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奇幻奇幻仙魔传
100300000001

第一章 灵隐宗

入秋之节,万叶落秋声,丝丝清秋之气不觉间就已充斥了蜀汉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在蜀汉帝国四郡之一的玄武郡极北之地,(东方是青龙郡,南方是朱雀郡,西方是**郡,北方是玄武郡)有一座方圆千多里高万仞的山脉,整座山脉山势清奇,根根险峰直插天际,深涧险岭随处可见,山间更是常年云雾笼罩,让人不能一窥其真容,一般人更是难上其山之腰,这正是在修真界都觉得很神秘的一处地方,秋华山。

相传,在这秋华山深处有一处极为神秘的地方——寒天碧泉。

据传闻,此眼碧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或百年又或是千年不等,总之是神秘难测,踪迹杳然,至今都还从未有人可以清楚的知道这眼碧泉的来历。

不过据记载,此眼泉水具有洗筋伐髓之效,如是那丹士在炼制丹药时加入此泉水,更是能够让丹药直接提升好几个品质,不可谓说不珍贵,所以时不时的会有一些修真者来到秋华山,以望能寻得这眼神秘的碧泉,不过‘寒天碧泉’从上一次出现至今,已经有一千两百多年了,许多人都是高兴而至,失落而归,所以人们渐渐的把它当成了一种传说,这自是不必多提!

深山之处多修真,自古已然。

灵隐宗的山门就座落在这方圆七百多里高万仞(仞:就是指一个人伸开手臂的长度。)的秋华山山顶之上,俊俏的山顶直直插入云霄,眨眼一看,青烟缭绕,云雾翻腾,让人分不清个所以然。。。

秋华山,遥遥看上去仿佛高不可攀,给人一种神秘不可触摸的感觉,主峰旁的几座山峰虽无主峰气势磅礴,但也称的上是奇山峻岭,其中不乏天险深涧,珍禽猛兽更是随处可见。

近观灵隐宗,两颗高十丈、宽丈余的柏松树如两门神般矗立在正门左右,平添了一股威严古朴的气势,青绿色的针形叶子正显示着这两颗巨树旺盛地生命力。

丈余高的青石墙在两颗古松的衬托下就显得矮上了太多,不过足有人巴掌宽厚的墙面看上去倒也算结实,细细观之,会发现墙面上有许多的青藓蕨正死皮赖脸寄生在墙体上,深怕一不小心掉落下来似的。

弯檐开阔的门庭上方一个古木色的木匾之上赫然题着‘灵隐宗’三个大字,就算只观门外之景,却也足也让人一番感叹:好一幅庭阁深院、世外桃源的摸样!

整个灵隐宗,共有分为三个院落,穿过门庭,沿着一条不算太宽的青石小道往里走,首先看到的就是前院,整个前院并不算大,虽有百丈方圆大小,但是相对于方圆千里的秋华山来说的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前院里随处可见一棵棵的古松树,错落交织,或大或小;院庭中央,有一方不大的水池,水池中立有一方青石屏风,屏风顶上也不知从哪来的水流,正沿着青石的轮廓惬意的滴落,汨汨清泉直滴入水池之中,溅起朵朵浪花,池中几片比人巴掌大上许多的碧绿色莲藕叶子,正有气无力的趴在那假山下面,任由那水珠打在荷叶上。

缕缕阳光透过头顶那层薄薄的云雾射了下来,荷叶上的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犹如那夜里的颗颗夜明珠般闪着耀眼的光芒,让人不敢直视其光芒。

沿着青石小道走过水池,再迂回穿过一排排海碗般粗细的松柏树,大约半柱香的时间便能见到中院了,中院看上去倒没有了前院那般林木林立,水榭亭台,整个中院中只有一排排古朴的房屋,青瓦铺顶,古木为檐,各个房子的四角各有一头**风水气运的麒麟石像,整个中院让人看上去让人觉得古朴而凝重却又不失气度,中院则是灵隐宗的议事之地和接待宾客之所;最后面则是后院了,后院也是三院之中最大的一个院落,这里主要是一些住所和炼丹房、炼器房以及存放东西的地方。

但凡修真宗派都会有在山门周围设立一个大型的护山阵法,灵隐宗当然也不例外。

‘乾坤离坎大阵’正是经历代菁华人物不断完善改进后的一个护山大阵,据说此阵足以媲美仙阵之威力,不但防御力惊人且此阵所生之幻阵更是绝伦无比,若此阵全力发动,就算是合体期的修真者也未必能够轻易出其左右,这也足也显出此阵之威势,确有不凡之处。

如今,在灵隐宗中院的议事厅里,正坐着六个人,坐于上首的是一个看上去五十多岁的老头道士,五缕柳絮直直漂下尺许长,但却神采奕奕,面色莹润,一双眼睛犹如那燃着火焰般炯炯有神,老头道士身穿一件黑白相间的道袍,不知是什么材质做成的,非丝非绸;此袍前胸秀有一朵朵如真如幻的青云,两袖上则是用千金丝各秀了一只黑嘴红顶的仙鹤,眨眼一看那两双鹤眼栩栩如生仿佛要活过来似的,道袍上隐约还能看到丝丝紫气缭绕,宝光隐现,这件道袍在修真界也算的上是大有名堂的,名曰:‘鹤云纱’,如将这件鹤云纱放在修真界,也不知道会引起多少人士的窥视。

这老头正是灵隐宗这代的掌门风尘道人,已然达到了合体后期顶峰的大高手,离那渡劫也只是时间问题。(这里说一下修真界境界的划分,一共分为八个阶段:筑基期,金丹期,元婴期,出窍期,分神期,合体期,渡劫期,大乘期(也叫飞升期)

话说这灵隐宗众人皆醉心于修炼,常年隐匿不出,门下弟子几乎很少下山走动,所以在修真界除了一些大门派外,很少有人知道灵隐宗的存在,长此以往,曾经名动一时的灵隐宗却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门下弟子也就百十来号,用青黄不接来形容如今的灵隐宗,却也不为过。

风尘轻轻咳嗽了一声,慢悠悠地用手摆弄了下嘴角那已经变成银白色的柳絮,才一脸正经的开口道:“五十年一次的收徒时间又到了,不知这次哪位师弟愿意下山走上一趟呢?”

风尘一语,顿时惊煞众人,一个个噤若寒蝉,生怕自己就成了那众矢之的,冒尖的石头被磨平的最快这句话用在此时却是再贴切不过了。

众人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议事厅里顿时显得特别的安静,一个个都像是正在进行着某种可以理解的事情,有的望着头顶幽幽屋顶,好像正在研究石板上的某个纹路和另一个纹路有什么区别;有的却是盯着自己的道袍眼睛都不眨一下,仿佛在想今天这件道袍是不是该配上个什么玉佩什么的会更好看一点呢?

最离谱的,居然还有人干脆闭上了眼睛打坐,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摸样。。。。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众人此时心里都在快速的闪动着各种如何推脱的念头。

众人之象,却是被坐于上首的风尘一一收于眼底,只见风尘仍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摸样,悠悠然的理着嘴角那一缕银须,却不出声说些什么,显然是对于眼前之景也是见怪不怪。

风尘暗自庆幸自己当初做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凡门内风字辈之人,必须五十年下山一次,为宗派补充资质品德皆佳的弟子,以维持本门之延续。”想着,想着,风尘不觉心情大好,却是更加卖力的抚弄着嘴角那一缕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