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神医药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0159700000007

第7章 内科(1)

一、急症

厥症

姜附汤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僵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

【组成】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上咀。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加减】挟风不仁,加防风15克;兼湿肿满,加白术15克;筋脉挛急,加木瓜15克;肢节疼痛,加桂心15克。

顺气散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功用】顺气消痰,开郁补脾。

【主治】气中,昏迷痰塞,牙紧似中风,身冷无汗。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白芷、青皮、陈皮、乌药各3克,香附6克,炙草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水煎服。

通泄散

【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功用】涌味痰涎。

【主治】风涎暴作,气塞倒仆。

【组成】苦丁香(为末)9克,轻粉少许。

【用法】用水调匀灌之。良久涎自出。如未出,含砂糖1块。下咽涎出。

黄连定厥汤

【来源】《辨证录》卷五。

【主治】阳厥。忽然发热,一时厥去,手足冰凉,语言惶惑,痰迷心窍,头晕眼花。

【组成】黄连6克,当归15克,麦冬15克,玄参30克,贝母9克,菖蒲1.5克。

【用法】水煎服。

救逆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

【功用】滋阴潜阳,复脉救逆。

【主治】温病误用发散药,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汗自出,中无所主者。

【组成】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24克。

【用法】以水800毫升,煎取640毫升,分3次服。

【加减】脉虚大欲散,加人参6克。

救产止痉汤

【来源】《辨证录》卷七。

【功用】补气养血,祛风止痉。

【主治】新产妇人,血虚发痉,手足牵搐,口眼斜,甚则角弓反张。

【组成】人参15克,当归30克,川芎9克,荆芥(炒黑)3克。

【用法】水煎服。

启迷丹

【来源】《石室秘录》卷六。

【主治】忽然发厥,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鼾声,痰气甚盛者。

【组成】生半夏15克,人参15克,菖蒲6克,菟丝子30克,甘草0.9克,茯神9克,皂角荚3克,生姜3克。

【用法】水煎服。

回阳救急汤

【来源】《伤寒六书》卷三。

【功用】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主治】寒邪直中阴经,恶寒,四肢冷厥,战栗腹疼,吐泻不渴,踌卧沉重,或手指甲唇青,或口吐涎沫,或脉来沉迟无力。

【组成】熟附子、干姜、人参、甘草、白术、肉桂、陈皮五味子、茯苓、半夏各等分。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临卧入麝香0.1克调服。

【加减】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萸;无脉者,加猪胆汁5毫升;泄泻不止,加升麻、黄芪;呕吐不止,加姜汁。

接气丹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主治】真元虚惫,阴邪独盛,阳气暴绝;或大吐大泻,久痢虚脱等病。

【组成】沉香30克,硫磺(如黑锡丹砂子结,放冷,研为细末)、黑锡(去滓称)各60克,牛膝(酒浸)、白术(焙)、苁蓉(酒浸)各15克,丁香9克,川楝子(去核用肉)、木香、茴香(炒)、肉豆蔻(煨)、破故纸(炒)、桂心(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葫芦巴(炒)、阳起石(煅)各30克。

【用法】上药并砂子120克,并捣为细末,和匀,用糯米粉,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服50丸。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来源】《伤寒论》。

【功用】养血通络,散寒降逆。

【主治】素体血虚,内有久寒,又复外受寒邪,手足厥逆,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兼见头顶痛,干呕、吐涎者。

【组成】当归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炙),通草3克,桂枝9克(去皮),细辛1.5克,生姜15克(切),吴茱萸5克,大枣5枚(擘)。

【用法】以水400毫升,清酒4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接真汤

【来源】《御药院方》卷六。

【主治】阴病,手足厥冷,脐腹疼痛,真气不足,衰惫欲绝。

【组成】沉香6克,丁香6克,附子(炮裂,去皮、脐)12克,麝香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2枚(去核),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只作一次服饮。

调气散

【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主治】气厥。

【组成】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6克,藿香、甘草(炙)各24克,砂仁2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6克,入盐少许,以沸汤调服。稀涎散【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功用】涌吐顽痰。

【主治】膈实中满,痰厥失音,牙关紧闭,如丧神守者。

【组成】猪牙皂角(不蛀者,去皮、弦)30克(炙用),绿矾、藜芦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1.5克,或3~6克,用浆水调下。牙关不开者,斡开牙关灌之。

四逆加人参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四顺汤(《肘后方》卷二)、回阳饮(《医学集成》卷一)、人参四顺汤(《鸡峰普济方》卷五)。

【功用】回阳复阴。

【主治】阳气衰微,阴液内竭,四肢厥逆,恶寒脉微,下痢而痢忽自止者。

【组成】甘草6克(炙),附子10克(生,去皮),干姜4.5克,人参3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白薇汤

【来源】《全生指迷方》卷三。

【主治】郁冒,又名血厥。患者平居无痰,忽然如死,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

【组成】白薇30克,当归30克,人参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五磨饮子

【来源】《医方考》卷六。

【主治】暴怒暴死之气厥者。

【组成】木香、沉香、槟榔、枳实、台乌药各等分。

【用法】白酒磨服。

十香返魂丹

【来源】《春脚集》卷三。

【功用】芳香开窍,化痰安神。

【主治】痰厥中风,口眼斜,牙关紧闭,昏晕欲死,或诸风狂乱。

【组成】公丁香60克,木香60克,乳香60克,藿香60克,苏合香60克,降香60克,海沉香60克,安息香30克,麝香30克,香附60克,诃子肉60克,僵蚕60克,天麻60克,郁金60克,蒌仁60克,礞石60克,甘草120克,建莲心60克,檀香60克,朱砂60克,琥珀60克,京牛黄30克,冰片15克,大赤金箔300张。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甘草膏对白密为丸,金箔为衣,每丸重3克。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加减】如见鬼神,自言自语,或哭登高,姜汤送下;中暑卒晕欲死者,香薷汤送下;七情所伤欲死者,灯芯煎汤化下;夜寐怔忡,神魂游荡,重复又卧,醒后不知人事者,灯芯、赤金煎汤送下;孕妇怀胎七八九月,忽然晕厥,此为胎晕,人参煎汤冲朱砂送下;孕妇胎动,莲子心煎汤送下;小儿急慢惊风,天吊仰视,口吐痰沫,手足抽搐,薄荷、灯芯草煎汤送下;男女交合,脱阳脱阴欲死者,升麻煎汤送下。

白通加猪胆汁汤

【来源】《伤寒论》。

【主治】少阴病,痢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

【组成】葱白4茎,干姜3克,附子10克(生),人尿15毫升,猪胆汁3毫升。

【用法】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鹤顶丹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主治】痰厥。因内虚受寒,痰气阻塞,手足厥冷,麻痹,晕倒,脉沉细。

【组成】明矾30克,猩红15克(黄丹亦可)。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取1匙,入瓷器内熔化,乘热作丸,樱桃大。每服1丸,薄荷汤送服。

大已寒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主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疠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痢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阴气独胜,手足厥冷;伤寒阴盛,神昏脉短,四肢怠惰。

【组成】荜拨、肉桂各2千克,干姜(炮)、高良姜3千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粒,食后用米饮汤送下。

化痰铁刷丸

【来源】《御药院方》卷五。

【功用】化痰坠痰,止嗽定喘。

【主治】痰逆呕吐,痰厥头痛,头目昏眩,肺痿吐脓,声如拽锯。

【组成】白附子(炮)、南星(炮)、半夏(汤洗)、白矾(生用)各15克,寒水石30克(烧),干生姜22克,硇砂、轻粉各3克,皂角(去皮、籽)30克。

【用法】上药捣碎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服。

乌梅丸

【来源】《伤寒论》。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组成】乌梅300枚,细辛84克,干姜140克,黄连224克,当归56克,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人参84克,黄柏84克。

【用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夜,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加入蜂蜜杵2000下,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3次,稍加至20丸。

【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附注】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四逆汤

【来源】《伤寒论》。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踌卧,呕吐腹痛,下痢清谷,神衰欲寐;以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脉沉迟微细者。现用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失水,以及急性病大汗出而见虚脱者。

【组成】甘草6克(炙),干姜4.5克,附子10克(生用)。

【用法】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强人可将附子与干姜加倍。

【附注】方中生附子大辛热,温壮肾阳,祛寒救逆为君;干姜辛热,温里祛寒,以加强附子回阳之效为臣;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并缓解附、姜燥烈之性为佐、使。三味配合,具有回阳救逆之功。

四逆散

【来源】《伤寒论》。

【功用】疏肝和脾,解郁透热。

【主治】少阴病,阳郁于里,致患热厥;以及肝失条达,气郁致胆,手足厥冷,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脉弦细。

【组成】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等分。

【用法】上药捣碎为细末。白饮和服3克,一日3次。

【加减】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并主下痢;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腹中痛者,加附子;泄痢下重者,加薤白。

【附注】本方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

化虫散

【来源】《会约医镜》卷十三。

【主治】蛔厥腹痛,多似慢惊,但唇口紫者。

【组成】使君子(去壳)10个,雷丸、鹤虱、甘草(炙)、大黄(体虚者不用)、花椒、槟榔各6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大人6克,小孩3克,用猪肉煮汤调服。

太阳汤

【来源】《会约医镜》卷三。

【主治】寒中三阴,战栗厥逆,呕吐昏迷,唇青囊缩。

【组成】白术9克,干姜(炒)3~6克,当归4.5克(泄者不用),山药(炒)6克,附子6~9克(势危者用生附子,湿纸包煨热用),甘草(炙)3克,白芍(煨)4.5克,生姜3克,红枣3枚。

【用法】水煎服。或假热,拒格不纳,冰冷服。

加味解毒生脉散

【来源】《千家妙方》上册引。

【功用】强心护阴,清营解毒。

【主治】大肠杆菌败血症并中毒性休克。

【组成】西洋参15克(另煎对服),五味子10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天花粉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银花30克,麦冬30克,赤芍15克,远志15克,鲜茅根60克,川贝12克,犀角1.5克(对服),羚羊粉1.5克(对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本方所治大肠杆菌败血症而致中毒性休克,高热曾达40.3℃,继而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且有幻视,病情严重。此乃心气素亏,以致邪热逆传心包之故。症见高烧,口干咽痛,脉细数,舌绛少苔,实为邪已入营,气阴两伤;由于毒热炽盛,阻闭于内,不得透达,以致四肢逆冷,此乃热深厥深,阳极似阴之象。此时病邪嚣强而正气衰微,正不抗邪,若不积极扶正,则正气暴脱,故以强心护阴,清营解毒为法。方以生脉散、清营汤化裁,重用西洋参、麦冬合五味子以养心气,收敛耗散之精气;银花、犀角、羚羊粉、白茅根、丹皮、生地、知母、黄柏、赤芍清营解毒,凉血散淤;玄参、天花粉以加强养阴生津之力;川贝、远志调补心气,化痰散结,以防痰热阻闭心包。盖热邪已逆传心包,在热甚阴伤的情况下,势必灼液为痰,因而痰热阻闭包络,神志被蒙,已为必然趋向,用以预防痰闭,实为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