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老黄历
1007000000019

第19章 中华民俗民风 (7)

第三章 中华民俗民风 (7)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唯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现介绍其中一种——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天上十日同时出现,使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非常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登上昆仑山顶,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后羿有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有一次后羿巧遇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成仙。

有一天,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情急之下,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她的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嫦娥由于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中,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了,后羿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那晚的月亮格外明亮,而且还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着月宫里的妻子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了。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一些地方有着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节诗词选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重阳节的传说

相传东汉时,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每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那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为民除掉瘟魔。决心出去访仙学艺,恒景四处访师寻道,终于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遥远,终于到了那座山,找到了那位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他,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之法,之后便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清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在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了下来。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插茱萸和簪菊花。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诗词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视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朝时,匈奴经常骚扰边地,百姓很难过上安宁的日子。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入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痊愈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于是形成了“捏冻耳朵”的习俗。后来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节的风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至诗词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农历节日与日期对照表

正月初一春节、弥勒佛诞辰

正月初二做客

正月初四接神、孙真人诞辰

正月初五破五

正月初六清水祖师诞辰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初八阎罗王诞辰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

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

正月十六国姓爷诞辰

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济公诞辰、龙抬头

二月初三文昌公诞辰

二月十二百菜生日

二月十五老子诞辰、岳飞诞辰、女娲诞辰

二月十六关漳圣王诞辰

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诞辰

二月二十五三山护国王诞辰

三月初一寒食节

三月初二(前后)清明节

三月初三上巳节

三月初八杨公祖师(杨筠松)诞辰

三月十五大道公生(保生大帝)财神爷(赵立坛)诞辰

三月十六蔡侯祖师(蔡伦)诞辰

三月二十注生娘娘诞辰

三月二十一成吉思汗纪念日

三月二十三妈祖生(天上圣母)诞辰

三月二十六鬼谷子诞辰

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诞辰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诞辰

四月初八浴佛节(佛祖生日)

四月十四吕仙祖生(吕洞宾诞辰)

四月十八华佗先师诞辰

四月二十五神农大帝诞辰

四月二十六五府王爷诞辰

五月初五端午节

五月初七鲁班公生

五月十二迎(尢王)公

五月十三城隍爷诞辰

五十十八张天师诞辰

六月初六曝龙袍日

六月十一相公爷(田都元帅)诞辰

六月十二彭祖忌日

六月十五半年节

六月二十四关帝爷诞辰、李隆基诞辰

七月初一开鬼门

七月初七七夕、七娘妈诞辰、床母诞辰、魁星诞辰

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大帝诞辰

七月十八王母娘娘诞辰

七月十九太岁诞辰

七月二十三法主公诞辰、诸葛武侯诞辰

七月三十关鬼门、地藏王诞辰

八月初三灶君公(灶神)诞辰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太子爷(哪吒)诞辰

九月十八仓颉公诞辰

九月三十药师佛诞辰

十月初五达摩祖师诞辰

十月初十水仙尊王诞辰

十月十五水官大帝诞辰

十月二十二迎青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