“中统交钞”则由木版印刷改为铜版印刷。这样,全国的纸币就统一了。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元朝早熟的信用纸币制度,因为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局限性而悲剧性地走向了反面。那个依靠爆发性武力而起,但如风而逝的庞大帝国,不存在起码的权力制衡机制,也无力形成一个支持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社会大环境,即便订了个好制度,也没有可靠履行的保障。日趋腐化的蒙元皇室,受到巨大短期收益的诱惑和面对连年对外用兵造成的财政压力,很快就自坏成法,超发纸币,失信于民。短短二十年后,宝钞便贬为原值的十分之一。之后,政府进一步滥发宝钞,元末米价竟比元初上涨六七万倍。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并自铸货币,俨然一朝之政,但这些政权货币都是昙花一现,不久均为大明敉平。

拿着强权当信用,谁都逃不掉纸币崩盘

明朝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深明元朝倾覆的基本原因之一在于币制崩坏,但出于缓解财政压力、强化中央集权、置贵金属于政府掌控之中、降低交易成本等考虑,明廷仍决定采行纸币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制度。洪武八年(1375年)立钞法,颁行“大明通行宝钞”,这是有明一代印发的唯一钞票。票幅面积为338×220毫米,是中国和世界上迄今为止票幅最大的纸币。

“大明通行宝钞”的发行,与宋元纸币不同,完全违背了信用准则,不设发行准备,又不分界(期)发行,是长期全面流通但无储备担保的“信用纸币”。而且只出不进,亦即一方面发钞支付军饷和政府采购以及单向兑入金银,另一方面收取租税时却不收宝钞只要白银或搭收少量宝钞。如此行事,纵有严刑酷法和种种补救措施,随着发行量无限扩大,不久就开始膨胀贬值,沦为“无信用的信用货币”。不及百年,其值仅为最初的千分之二三,民间视同废纸,宝钞流通名存实亡。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明廷规定入库一律为金银,无异于宣判了宝钞的死刑,回归贵金属货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