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天妖皇
1000400000487

第487章 去黄风岭

第五二四章 去黄风岭

据说,二郎神杨戬,也是天仙和凡人的爱情结晶。

在《西游记》中,有这么一句诗“斧劈桃山曾救母”,说的便是二郎神劈山救母的事迹,不过劈开的是桃山,用的是斧头。

明刊折本《二郎宝卷》,提到二郎神的出身:据说,二郎真君的父亲杨天佑,是上天的金童下凡,为确州城内书生。

他的母亲云华仙女,因恋旧情而下凡,与杨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

因违犯天条,为花果山孙行者所困,被压于太山之下。

后来,二郎真君得到西王母的指点,劈山救出母亲云华仙女,反而用太山压住孙行者。

所谓太山,也就是如今的泰山,在河南新郑市龙湖镇西南部。

太水出其南坡而东南流,注入役水。承水出其北坡而东北流,亦注入役水。

山上有黎草,其叶如树叶,花赤色,可治痈疽毒疮症。

而《山海经》的“又东南十里,曰太山”,指的便是此山。

在《二郎宝卷》中,是这样描绘二郎神劈山救母的:“开山斧,两刃刀,银弹金弓;升天帽,蹬云履,腾云驾雾;缚妖锁,斩魔剑,八宝俱全。照妖镜,照魔王,六贼归顺;三山帽,生杀气,顶上三光;八宝装,四条带,腰中紧系;黄袍上,八爪龙,紫雾腾腾。”

既然杨戬曾经劈山救母,理应是重情重义之人,为何会奉命来到灵界追捕七公主?

莫非,其中有什么猫腻?

晴朗试探着道:“你们这次来灵界,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杨戬笑道:“应该回去的时候,自然会回去。”

晴朗笑着暗骂一声“废话”,又问:“如果找不到七公主,你们是不是就不回去?”

哪吒呵呵笑道:“这怎么可能!其实,是因为仙界的生活实在太闷,我们才找借口下来逛……”

杨戬打断他的话,望着晴朗笑道:“我们该去做正事了,改日再会。”

晴朗点点头,送哪吒和杨戬离开,心道:玉帝和王母,应该也不想自己的女儿受苦吧。如果真要捉她回去,哪里会等到现在。仙界的那些神仙,还是有感情的。

他正要返回白骨洞,忽然看见三个妖怪,正从对面的双叉岭飞过来。

前面的,是个壮汉:雄威身凛凛,猛气貌堂堂。电目飞光艳,雷声振四方。锯牙舒口外,凿齿露腮旁。锦绣围身体,文斑裹脊梁。钢须稀见肉,钩爪利如霜。东海黄公惧,南山白额王。

中间的,是个黑汉:雄豪多胆量,轻健夯身躯。涉水惟凶力,跑林逞怒威。向来符吉梦,今独露英姿。绿树能攀折,知寒善谕时。准灵惟显处,故此号山君。

后面的,是个胖子:嵯峨双角冠,端肃耸肩背,性服青衣稳,蹄步多迟滞,名为特处士。

晴朗迎上前去一问,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处士者是个野牛精,山君者是个熊罴精,寅将军者是个老虎精,住在对面的双叉岭。

他们跟白晶晶的感情很好,拜她为大姐,彼此有个照应。

从双叉岭西去数百里,有个黄风岭,住着一个黄风怪,经常欺负周围那些比他弱的妖怪。

而特处士、熊山君和寅将军,也多次被黄风怪欺负,敢怒不敢言。

这次,他们打听到,孙悟空就在白骨洞,便想请他帮忙,降伏那只该死的黄风怪。

晴朗拦住他们,笑道:“这种小事,不必麻烦悟空了,可能他也没空,干脆我跟你们走一趟。”

特处士、熊山君和寅将军相视一眼,不禁大喜,便带着晴朗,向黄风岭飞去。

他们穿岗越岭,不消多时,只见那石崖之下,耸出一座洞府,果然凶险:迭障尖峰,回峦古道。青松翠竹依依,绿柳碧梧冉冉。崖前有怪石双双,林内有幽禽对对。涧水远流冲石壁,山泉细滴漫沙堤。野云片片,瑶草芊芊。妖狐狡兔乱撺梭,角鹿香獐齐斗勇。劈崖斜挂万年藤,深壑半悬千岁柏。奕奕巍巍欺华岳,落花啼鸟赛天台。