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1009400000003

第3章 人生需要真正的信仰(2)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照此修行,不但可以使自己获得幸福,还能够造福他人,成就大事。

多情乃佛心,不俗即仙骨。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将人做好了,那就离佛的境界不远了。许多人一心修佛却忽视了做人的根本,其实是曲解了佛理的真义。父母时常对孩子们说,不求成材但求成人,而佛祖对于人们的期盼恐怕是,不求成佛但求成人啊。

安贫乐道,未必就是不思进取

生活有时是一个圈,无论得到了多少,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由此看来,安贫乐道未必就是不思进取。梁实秋在《雅舍小品·图章》中也说过,“安贫乐道的精神之可贵更难于用三言两语向唯功利是图的人解释清楚的了。”

下面听听一个渔夫与银行家的对话吧,其中隐含着佛道的深刻哲理。

银行家在一个沿海小渔村碰到了刚刚靠岸的一艘小渔船,船上只有一个渔夫,却载着几条大的金枪鱼。银行家夸奖渔夫捕鱼的本领好,并且问他捕到这些鱼需要多长时间。

渔夫回答说:“要不了多长时间。”

银行家接着问:“那为什么不多干一会儿,多捕一些鱼呢?”

渔夫说:“这些鱼足够一家人吃的了。”

银行家又问道:“那你剩下的时间都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我睡个好觉,钓钓鱼,陪我的孩子玩耍,陪陪我的妻子玛丽亚;每天晚上我都会到村子里去,和朋友们吃吃饭,弹弹吉他。我的生活非常充实。”

银行家说:“我是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也许我可以帮助你。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捕鱼,挣钱买一艘更大的渔船,用这艘渔船挣来的钱再买更多的渔船,这样你就拥有一支船队了。你不用再把自己打来的鱼卖给中间商,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商,或者自己做批发零售。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村子,到墨西哥城,然后到洛杉矶,到纽约,让公司的业务发展壮大。”

渔夫问道:“但是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银行家回答:“大约15到20年吧。”

“然后怎么样呢?”

银行家笑了笑说:“到时候你就可以申请上市,向公众出售公司的股份。你会成为富翁,拥有数百万财产。”

“数百万……然后怎么样呢?”

银行家说:“你就可以退休了。你搬到海边的一个小镇上,可以一觉睡到下午,钓钓鱼,陪孩子们玩耍,陪陪妻子,每晚到镇上和朋友们吃吃饭,弹弹吉他。”

渔夫回答说:“难道这些不是我现在就已经在做的事吗?”

银行家无言以对。

安于贫困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不要被现实与名利所扰,便会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与佛家的持戒之道是一脉相通的。明代施惠在《幽闺记·士女随迁》中说:“乐道安贫巨儒,嗟怨是何如,但孜孜有志效鸿鹄。”如果沉浸在世俗名利中不能自拔,一心追求欲望的满足,那么还不如在宁静的海边享受简单的幸福。

审视自我,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前行

人的一生,要想走向成功,必须有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便犹如大海上没有舵的帆船或看不到灯塔的航船,就会在暴风雨里茫然不知所措,以致迷失方向。无论怎样奋力航行,终究无法到达彼岸,甚至船破舟沉。现在有的人一生忙碌,但一事无成,便是因为没有目标,导致人生的航船迷失了方向。

塞涅卡有句名言说:“如果一个人活着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有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有的人设定了目标,但却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放弃了目标,画地为牢,限定了自己的理想高度。如果自己在追梦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便要审视自己的目标是否可行,自己的选择是否有所偏差。如果目标与方向没有错,就应该朝着既定的目标量力而行、避开弯路。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二斤半的衣单,计划远行。临走时便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道:“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皈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消息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去。”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再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我用功就是因缘不合。反观同参的道友们一个个都契机地回归根源。目前在我心的深处,萌发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道:“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大鹏鸟与小麻雀的惭愧。”

广圄禅师装着不解似的问道:“怎么样的大?怎么样的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它已经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禅僧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谚云:“人比人,气死人。”比较、计较,这是烦恼的来源,怎能透过禅而悟道呢?聪明、机智,大鹏鸟一展翅千八百里,但不能飞越过生死大海。小麻雀与大鹏鸟只不过想对而言有快慢、有迟速,而禅是要从平等自性中流出的。所以道岫禅僧一旦除去比较、计较,回归到平等自性中来,就能有所悟了——审视自我,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才是正经之道。

尽善尽美,用现实的方式去实现理想

佛家告诫自己的信徒,要不辞辛苦去追寻心中的道,积极入世,在追寻的过程中,选择一种积极的方式,入世寻道。同样的道理,面对人生的选择,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尽善尽美。

渔竿和鱼篓:这是一个在佛门中广为流传的智慧故事。

有两个年轻人出外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地方距离最近的村镇也有几百公里。眼看着所带的食物都没有了,而要返回家乡又是不可能的。

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位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根钓鱼竿,鱼篓里还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

老人说:“从这里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七天的路程,我手里的两样东西分别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看着渡过难关吧。”

老人请他们自己选择,要么要鱼篓里的那些鱼,要么要钓鱼竿。

说到这里,很多人想到了一句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而,结局却不是这样。

年龄大些的要了鱼篓里的鱼,他说:“我没有力气钓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他拿着鱼篓就上路了。年轻一些的拿了钓鱼竿以后,心里想:有了钓鱼竿就去找有鱼的地方钓鱼,这样边吃边走,也没有问题。他很高兴地从老人手里接过钓鱼竿就上路了。

几天以后,拿了鱼的那个人把鱼都吃光了,但是他仅仅走了一半的路程,在他要开始下一半路程的时候,他饿死在了路上。而拿了渔竿的人呢?他拿了钓鱼竿以后就寻找能够钓到鱼的地方,当他距离有鱼的地方还有十几公里的时候,他再也爬不动了,他也饿死在路上。

过了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来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样,他们在山穷水尽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手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钓鱼竿,一样是有些鱼的鱼篓。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后就走了。

两个年轻人是好朋友,他们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能钓鱼的地方,边钓鱼边向有人烟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果然,他们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又找到了有鱼可钓的地方。他们一个上午就钓到了十多公斤鱼。然后,他们把钓的鱼晒成了鱼干,继续向前走。不久他们又发现了可以钓到鱼的地方,他们又钓了很多鱼。十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当你抛弃理想、只有现实的时候,你一定会走向一个死胡同,因为从来没有一种现实能够满足人类,人类欲望的丘壑永远难以填满;而当你为了理想而抛弃现实的时候,你会变成一个虚拟的英雄,很快你就牺牲了,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诚恳的,没有一个人是好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把持着自己的理想;同时你又要看到现实,用现实的方式去实现理想。这样,你的整个人生才可以做出自己要做的事,走出自己要走的路。

立足长远,作一次有计划的旅行

成功,是每一个奋斗者的热烈企盼和向往,是每一个奋斗者为之倾心的夙愿。而对成功的追寻就像是一次出门旅行,比如说到近郊的乡下,一天在那里吃上三顿,回来了肚子还饱饱的;假如走一百里路呢,就不同了,得带一点干粮,说不定要两三天才能回来;如果走一千里路,那就要准备带两、三个月的粮食了。

因此前途远大的人,就需要远大的计划,在计划的推动下,人才能够被激励、鞭策,处于一种昂扬、激奋的状态下,去积极进取、创造,向着美好的未来挺进;眼光短浅,只看现实的人,恐怕只能抓住今天。我们应该做的不只是拥有今天,还应该抓住明天、后天,抓住永远。

作为一个尚未取得地位的年轻人,应当志存高远,但计划也必须是符合内心的渴望并切合实际的。如果你只是含含糊糊地给自己制定一个大概的计划,希望在行动的过程中再加以调整或更改,那么,即便你的计划再远大宏伟,也只能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

有些人的计划用笼统的词句表达,比如说:“当一名成功的医师。”有的则比较具体,如:“要发明能有效治疗胃痛或头痛的药物。”广泛的事业计划也有用,因为它们有整体的观点,可以解放想象力,帮助我们探究所有可能的选择。但是,广泛的计划却不能使我们确定自己所要做的是什么。由于这个缘故,我们需要具体的事业计划。

如果暂时无法达到中心计划,不妨设定一个较小、较易达到的计划,并竭力工作直到达到。举例来说,找出更快、更有效率的方法来完成每天的例行工作,或者是趁自己精力旺盛的时候先选做最难的工作,简单的则稍后解决。许多小的成功终会引来更大的成就。

俗语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一天建不成辉煌的罗马,那就让我们专注于建造罗马的每一天。这样,把每一天连起来,终将会建成一个美丽辉煌的罗马。

在四川一个偏远的大山里,有一座很少有人去的寺庙。寺庙里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很贫穷,穿着衣不蔽体,吃得也很简单,身体瘦瘦的;另一个和尚很富有,穿着丝绸的衣服,吃着上等的食物,大腹便便,脸上油光发亮。

当时,人们都认为南海(今浙江普陀)是个佛教圣地,很多外地的和尚都把能去一次南海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 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通穷和尚,突然大笑起来。

穷和尚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就说:“怎么了?”

富和尚问:“我没有听错吧!你想去南海?你凭借什么东西去南海啊?”

穷和尚说:“带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行了。”

“哈哈……” 富和尚笑得都喘不过气来,“去南海来回好几千里路,路上的艰难险阻多得很,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几年前就作准备去南海的,等我准备充足的粮食、医药、用具,再买上一条大船,找几个水手和保镖,就可以去南海了。你就凭一个水瓶、一个饭钵怎么可能去南海呢?还是算了吧,别做白日梦了。”

穷和尚不再与富和尚争执。第二天,富和尚发现穷和尚不见了。原来,穷和尚一大早就带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悄悄地离开寺庙,步行前往南海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