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求援救国路
10040900000004

第4章 师伯

少女兄妹情深,见少年被擒,不愿独自逃走。

赵一峰见少女并不逃走,心中不知为何,却并不欢喜,竟然暗暗担心起她的安危,见到她眼睛看向少年,神情焦急,不禁也跟着烦躁起来,这时几个大汉,将少女护在中间,赵一峰见到,才记起少女并不是中原汉人,而是蒙古鞑子,他们这些人,身着汉人衣冠,深入江南腹地,明显便是蒙元派来的探子,若是轻易放走了他们,为祸只怕不少。

少年见少女不肯离开,气急之下,竟是口出恶语,大骂少女蠢笨,说他从未有把少女当成亲生妹妹看待,少女骤然被兄长痛骂,有些出乎意料,呆呆的愣怔起来,心中只觉自己好不凄惨,原来疼爱自己多年的哥哥,竟是这般看待自己。

少女不住摇头,心中难以相信,不住对自己说道:“一定是哥哥身陷险境,不愿我也落入敌手,这才口出恶言,要激将的我离开此处。”

大师兄见少年不住痛骂少女,要激将的少女离开这里,被他们的兄妹情深感染,心中生出恻隐之心,忽又暗道“不对”,鞑子有兄妹之情,难道那些枉死在鞑子们手中的汉人,就没有兄妹之情?

将刚生出的这些念头,深埋进心底,大师兄和少年说道:“我且问你,你这身武功是从何处学来,又是何人传授你武功?”

少年冷哼一声,把头扭向一边,仍是说道:“这点武功算什么,我若是想学,更高深的武学,都有人抢着教我。”

大师兄剑尖向前一抵,抵到少年脖颈,少年识得厉害,不敢再放肆,说道:“教我武功那人,不过是一个废人罢了。”

“即便是废人,也应该有相貌,那人长相如何?”大师兄问道。

“那谁能知道,他平日里从不洗漱,整日披头散发,蓬头垢面,又说自己无颜再活在世上,苟活于世,也只是给列祖列宗丢脸,平时总是用头发遮住脸,浑身臭烘烘的,我才懒得去看他的真面目呢。”少年说道。

“你这话能骗的了谁,他既然要传授你武功,你们二人必然不止见了一面,你竟然说不知他的长相如何,”大师兄看向一边少女一眼,又道,“你最好老实答话,或许我还能饶你一命,若是不老实,我先结果了你,然后再擒住你妹妹,到时我定要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天天都活在欲、仙、欲、死中。”

少年脸色大变,大叫道:“冤有头债有主,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们中原武林中人,不是最讲什么江湖道义嘛,你有什么招数,竟管冲我使就是,为难一个女孩家,算什么好汉。”

大师兄冷冷一笑,说道:“我武林中人,是讲江湖道义,可也明辨是非,那些流落在北地的汉人,你们鞑子可曾对他们讲过江湖道义?”

少年虽嘴上不肯示弱,可终究是怕大师兄真那么做了,经过一番权衡后,说道:“他是个瘸子,两条腿都已被人打断,只能拄着根烂木头走路,还有只胳膊受了极重的刀伤,经脉被人砍断,平时使不出力气。”

他眼珠不住转动,似是又想到什么,叫道:“对了,我记得有一****教我武功,那是吹来一阵风,正好将他额头上的头发吹开,我见到他额头上的皱纹,好似是一个‘王’字……”

大师兄听到这里,不禁手腕一抖,浑身不觉颤抖起来,若是那人额头上的皱纹,好似一个“王”字一般,不正是他的师伯,江湖上那个众人称赞,有雅号“吊睛虎”之称的前辈,他如今竟是落得这般田地,双腿被废,经脉被断,整日里昏昏噩噩,活着就如同死去一般。

对了,他说他无颜活在世上,给列祖列宗丢脸,那是因为他将师门绝学传授给了鞑子,他已经投降了鞑子。

大师兄不禁悲愤,耳畔似又传来金戈铁马,喊杀声震天,那个伟岸的前辈,手持利刃,横刀立马于阵前,独自一人挡住元兵,元兵迫于他的威势,不敢近前,他转过头,向大师兄喊道:“卢啸,快走!元兵势大,如今各部或逃或降,再呆在这里,徒死无益,师伯活了这般年纪,忠君报国,死在这里,也算死得其所,你不能死,你还年少,师门还指望着你发扬光大,我给你挡住追兵,你速速逃命去……”

师伯口中的那个卢啸,就是这个大师兄,卢啸历经九死一生,侥幸活了性命,他以为师伯早已命丧在那场大战中,不想……

卢啸不愿再去想,往事太不堪回首,此时不觉眼含热泪,问道:“那人……他从何处来?”

少年见卢啸两颊流下眼泪,不解他为何这般,答道:“我哪里知道,他不过只是我的一个奴隶罢了……”

“你若再口出不逊,我此时便结果了你。”卢啸剑尖抵到少年脖颈,稍向前一用力,便刺破少年肌肤,一股血水涌出,浸透了少年衣襟,少年不由恼怒,暗道:“我如何出言不逊,那人真是一个奴隶,难道我有说错吗?”心中虽恨恨不已,面上却不敢显露,这时眼珠一转,少年心中猜测道:“看他这般动容,莫非那个奴隶,和他相识不成?若是如此,我倒不该胡言乱语,惹恼了他,被他一剑刺死,就太是不值了。”

少年更加谨慎,想了一下,才道:“应该是在襄阳之战前,那时宋元刚刚停战,川中战事稍歇,俘获了不少汉人,他应该是来自四川。”

“师兄……”赵一峰再忍不住,想要问个究竟,蒙元侵入南宋,四川一带战事旷日持久,那时卢啸和师伯正身处川中,连番恶战之后,两人都不见了踪影,赵一峰以为他们都已战死,不想今日先见到了大师兄,又得知了师伯的踪迹,心中有无数个谜团,想要问个明白。

卢啸看向赵一峰,仰头长叹一声气,宋元之战,本不会这样,若朝廷上下,能同心协力,战事哪会这般惨烈,正是朝廷中人不时掣肘,才使前方将士辛劳一番,却多成徒劳。

川中早已遍布蒙元势力,汉人虽多有不服,可是几番争夺厮杀,蒙元不断有援兵派来,而反观宋军这里,却是支援不利,延误战机,那一战之惨烈,卢啸再不愿提起,他叹罢一声,将手中的剑收回,和那少年说道:“你们鞑子多都粗野不堪,不通礼数,可也该识得道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那人既传授了你武功,便是你师傅,即使你不以师礼待之,也不该侮辱与他,我本该杀你,却暂留你一命,只盼你能好生待他一些。”

卢啸说完,再不去理会少年,来到赵一峰身前,将他搀扶起来,和他一起走下楼梯,离了酒馆,等卢啸走远,少年先是冷冷笑了数声,而后看向少女,脸上和蔼起来,说道:“还不过来,扶你哥哥起来。”

少女有些局促,忙慌过去搀扶少年,少年笑着说道:“刚才哥哥对你那般粗野,你不会记恨吧。”

此时少女已经明白,少年刚才对她恶语相加,不过是不愿她也身陷险境,哪里还会记恨少年。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