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弱点的转换(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10162500000002

第2章 克服弱点的原则(2)

忧虑就像不停地往下滴的水,而那不停地往下滴的忧虑,通常会使人心神失常,甚至自杀。

忧虑犹如地狱的烈火,它比生理的痛苦更激烈百倍。比方说,如果你长期忧虑下去的话,你有一天就很可能会得狭心症——最痛苦的病症。这种病要是发作起来,会让你痛得尖叫,跟你的尖叫比起来,但丁的《地狱篇》听来都像是“娃娃玩具国”了。到时候,你就会跟你自己说:“噢,上帝啊!噢,上帝啊!要是我能好的话,我永远也不会再为任何事情忧虑——永远也不会了。”

“你爱生命吗?你想健康长寿吗?亚历西斯·卡瑞尔博士提供了最好的保健方法: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城市中,只有那些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才不会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

你是否能在现代城市的混乱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呢?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答案应该是:“可以的。”绝对可以。我们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比我们所认为的要坚强得多。我们有很多也许从来没有发现的内在力量,正如梭罗在他不朽的名著《狱卒》里所写的:

“我不知道有什么比一个人能下定决心改善他的生活能力更令人振奋了……要是一个人能充满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做,下定决心过他所想过的生活,他就一定能得到意外的成功。”

相信本书的很多读者都会有像奥尔嘉·加维的那种意志力和内在的力量。他住在爱达荷州,在最悲惨的情况之下,发现自己还能够停止忧虑。每一个信念坚定的人都应该确信,无论什么样的人,只要应用这本书里所讨论的这些很古老的真理,就永远不为忧虑击倒。

下面就是奥尔嘉·加维的故事:

“8年半以前,医生宣告我不久于人世,会很慢、很痛苦的死于癌症。国内最有名的医生——梅奥兄弟也证实了这个诊断。我走投无路,死亡就要扑向我。我还很年轻,我不想死,绝望之余,我打电话找到了我的医生,告诉他我内心的绝望。”

“他有点不耐烦地拦住我说:‘怎么回事,奥尔嘉?难道你一点斗志也没有吗?你要是一直这样哭下去的话,毫无疑问,你一定会死。不错,你碰上了最坏的情况。好吧!要面对现实,不要忧虑,然后想点办法。’”

“就在那一刹那,我发了一个誓,我的态度严重得指甲都深深地掐进肉里,而且背上一阵发冷:‘我不会再忧虑,我不会再哭泣,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我常常想的,就是我一定要赢!我一定要继续活下去!’”

“在不能用镭照射的情况之下,我每天只能用X光照射十分半钟,连续照30天。但他们每天为我照了14分半钟的X光,照了49天。虽然我的两脚重得像铁块,我却不忧虑,也没哭过一次。我面带微笑,不错,我的的确确勉强自己微笑。”

“我不会傻到以为只要微笑就能治疗癌症。可是我的确相信,愉快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抵抗身体的疾病。总之,我经历了一次治愈癌症的奇迹。在过去这几年里,我再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健康过,这都多亏了这句富于挑战性和战斗性的话:‘面对现实,不要忧虑,然后想点办法。’”

在这一章结束的时候,再重复一次亚历克西斯·卡瑞尔博士的这句话:“不知道如何抗拒忧虑的人,都会短命而亡。”

增强自信

查理的一位朋友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和成千上万的人一样,陷入了一种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她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跑来向查理求助,“我将住到何处?我还有幸福的日子吗?”

查理极力向她解释,她的焦虑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之中,才五十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此伤痛和忧虑便会慢慢减缓消失,她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之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可怜的妇人是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好几年过去了,我发现朋友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

有一次,查理对她说:“我想,你并不是需要特别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无论如何,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培养新的兴趣,千万不要沉溺在往事的回忆里。”她没有把查理的话听进去,因为她还在为自己的命运自怨自叹。后来,她觉得孩子们应该为她的幸福负责,因此便搬去与一个结了婚的女儿同住。

但事情的结果并不如意,她和女儿都是面临一种痛苦的经历,甚至恶化到大家翻脸成仇。这个妇人后来又搬去与儿子同住,可也好不到哪里去。后来,孩子们共同出钱买了一间公寓让她独住,这更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一天她对查理哭诉道:“所有家人都弃我而去,没有人要我这个老妈妈了。”这位妇人的确一直都没有再享有快乐的生活,因为她认为全世界都亏欠她。她实在是既可怜又自私,虽然现今已61岁了,但情绪还是像小孩一样没有成熟。

许多寂寞孤独的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爱和友谊并非是从天而降的礼物。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欢迎,或被人接纳,一定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要想让别人喜欢我们,的确需要尽点心力。情爱、友谊或快乐的时光,都不是一纸契约所能规定的。让我们面对现实。无论是丈夫死了,或太太过世,活着的人都有权利再快乐地活下去。但是,他们必须了解: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

让我们再看另一个故事。

一艘正在地中海蓝色的水面上航行的游轮,上面有许多正在度假中的已婚夫妇,也有不少单身的未婚男女穿梭其间,个个兴高采烈,随着乐队的拍子起舞。其中,有位明朗、和悦的单身女性,大约60来岁,也随着音乐陶然自乐。这位上了年纪的单身妇人,也和我的那位朋友一样,曾遭丧夫之痛,但她能把自己的哀伤抛开,毅然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重新展开生命的第二春,这是经过深思之后所做的决定。

她的丈夫曾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她最为关爱的人,但这一切全都过去了。幸好她一直有个嗜好,便是画画。她十分喜欢水彩画,现在更成了她精神的寄托。她忙着作画,哀伤的情绪逐渐平息。而且由于努力作画的结果,她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使自己的经济能完全独立。

有一段时间,她很难和人们打成一片,或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出来。因为长久以来,丈夫一直是她生活的重心,是她的伴侣和力量。她知道自己长得并不出色,又没有万贯家财,因此在那段近乎绝望的日子里,她一再自问:如何才能使别人接纳她,需要她。

她后来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她得使自己成为被人接纳的对象。她得把自己奉献给别人,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给她什么。想清了这一点,她擦干眼泪,换上笑容,开始忙着画画。她也抽时间拜访亲朋好友,尽量制造欢乐的气氛,却绝不久留。没过多久,她开始成为大家欢迎的对象,不仅时有朋友邀请她吃晚餐,或参加各式各样的聚会,并且还在社区的会所里举办画展,处处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后来,她参加了这游湘轮的“地中海之旅”。在整个旅程当中,她一直是大家最喜欢接近的人。她对每一个人都十分友善,但绝不紧缠着人不放。在旅程结束的前一个晚上,她的舱旁是全船最热闹的地方。她那自然而不造作的风格,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人都愿意与之为友。

从那时起,这位妇人又参加了许多类似这样的旅游。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地走进生命之流,并把自己贡献给需要她的人。她所到之处都留下友善的气氛,大家都乐意与她接近。

虽然现在时代进步,医学发达,但我们的社会却有一种疾病愈来愈普遍,那就是处于拥挤人群中的孤独感。

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密尔斯大学,校长林·怀特博士在一次女青年会的晚餐聚会里,发表了一段极为引人注意的演讲,内容提到的便是这种现代人的孤寂感。“20世纪最流行的疾病是孤独。”他如此说道,“用大卫·里斯曼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寂寞的一群’。由于人口愈来愈增加,人性已汇集成一片汪洋大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居住在这样一个‘不具一格’的世界里,再加上政府和各种企业经营的模式,人们必须经常由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工作——于是,人们的友谊无法持久,时代就像进入另一个冰河时期一样,使人的内心觉得冰冷不已。”

那些能克服孤寂的人,一定是生活在怀特博士所说的“勇气的氛围”里。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一定要培养出与人们亲密的情谊关系。就好象燃烧的煤油灯一样,火焰虽小,却仍能产生出光亮和温暖来。

我们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须远离自怜的阴影,勇敢走入充满光亮的人群里。我们要去认识人,去结交新的朋友。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兴高采烈,把自己的欢乐尽量与别人分享。根据统计显示,大部分结过婚的妇女,都比先生活得长寿。但是,一旦先生过世之后,这些妇女都很难再创新生活。而男性由于工作的关系,基于工作本身的要求,他们不得不驱使自己继续进步。通常,夫妇当中,先生要比太太来得强壮,也更富进取性。妻子则大部分以家庭为中心,以家人为主要相处对象。所以,她对必须独自生活或追求个人的幸福,并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但是,假如她决心迈向成熟的话,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孤寂并不专属于鳏夫或寡妇。无论是单身男子或美丽的女王,无论是城市的异乡人或村里的流浪汉,都一样会尝受到孤寂的滋味。

几年前,有个刚从学校拿到证书的毕业生,只身来到纽约,准备大展宏图,为这城市带来一点光彩。这位青年长得英俊潇洒,受过良好的教育,也颇有阅历,自己也很为自身的条件感到骄傲。安顿妥当之后的第一天,他在白日参加了一个销售会议,到了夜晚,他忽然感到孤单起来。他不喜欢独自一人吃饭,不想一个人去看电影,也不认为应该去打扰一些在城市里的已婚朋友。或许,我们还可以再多添一个理由——他也不想让女孩缠上自己。

当然,他是希望能碰到一个好女孩,但那绝不是从酒吧或什么单身俱乐部一类的场所去随便挑一个来。结果,他只好在那个准备大展宏图的城市里,独自度过了寂寞凄凉的夜晚。

据了解,大都会的生活,有时是比小镇更会让人有孤寂感;而且,要在大都市里生活,有时更得花点心神去结交朋友,并让这些朋友接纳你、需要你。在去一个大都市之前,要先想好以后的日子——尤其是下班后的时间——要如何打发。你当然需要有些兴趣相同的人在一起,但你得先伸出友谊之手。

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其实有很多事情可做——你可以上教堂或参加同好俱乐部——都可以增加认识人的机会。你也可以选修成人教育课程——不但可以自我求进步,更可以得到同伴和友谊。但是,假如你只是默默一人在餐馆里吃饭,或在酒吧独自喝闷酒,那就无怪乎得不到什么情谊了。你一定得去安排或做些什么事。我们都知道纽约的地铁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交通网,但假如你不愿意先投下一个硬币,走进那个旋转门,整个地下铁路系统对你就没有什么用处。

有两个女孩,她们在纽约东区共租了一间公寓同住。两个女孩都长得十分迷人,也都有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其中一位女孩,以她的年纪来说,是相当具有智慧的。她认为居住在大都会的女孩——尤其是单身女孩——一定要仔细安排自己的生活,并计划自己的未来。她到一间教会去,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她还加入一个研讨会,甚至选修一门改进个性的课程。她把自己的薪水尽量用来与人交往,并开创出多彩多姿的生活内容。

她有适度而愉快的休闲活动,但对于社交关系则相当谨慎,尤其尽量避免暧昧不清的男女关系。

她初到纽约的时候,当然也感到寂寞——哪一个女孩不会有这种感觉呢?但是,她不是像某些男性一样,在海底潜游了半天,却只寻得一块海绵。她知道,自己一定要有计划。如今,她已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也时常去探访她。她与一位聪明的年轻律师结了婚,婚后生活十分愉快。这便是她强调“要达到目标”的结果——她得到了幸福快乐的人生。

至于另外的那个女孩呢?她当初也很孤单寂寞,却没有细心安排自己的生活。她四处到一些游乐场所或酒吧寻找朋友,最后只是加入了一个俱乐部——协助酗酒者的“戒酒俱乐部”!

请记住: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

消除忧虑的方法

你是否想找到一个快而有效的消除忧虑的办法——那种在你不必再多往下看之前,就能立即应用的方法?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由威利·卡瑞尔所发明的这个办法。卡瑞尔是一个很聪明的工程师,他创办了空气调节器制造公司,现在是纽约州塞瑞库斯市卡瑞尔公司的负责人,卡瑞尔公司世界闻名。这是解决忧虑困难的最好办法。下面是卡瑞尔先生的故事:

“年轻的时候,我在纽约州巴法罗城的巴法罗钢铁公司工作。有一次,我必须到密苏里州水晶城的匹兹堡玻璃公司——这座工厂花费好几百万美金建造的工厂,去安装一架瓦斯清洁机,目的是清除瓦斯里的杂质,使瓦斯燃烧时不至于伤到引擎。这是一种新的清洁瓦斯的方法,以前只试过一次——而且当时的情况很不相同。当我到密苏里州水晶城安装瓦斯清洁机的时候,很多事先没有想到的困难都发生了。经过一番调整之后,机器可以使用了,却并没有达到我们所保证的那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