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学霸时代
10115200000010

第10章 独有的满分文章

江夏市一中某教室内。

每年中考的试卷都是集中在一中来判的,全市大部分的初高中老师都会被拉过来,分成一个个小组尽快的判卷子,两天内就会公布成绩。

一中的教务主任亲自带领一组,安排了老师们判卷子之后,他自己也拿出一叠试卷开始看了起来。

第一门自然是语文!

“今年的语文开放题不少,针对课本的议论题也不少,估计不会出现太高的分数。”

“对呀,今年文学学术界在讨论秦汉历史,连我们中考的试卷都影响到了,参加高考的学生估计也倒霉了。”

“这类题目大家都没什么准备,看这几个学生写的作文几乎都是一样的。”

“初中刚学会写作文不久,大多数学生都这样。”

老师们一边判语文试卷,一边和熟人低声的聊天。

刘老师判完两份卷子,突然看到了一张空白的试卷,只见试卷第一页上洁白一片,一个字都没有,不由地瞪大了眼睛低声道:“语文还有人交白卷的?”

周围几个老师都好奇地探头凑上来看了一眼,因为语文交白卷的实在是少,不少议论题目都是开放性的,胡诌几句附和主流的个人观点上去,也是能混一点分数的。

可是,这张卷子是真的很干净整洁,真的是一个字都没有写。

“呵呵,老刘,习惯就好。”

一个和刘老师熟悉的老师笑着说道,然后继续自己的任务。

刘老师倒是不在意,反正也不是他的学生,他现在带初二。当下他正要写零分的时候,心中想了想,又翻到了第二页确定看一下是不是真的一个字都没写。

“咦?”

刘老师的视线一扫,这一页也都是空白。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最后两道大题上,一道开放性论述题,一道作文题,两道题一共六十分。他本以为这两道题也会是空着的,毕竟前面那些题目比这两道题简单多了都空着的,没想到这两道最难的大题竟然写的满满当当?

而且,这字迹,非常的不错,很飘逸,看着赏心悦目!

刘老师看向倒数第二道的论述题的答案,侧面描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

刚刚看到答案题目,他就瞪大了眼睛,看着那潇洒飘逸的字迹,不自主地念了出来:“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周围不少老师都被吸引了,因为这篇古文是写的抑扬顿挫,不管是念着,还是听着,都很是顺畅舒服。

现代人念优秀的古文就是如此,其中的字词念起来很是顺畅,会让人忍不住念下去,这也是古文的魅力之一,听到就会觉得很有气势。

“老刘,你念的是什么?”

一中教务主任小组长方学书看向刘老师,面色凝重地问道。

这古文的水准,他们在场的老师都是极度认可的,绝对是在他们之上的,具体是什么水准,他们刚听了大部分,还不知道。

刘老师激动地将手中的一叠卷子拿起来,指着那几乎全空白的卷面说道:“这是这位考生在语文的论述题上的文章,写的太好了,真的写的太好了,是一篇极其精彩的赋。从描述阿房宫的奢侈来表现秦始皇的骄奢淫逸,侧面表达了秦王朝的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秦始皇的生活作风,自大,骄奢淫逸……”

刘老师的声音甚至都有些颤抖:“这篇古文,我都不太敢评价。”

这个小组周围的几十名老师都被惊呆了,他们刚才还以为刘老师念的是某本古书上的文章,没想到,这竟然是一个初中考生写的文章?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然后几个邻桌的老师急忙凑到刘老师那里去看,因为碍于规矩的原因,他们不敢直接走过去。

方学书身为小组长,急忙起身走过去。他一把拿起刘老师手中的卷子,然后就直接念了起来:“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好好!好文章!这个必须给满分。”

方学书忍不住赞叹地说道,随后目光看到这个卷子上面都是空白,随手翻到第一页,也都是空空如也,没有答一道题,顿时皱眉道:“这个考生就写了最后两道题?”

刘老师也严肃而疑惑地道:“对,这名考生就答了最后两道题,前面全部都是空白的,不知道为什么。以他这篇古文的水准来看,前面的题目不太可能不会做!”

另外有眼睛尖的老师立即喊道:“看他的作文也是文言文!”

方学书急忙翻到最后一页的作文页面上,顿时看到了那飘逸地字体:六国论!当即他双眼就是放出一层精光,急忙就念了出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教室内瞬间变得静悄悄的,所有老师都凝神静听组长方学书念这篇文章,每个老师的眼睛都在放光,这篇作文古文的文章,不比之前的那篇阿房宫赋来的差,甚至就论述性而言,还在阿房宫赋之上。

六国论!

好一个六国论,直接论述六国被秦国所灭的原因,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关键是这篇论的遣词造句绝对都是极高水准的!

啪啪啪~

有一个老师忍不住鼓起掌来,这文章听的他是心潮澎湃,其他老师也都急忙送上掌声,纷纷心中赞叹不已,这名考生的作文太让他们惊艳了。

可是,为什么他前面的题目都是空着的呢?

所有老师都想不太明白。

方学书一遍读完,自己也是激动的满脸通红,面对大家的掌声,很是不好意思地道:“好了,大家停下,别给我掌声,我就是读了一遍而已,这篇文章真的是太好了,太让人惊艳了……六国论,好一个六国论,好一个阿房宫赋……这两篇文章都必须满分。”

刘老师第一个答应道:“对,方主任说的对,这两篇文章必须给满分。而且这两篇文章水准太高,我们都没有资格评论。所以,我建议方主任把这两篇文章上报给教育局,如果可能的话,我建议这一届所有考生的语文作文和论述题都不能满分,只有这两篇文章满分,才能显示出这名考生的水准。”

此话一出,教室内安静下来,所有老师都皱眉思考起来,方学书稍微思考了一下,随后就一挥手,大气地道:“好,我这就上报给教育局,把刘老师的建议提上去。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们这一届出现这样的好苗子,一定要好好的表扬宣传一下才行。如果其他的论述文章和作文也能这两篇文章一样满分,那对这位考生来说就太不公平了。”

其他人老师也都纷纷附和。

“对对,方主任和刘老师说的对,我也附议。”

“我也附议,建议只给这两篇文章满分,其他的文章再好都要扣至少五分才行!”

“五分倒不至于,但是再好的作文摆在这两篇文章面前,至少都要扣一分以示尊重。”

方学书对大家挥挥手,道:“好了,大家继续判卷,我带这份试卷去找找领导。”

说着,方学书利用小组长的权力将这一叠试卷解开,然后拿出这一张卷子之后再次重新封装上,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学生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