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1008900000039

第39章 《动机与人格》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一句经典

现实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有一种需要或欲望,要求对自己有一种坚定的、基础稳固的并且通常是高度的评价,要求保持自尊和自重,并得到别人的尊敬。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1908~1970),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有名的“需求层次论”的提出者。

马斯洛1908年出生于美国的布鲁克林。193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士学位,193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5年。1937~1951年先后任布鲁克林学院心理学讲师、副教授。1947~1949年任马斯洛库珀兰奇公司工厂经理。1951~1961年任马塞诸塞州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教授。1946~1960年任美国心理学会理事。1962~1963年任新英格兰心理学协会主席。

马斯洛的主要著述有:《反常心理学原理》(1941)、《面向本体心理学》(1942)、《人类动机的理论》(1943)、《冲突、挫折和威胁理论》(1943)和《动机与人格》(1954)等。

成书背景

在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之前,西方心理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两大思潮,即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第一思潮)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第二思潮)。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无论在思想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还是在心理治疗方法上,都是对精神分析学说和行为主义理论的突破和扬弃,这样就形成了西方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思潮”。本书一般被认为是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的奠基作,在这本著作中,他的一些主要思想都已形成,其中包括影响极大的“需求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

思想品读

马斯洛在亨利·默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等级论”。这一理论及其需求等级模式现在仍为世界各国管理界普遍接受,流传甚广。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方法

马斯洛始终强调在心理学研究中要采用整体论的方法。他认为,一种综合性的行为理论必须既包括行为内在的、固有的决定因素,又包括外在的、环境的决定因素。弗洛伊德学说只注重第一点,而行为主义理论只注重第二点,这两种观点需要结合在一起。仅仅客观地研究人的行为是不够的,要有完整的认识,必须研究人的主观,必须考虑人的情感、欲望、企求和理想,从而理解他们的行为。马斯洛认为应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研究。既然每个部分与其他部分都紧密相关,那么除非研究整体,否则答案将是片面的。大多数行为科学家都企图分出独立的驱动力、冲动和本能来,对它们分别作研究。但这么做一般都不如整体论方法有效,因为整体论方法认为整体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

2人类动机理论

人类动机理论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本书自始至终都在阐述人类动机理论。这种理论几乎可以运用到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马斯洛认为,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个人的绝大多数欲望和冲动是互相关联的。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心理的,而不仅仅是生理的,它们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东西,文化不能扼杀它们,只能抑制它们。马斯洛把人类的各种需要分成几种递进的需求层次。

生理需要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一种,人们需要食物、饮料、住所、性交、睡眠和氧气。一个同时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会首先要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得到满足,他就会无视其他的需求或把所有其他的需求都推到后面去。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在所有的需要中是最优先的。其具体的意思是: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一个缺乏生活中任何东西的人,主要的激励因素多半是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一个缺少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他很可能对食物的渴望比其他的东西更强烈。如果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机体就会受到生理需要的支配,所有其他的需要简直变得不存在了,或者被推到了一边。这时可以用“饥饿”一词来描述整个机体的特征,人的意识几乎完全被“饥饿”占有。所有的机能都被用来满足饥饿,这些组织机能几乎都为一个目的所支配:消除饥饿。此刻,感受器官和反应器官,智力、记忆、习惯这一切都可能被看做是消除饥饿的工具。那些无用的机能则潜伏起来,或被退入隐蔽状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又有新的需求出现,以此类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人的基本需要组织起来成为相对的优势需要等级”。

人的生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转向对安全、稳定、依赖的需要,希望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秩序、法律和保护者实力的需求等。

在现实社会中,凡健康、正常的成人,其安全需要基本上都得到了满足,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通常不会受到野兽、极冷或极热的气温、罪犯、攻击、暴政等的威胁,而能使其社会成员感到安全。

如果要直接地、清楚地看到安全需要,就必须观察那些有神经症的人以及那些经济上或事业上的失败者。在上述这两个极端情形之间,人们可以看到安全需要的心理现象的下列表现:人们偏爱有职位保障的固定工作,要求在银行有积蓄以及加入各类保险(如医疗、失业、残废、老年等);人们普遍喜爱熟悉的事物,而非不熟悉的事物;已知的事物,而非未知的事物。人们倾向于信奉某种宗教或哲学以把宇宙和人类组合成一定意义上的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这种倾向也部分地受到了安全需要的激励。可以这样讲:一般而言,科学和哲学都部分地受到了安全需要的激励。

此外,安全需要还被看做是在紧急情况下,即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犯罪浪潮、社会骚乱、神经症、脑损伤或长期处于逆境下的调动机体能源的主要积极因素。

社交的需要是指人对于友谊、爱情和归属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希望得到友谊和爱情,希望得到集体的接纳和帮助。当一个人孤立无援时,他将前所未有地、强烈地感受到朋友、情人、妻子或孩子不在身边的寂寞,产生与人广泛交往的欲望,换言之,他总是要在群体中找到一个位置,并竭尽全力达到这个目的。此时,他希望得到一个位置的心理需要胜过其他一切,以至于他可能忘记这样的事实:当他挨饿时,他曾讥笑过爱情。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人们看待友谊、爱情和可能的性欲表现时,均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习惯上要受到许多清规戒律的束缚。

爱的需要包括爱和被爱两个方面。尊重的需要是指人的受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有一点必须强调:爱不是性欲的同义词。性欲可以作为纯粹的生理需要来理解,而爱是一种心理需要。通常,性行为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也就是说,性行为不完全取决于性欲,还取决于其他的需要,其中主要是爱的需要。

马斯洛发现,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可分成两类: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人一方面都希望得到名誉、地位和声望等,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承认;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具有实力、自由、独立性等,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产生自尊心、自信心。这两方面中,后者要以前者为基础,否则便是孤芳自赏,难以持久。在现实生活中,这类需要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当它一旦成为人的内心渴望时,便会成为持久的推动力。

马斯洛认为,在现实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要求对自己有一种坚定的、基础稳固的并且通常是高度的评价,要求保持自尊和自重,并得到别人尊敬的需要。这种需要首先是那种要求力量、要求成就、要求合格、要求面对世界的信心,以及要求自由和独立的欲望;其次是要求名誉、威信、表扬、注意、重视或赞赏的欲望。马斯洛认为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使人感到自信、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并适于生存。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使人感到低人一等、软弱或无能为力,以至于产生严重的沮丧情绪或神经质的倾向。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一个人希望从事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自己向往的人物。就像音乐家必须奏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一样,每个人都希望从事自己所指向的事业,并从事业的成功中得到内心的满足。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它的产生依赖于四个层次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指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欲望,也就是说,人们有一种意向要使他潜在的本质得以现实化。这种意向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人们越来越真实地体现自己的欲望,要求尽可能地实现自己的欲望。由于每个人之间的差异,实现这种欲望所采取的形式也就大不相同。比如说,在第一个人身上可能表现为要求成为模范母亲的欲望,在第二个人身上则可能表现为要求成为一个体育明星的欲望,在第三个人身上可能表现在绘画或创造发明方面。它不一定是一种创造性的冲动,但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是会采取这种形式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和自尊需要都得到满足。马斯洛把这些需要都得到满足的人称为基本满足的人。由此,可以期望这种人拥有最充分的(最健康的)创造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拥有满足感的人并不多,这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有几个先决条件,危害这些先决条件如同危害基本需要本身。这些条件包括:言论自由,不造成对他人威胁的行动自由,表达意见的自由,调查和获得信息的自由,维护自身权益、正义、公正、诚实和群体秩序的自由。损害这些自由将使人感到威胁并做出紧急反应。这些条件之所以受到保护,是因为没有这些条件基本需要就不可能得到满足。上述层次需要理论仅是一般人的需要,实际上每个人的需要并不一定是严格地按以上的顺序由低到高发展的。

马斯洛认为,个人的动机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这些满足基本需要的先决条件得不到,人们就会做出类似基本需要受到威胁时的那种反应。人们会保卫那些条件,因为没有了它们,基本需要的满足就无从谈起,或至少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人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并不是拘泥于某种先后顺序,这是因为在社会中,很多人并不是先寻求生理需要再寻求安全需要。很多人已经得到了基本满足,一些得不到的满足依然左右人的社会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马斯洛又把需要大致分成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两类,并专门讨论了在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之间的各种差异。除了基本需要理论,或说需要层次以外,马斯洛还在本书中提出了自我实现的理论。他把自己研究的杰出人物称为自我实现的人。普通人的动机来自于缺乏,即力图满足自己对安全、归属感、爱情、自尊等的基本需要,而自我实现的人的动机主要来自于他对发展、实现的潜力及能力的需要,即主要来自于自我实现的欲望。创造性是这类人的一个普遍特点,此外他们都具有很强的洞察生活的能力,很少有自我冲突,善于自我控制,喜欢超然独立、离群独处,具有深厚的人际关系等,但偶尔也会表现出异常的、出乎意料的无情。

大多数人都不属于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尚未达到这个境地,但他们正走向成熟,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或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在此,马斯洛明确批评了弗洛伊德心理学,指出研究有缺陷、发育不全、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只会产生残缺不全的心理学和哲学,而对于自我实现者的研究,必须将为一个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科学奠定基础。

影响及评价

马斯洛在管理领域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在亨利·默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类基本需求层次论”。这一理论及其需求层级模式至今仍为世界各国的管理者普遍接受,并流传甚广。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日益广泛地被运用到教育、医疗、防止犯罪和吸毒行为以及企业管理等实践领域。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将马斯洛的动机理论运用到工业环境当中,创立了Y理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